关灯
护眼
字体:

桃花马上请长缨_六月【完结】(652)

  有些依旧是会移交给衙门,但要确保证据充分。

  我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对还是错,不想深思,过度的思考会使人踟蹰不前。

  可我不想让王乐章卷入其间,他真的很不听劝,我跟他说,若有一日我落网了,好歹还有个人替我收尸。

  他说想试试砍头是什么滋味,跟着我干或许就能试试。

  拿他没办法,还能怎么样?夫妻档呗。

  我想,我这一辈子任性至极,想到什么便去做什么,却总有人站在我身边支持我。

  就算有一日被人反杀了,应该也没什么遗憾了。

  我如今日子过挺好的,可我还是会觉得,梅山那段岁月是我人生里最开心,最恣意的。

  那时候的我们,不曾见过人间至恶,人是无知的,心也是纯净的。

  今年,师父给我来信,说梅山的梅花开得比往年都要好。

  于是,我约上惜惜,棍儿他们一同回梅山去。

  师父老了不少,鬓边多了白发,可任师父却和当年没什么分别,只是更仙风道骨些了。

  棍儿的师父又收养了很多弃婴,棍儿背回去的东西,多半是这些师弟师妹们的衣裳和零嘴儿。

  棍儿师父老得真快啊,腰都弯了,但老太太现在没有以前那般凶恶,和善了许多。

  希望天下的好人,个个长命百岁。

  第1607章 肃清帝篇1

  朕登基的时候,南疆的收复战已经陆陆续续地打了几年,成凌关也不得安生,导致国库空虚,许多百姓流离失所。

  朕在穿上龙袍坐在龙椅上的那一刻,心头便暗暗立誓,即便不如圣祖英明,也绝不能当昏庸和碌碌无为的皇帝,朕要收复南疆,要商国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后来朕知道,人只有在无知或者是有极大贤能的情况下,才敢立下如此大的宏愿。

  南疆失利,宋家一门七杰全部牺牲在了战场上。

  一开始,父皇和朕都是存了侥幸心态,觉得宋大将军战场经验丰富,他带的兵也骁勇善战。

  可惜供给迟迟没有送到,将士饿着肚子打仗,哪怕竭尽全力,总归还是差敌方一筹的。

  加上原本是已经收回南疆的,再失去,大家便都觉得宋大将军还能扳回。

  许多原因与顾虑在里头,导致朕没能及时派出皇弟的北冥军。

  直到宋家父子阵亡的消息传来,朕不能再犹豫,也不能再有什么顾忌,当即封皇弟为大元帅,让他带着北冥军奔赴南疆战场。

  皇弟有卓越的运筹帷幄的军事能力,部下个个骁勇善战,加上有宋大将军的战斗经验在前,北冥军与宋家军联合起来,势如破竹,捷报频传。

  每一次传来捷报,满朝振奋,朕也高兴。

  但渐渐这份高兴就掺杂了点担忧,他的出色耀眼,是再也眼藏不住了。

  他收回南疆,立下不世功劳,商国百姓都会拥戴他,满朝文武也会敬仰他。

  吴大伴许是看出了朕的心思,说了一句,“先帝在位时不能收回南疆,以致临终时充满遗憾,皇上若能收回南疆,一可安慰先帝在天之灵,二也可立万世之功,千秋永记。”

  他点醒了朕。

  收回南疆,谢如墨是作为臣子之功,但却是朕的政绩,可以巩固朕的帝位,来日史书记载,朕便是收复南疆之君,千古一帝啊。

  抛开一切,这也是我商国疆域完整的大事。

  就在南疆军势如破竹之际,朕却听到了晦气之言。

  是宋惜惜。

  朕和宋家儿郎是至交好友,对惜惜自然也格外怜惜些的,她早夫家遭遇的一切,朕愤慨,若不是因为战北望和易昉立下军功,朕定会降下旨意重罚。

  可朝廷需要年轻的武将,且他们用了自己的军功求了赐婚旨意,加上惜惜自己也争气,看得开,没有与一个没本心的男人纠缠。

  原先,朕是这样想的,但当她来朕面前说因成凌关的缘故,西京大军装扮成沙国士兵要上南疆战场,朕很失望。

  西京已经和我商国签订边协,且这功劳除了是易昉的,也是她外祖父萧大将军的,她实在不该这么眼皮子浅,想用成凌关一战来贬损甚至陷害易昉。

  朕忍不住斥责了她一顿,免得她丢了她父兄的脸。

  更让朕生气的是,她还假借沈青禾先生的来信企图哄骗朕,朕实在不知道她意图为何,只觉得她放不下站北望,也咽不下这口气,说到底,心胸狭隘了。

  好在,斥了她一顿之后,她也没继续闹了,想来是安生去过她的日子去了。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啊。

  可万万没想到,她说的竟然都是真的。

  朕收到信报的时候,西京人乔装成沙国士兵,取道直奔南疆战场去了。

  军情十万火急,南疆打了这么多场胜仗,夺回了这么多座城池,定以为伊力和西蒙也能手到擒来。

  而朕就算马上派出站北望带领援军前往,也赶不上西京的速度。

  眼看大业将成,临了却出了这样的差错,朕的心都凉了半截。

  朕做了最坏的准备,皇弟回不来,南疆也回不来。

  第1608章 肃清帝篇2

  但!

  但一个人怎么能有如此坚毅果敢的心志?

  谁能想到当日宋惜惜不被朕取信,竟然直接策马直奔南疆找皇弟报信。

  这是何等惊世骇俗的大事啊!

  一个和离出门的妇人,身边没带随从护卫,敢直闯南疆军营,这份胆气和勇毅,满朝文武找不出几个来。

  而皇弟和朕也不同,他信了宋惜惜,提前招兵布阵,应对沙国西京的联军。

  战场如何凶险,朕是知晓的,过程自不必详说。

  收复南疆的捷报传来,朕泪流满面。

  随后是皇弟送来的奏章,为将士表功。

  宋惜惜和她的小伙伴们自然是大功臣,朕会褒奖他们的。

  只是,战北望和易昉却让朕很失望,朕不得不深思西京人撕毁协议上南疆战场的原因。

  朕也不是这个时候才开始深思,可成凌关边线划分,也是朕的政绩之一,朕心甚慰。

  人是贪心的,但也得知道贪心不对。

  真相大白的时候,朕恨不得将易昉千刀万剐。

  可朕还不能杀她,留着她的性命,等着与西京和谈,再将她交给西京。

  宋惜惜的大放异彩,让朕从她的身上看到了宋家的精神。

  不卑不亢,宠辱不惊。

  原先,朕是拿她当二郎的妹妹看待,如今当她再立在朕面前的时候,朕只知道她是宋惜惜。

  纵然晒得皮肤黑红,她容貌依旧是美丽的。

  朕透过她的美貌,看到了她的铮铮铁骨,看到了她的坚韧不拔。

  这样的女子,光彩夺目,耀眼生辉。

  像一颗璀璨的明珠,让人禁不住想据为己有。

  朕是心动了,便是如今回想起来,朕也依旧记得那一刻的感觉,怦然心动,像是心湖里被投下一颗小石子,一圈圈的涟漪泛开,连呼吸都是轻松畅快的。

  朕的后宫可以容纳二嫁妇,尤其这个人是宋惜惜,朕更是不在意的。

  但是,朕在斟酌。

  皇弟军功赫赫,满朝文武敬仰有加,民望更是一飞冲天。

  而此刻,他还手握兵权。

  朕知晓他心里喜欢宋惜惜。

  不过情爱于男人,重不过权力。

  但凡他有篡位的野心,便不会为了宋惜惜交还兵权。

  朕下了一道旨意,让宋惜惜三个月内成婚,否则便入宫为妃。

  选择权交给他吧。

  大家都知晓,这是朕的阳谋,要如何选择全凭他。

  朕自然希望他选宋惜惜,然后上缴兵权。

  可在御书房批阅奏章至深夜时,朕会静静地合上一碗安神茶,冥想一会儿。

  这是朕难得放松的时候。

  朕也悄然想过,他若不交还兵权也好,朕便纳了宋惜惜进后宫。

  可他很快就做出了选择,他要宋惜惜,不要兵权。

  朕高兴,也不那么的高兴,只觉得心头有些怅然若失。

  朕知道不能放任这种情绪泛滥,作为君王,没有被江山社稷稳定更重要。

  当了皇帝,有些东西注定是水中月,可望,却不可得。

  没什么意难平的,便是有,朕也能说服自己。

  这些年也都习惯了,如果有什么想要的,会影响朕的名声,朕亦可二话不说便放弃。

  只这一次尤其艰难些,收回兵权,高兴了这一阵子,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种失去什么似的空落感,这种感觉纠缠良久。

  吴大伴提出选秀,朕拒绝了,有些感情不可替代的。

  而且,朕于朝政上耗费了不少精力,一个月进后宫的次数屈指可数,后宫要这么多人守着空房做什么?

  他们成婚那日,朕的心情也很矛盾。

  作为兄长,会为他们高兴的。

  作为男人,心里酸溜溜的,难受得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