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氏在韦后和安乐公主伏诛当天就已身亡。”
太平猛地抬眸,眸光凌厉道:“是韦后和安乐杀的婉儿?”
若是这样,就难怪她要跟她们作对了。
韦香儿一家三口互相对视一眼,也有些惊疑。
“不是,上官氏是作为韦后同党被诛的。”李琩不敢去看太平公主的脸色道。
太平只觉得大脑一片空白,已知她跟韦后和安乐作对,而婉儿站的是韦后那边,她手忍不住颤抖,“也就是说我以后杀了婉儿,这怎么可能!”
“公主,我未必是公主所杀。”上官婉儿道。
她不相信自己未来是死在太平公主手中的。
上官婉儿看向李琩,李琩尴尬道:“上官氏是我父皇杀的,当时上官氏迎我父皇等人入宫,表示臣服,我父皇觉得上官氏居心叵测,不可信,就把上官氏按韦后一党诛杀。”
“李隆基,好个李隆基!他居然敢杀婉儿!”太平气炸了,就是知道自己死在李隆基手里的时候她都没有这么生气。
“可见李隆基对于上官婉儿是太平姑姑的人是门清的,不想对方在诛杀我们的时候,还不忘剪除盟友的党羽。”李裹儿眯眼道。
由此可见李隆基有多心机深沉,难怪她们全都败在对方手中。
太平惨然一笑,“你说的没错,是我与虎谋皮,最后身死是我活该,可是为什么要杀婉儿啊!”
李隆基为什么要杀上官婉儿,其实她心里都清楚,因为上官婉儿是她的人,所以是她害了婉儿。
“若是早知道会赔上婉儿,我是绝不可能和对方和李隆基合谋的。”太平无法想象另一个世界失去婉儿的自己是什么样子。
之前她听到自己和李隆基争权夺利的时候还有些奇怪,觉得自己应该退让一步,现在,她总算知道自己一个公主为什么要跟着李隆基对着干的原因,上官婉儿既然是死在李隆基的手中,那他们就是不死不休的敌人!
“李隆基!”说着太平就要离开山海阁。
“公主。”上官婉儿惊呼。
“拦住太平。”武曌起身道。
李琩下意识阻拦住太平公主,结果直接被太平公主推倒在地,可就这一下,已经足够李显抓住她。
“太平,你要干什么去?”
“我要去杀了李隆基,省得再重蹈覆辙。”太平看着李显认真道。
李显心里感到悲伤,只觉得兄妹两个居然没有一个赢家。
“太平,愿赌服输,现在李隆基还小,还不是我们的仇人,我们不能以大欺小啊。”
“三哥,你就是如此优柔寡断,你这一脉才彻底失去皇位的!我管他李隆基小不小,我只知道我和婉儿最终死在他的手里,不杀了他,我心不安!”太平对李隆基恨之入骨道。
李显看着太平哽咽摇头,“上官氏、阿娘和耶耶不同意,阿翁也不会同意的。”
太平身体一震,回眸,看到李世民、武曌和李治俱不赞同的看着她,她心里的那股力气突然泄了,感到满心绝望,“难道我不能为自己和婉儿报仇吗?”
“继续说,你父皇的执政水准如何?”李世民心绪波动不是很大道。
对他最伤的莫过于李承乾几个儿子之争,对于这些隔辈的手足相残,他虽然黯然,却也没太大感触。
“太平,听听李隆基的执政吧。”李治来到太平身边道。
“耶耶。”太平忍不住泪流满面,“连你也不赞同我吗?”
“太平,你现在想杀李隆基很容易,可是你若是不变强,今后又出现一个李隆基,届时你又该如何自处?所以你的敌人不该是李隆基,而该是你自己才对。”李治看着女儿眸光悲痛道。
无论是李显、太平还是李旦,都是他和阿武两人的孩子,几个孩子都为他所爱,难道听到自己孩子们自相残杀,他就会高兴吗。
只是他们都知道,太平身死,李显一家失去皇位,有李隆基的原因,可却不是主要原因。
他们真正要做的是如何让自己强大起来,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守护住自己想要守护的存在。
“好,我倒要看看他李隆基是怎么执政的!”太平擦干眼泪道。
“他皇帝最好当的不错,要不然我绝不会放过他。”太平咬牙。
李隆基的执政水平,将决定着他的未来。
当然,这是在李世民等人看来,在太平和韦香儿、李裹儿几人的心里,已经把李隆基判了死刑。
“我父皇,有太宗之风。”说起自己父皇的政绩,李琩无不骄傲道。
“太宗之风?!”唐朝众人眸光一凝,就连其他朝代的人也为之侧目。
“真要这样,你们几个只怕死的不冤啊。”他们看向韦香儿、李裹儿、太平、上官婉儿道。
四人:“……”
第66章 糖醋里脊1
尽管韦香儿等人很不想承认,只要李隆基这个帝王做的好,她们四人的死的确显得无足轻重。
就像李世民这个帝王当的不错,以至于太.子李建成都没让人感到多少遗憾。
也像李治做的不错,让李世民这个亲耶耶难以抉择一样。
“就凭他,也想比肩太宗?怕不是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招数。”太平冷笑道。
“你是李隆基的儿子,自然会向着李隆基说话,说出来的话水分太大,我们可不信。”李裹儿对李琩道。
因为李琩的立场,太平几个极为不信任。
“的确,哪有儿子说父亲坏话的。”众人也赞同。
李琩张嘴,“是真的,我父皇的确英明神武,我大唐现在约有五千万左右的子民,和隋文帝时期相当。”
“五千万左右!”隋文帝震惊,“若是这样,只要帝王不昏庸,那的确能算得上盛世。”
五千万左右的人口,隋文帝时期也达到了,可是别忘了隋文帝后面的隋炀帝杨广,一下把五千万人口败坏到三千万左右。
而这两千万左右的百姓,大唐经历数位帝王才勉强达到隋文帝的水准。
人口是国力衡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听到大唐现如今有这么多人口,李世民十分高兴,“持续下去,我大唐的人口数量将超越隋文帝时期!”
“你父皇做的的确不错。”李世民看着李琩,对李琩身后的李隆基感到欣慰道。
听到大唐目前的人口数量,就连太平公主也不再说什么。
难道那李隆基真的比她们强许多?若真如此,她们又该如何和对方争锋?
如果对方真的能比肩太宗,那哪怕她们再厌恶对方,想要杀死对方也不容易。
太平公主那边武曌还在世,万一李隆基真是一个出色的帝王,武曌很有可能阻拦太平。
韦香儿和李裹儿母女两人互相对视一眼,眸光微闪,她们和太平公主不同,头上现在没人。
只是她们同样不容易动作,因为李隆基这个帝王要是做的好,她们要是对李隆基出手,一定会恶了太宗,若是让老祖宗不喜,他们在山海阁也将不受待见。
唐朝的人或高兴或气愤,一时没人注意到袁天罡几人欲言又止的表情。
吕雉离得近,留意到史诗和时修两人脸上微微不屑,那种情绪,难道是对李隆基去的?
想到此吕雉扯扯嬴政的袖子,示意嬴政去看史诗和时修。
注意到他们的神色,史诗冲他们微微摇头,小声道:“等以后来人,你们就知道了。”
吕雉和嬴政心里有了数,再看李世民等人,不由微微摇头,希望那李隆基未来不要出太大的岔子,要不然李世民现在越高兴,之后就越生气。
李世民没看到史诗等人的动作,他看着李琩道:“等有空你把你父皇带过来。”
他要见见这个有出息的儿孙。
算下来,李隆基也是他的曾孙,相当于汉武帝之于汉高祖。
虽然李世民不怎么看的上刘彻的求仙问道,却不得不承认刘彻的政绩出色。
一想到李隆基可能是他们唐朝的汉武帝,李世民就非常期待。
“……是,儿孙会找机会把父皇带来的。”李琩犹豫一下,很快答应道。
他觉得自己本不该有此奇遇,把他换成他父皇还差不多,现在李琩明白了,觉得山海阁很有可能是借自己的手让他父皇过来,他这是沾了自己父皇的光。
唐朝众人没有看到听到李世民这么说,史诗和时修脸色瞬变,变得极为难看。
刘邦注意到,眼眸不由一眯,也不提醒李世民,只乐呵呵的打算看好戏。
反正再怎么着也是唐朝的事,跟他们汉朝人无关。
“其他地方也就算了,李隆基不能来山海阁,要不然我可不保证自己会对他手下留情。”太平想了想,还是气不过道。
“我也是,你们总得让我们缓缓,要不然我们气头上,会做出什么事可就不知道了。”李裹儿紧随其后,帮腔太平道。
虽然她跟太平这个姑姑不对付,不过她们在李隆基的事上,立场却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