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神?!棉花的棉吗?”众人震惊道。
“老身怎么担当的起棉神的称呼呢。”黄道婆连忙推辞道。
“您不用妄自菲薄,您的历史名声经历过历史的沉淀,可谓当之无愧,现在您能向大家展现一下您的纺织技术吗?”史诗转移黄道婆的注意力道。
“好,这个是手摇脚踏轧棉车。”黄道婆拿着山海阁的金卡回去搬来工具,开始向众人一一展示。
山海阁的沙发里面填充的棉花,众人对于棉花并不陌生,他们知道棉花特别保暖,可以取代昂贵皮草的地位,让底层百姓也免于严寒。
为此他们多少也留意过棉花的纺织过程,所以黄道婆的手摇脚踏轧棉机一出场,他们眼睛就亮起来,尤其是墨子和鲁班等人,看着手摇脚踏轧棉机惊叹道:“真是好精妙的心思啊!”
扪心自问,手摇脚踏轧棉机难吗?起码不算十分复杂的工艺,真正难的是手摇脚踏轧棉机的心思。
“我记得之前的棉花里面的棉籽都是被人用手一颗颗亲自剥出来的,十分的费时费力,人在棉花堆前坐一天,也不一定能剥两盆棉花。”在场女子们异彩连连。
看到黄道婆一边用脚踩着轧棉机,一边把还没剥籽的棉花塞进两根木棍中间的细缝里,等到脚踩动,两根木棍转动,把棉花挤进缝隙,等棉花从木棍的另一头出来,棉籽已经留在另一边,这比用手剥快多了,或者说根本没有可比性。
“手摇轧花机是我从崖州学到的,我回到家乡的时候,大家的确还在用手剥棉籽,后来我就想办法弄出了手摇脚踏型的轧棉机,为的就是给大家省点力。”黄道婆说起初心道。
“这何止是省了一点力啊,婆婆不愧是棉神,在下有一个不情之请,还请黄婆婆能把这些工具也教给我们其他的朝代,我们一定会给婆婆您足够的报酬。”吕雉和邓绥动容不已的请求道。
“你们不需要给我钱,我以前教别人也是不收钱的。”黄道婆拒绝道。
“婆婆您还是收下吧,大家都是不差钱的主,而且有了钱,您就有更多精力去做更多的纺织工具了。”史诗劝道。
“是这样的理,您可是难得的技术型人才,我们再怎么厚待您也不为过。”吕雉笑道。
黄道婆迟疑了,要只是关于生活,她可以毫无心理负担的拒绝,可是涉及到技术研发,的确没钱不行。
一想到自己有钱后就可以做更多的纺织工具,黄道婆就心动不已。
“就这么说定了,您以后的资金都由我们来出。”刘娥拍板道。
其他朝代人还苦于棉花数量不多,宋朝就没这个问题了。
“那好,若是那些东西能造福到其他世界的人,那我愿意。”一想到未来将有更多的人用上手摇脚踏轧棉机等省力的纺织工具,黄道婆就发自内心的开心着。
从今往后,黄道婆也成了科技包间的一员大将。
文天祥把丞相陆秀夫叫了过来,并带回一个不好的消息,“陛下驾崩了。”
赵匡胤等人:“……先别管帝王了,黄道婆已经回去帮我们查宋末的事情了,等一会儿就回来了。”
陆秀夫抿唇看着宋太.祖等一群人,感觉恍若身处梦中。
直到黄道婆回来,给他们带来宋末的消息。
“宋末的帝王们几年就死一个,最后的末帝登基时才八岁,只在位了一年。”
“后宋元在崖山交战,宋朝战败,文天祥大人被掳后誓死不降,最后丞相陆秀夫大人背着幼帝,和数十万军民、朝臣眷属还有宫妃、宫人们一起投海而亡。”说着黄道婆已经泪流满面。
众人也是一怔,听完眼中不自觉的浮现泪光,心里说不出来的难受。
为那些最后宁死不降,投海而亡的宋人们。
“他们本可以不必死的,你们宋朝君王本可以改变这个局面的,可是你们没有,你们步步后退,软弱无能,最后却让后人为你们的享乐付出了代价!”
“重文轻武、靖康之耻、崖山海战,你们宋朝能不能对得起天下一次!”众人纷纷朝赵匡胤等人怒目而视道。
如果宋国帝王属于无力回天的情况也就算了,可是他们并不是啊,他们从根子上就已经烂完,众人对他们恨铁不成钢,别提多悲愤。
“陛下啊!”陆秀夫想起未来的小帝王,简直堪称赵家男人们脊梁的代表,可惜他生不逢时,陆秀夫心里是又难过又欣慰,欣慰太.祖一脉总算没出又一个赵佶。
突然,赵匡胤承受不住的晕过去。
其他人一惊,“快,给赵匡胤喝冰.糖雪梨降火!”
“也给朕来一杯。”嬴政等帝王道,心里也很受不了这么大的刺.激。
等冰.糖雪梨一来,他们就直接一口气喝完,如此才算是没步赵匡胤后尘。
至于吕雉等人,已经默默喝完一杯冰.糖雪梨,感受到心里难以压下去的火气,准备再来一杯。
可以说宋末的崖山之战一出,大家直接把冰糖雪梨买爆。
第86章 松鼠鳜鱼
等赵匡胤再睁眼,只感觉恍如隔世。
“告诉我崖山之战不是真的。”他睁大眼睛,双目无神道。
“自欺欺人有意思吗?还是你不想承认你们赵家男人做下的罪孽?”贾南风冷笑道。
看到赵匡胤现在的样子,她一点都不同情,反而厌恶不已,无论是靖康之耻还是崖山之战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魏晋时期的五胡乱华。
而历史上,五胡乱华以后,背负最大骂名的不是罪魁祸首的司马炎和八王,而是她贾南风。
只能说得亏刘娥是在宋朝前期当政,要是在中后期,信不信宋国绝对是刘娥“亡的”。
“是蒙古铁骑太强大了,面对那样的敌人我宋朝怎么可能会是对手,别说我们了,就是辽国、金国加起来也不一定能打的过蒙古国。”赵恒忍不住道。
虽然他知道自己做错了,但是贾南风的话的确让他觉得刺耳,赵恒第一反应就是推卸责任,推卸掉让宋朝重文轻武变羸弱的责任。
“直到现在你们都不愿正视自己的错误,可见是没救了。”赵匡胤突然道。
他转眸看向赵光义和赵恒父子,“等赵佶的第三席办完,就给你们也摆席吧。”
本来他还不至于那么迫切,可是架不住崖山之战太过惨烈,如果未来真的不能改变,那赵匡胤希望罪魁祸首们可以去给那些人赔罪。
“不,大哥,你不能这样对我们啊。”赵光义都懵了,尽管他心里之前就已经有了不祥的预感,却不想赵匡胤真的说了出来。
“大伯,我膝下还没有子嗣,我要是出事,江山社稷一定会乱的!”赵恒情急之下想到什么道。
赵匡胤想杀他们是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要是他的死也牵动了江山社稷呢?
赵恒越想越觉得这是自己的保命符。
“没事,等你后妃怀了你再死不迟,相信刘娥会照顾好他并执好政的。”跟刘娥的执政能力比,他这个侄子连渣都不算。
赵恒惊恐,“那,那我不生孩子了。”越生孩子死得越快,对他最有利的办法就是没有孩子。
“没有孩子可以从宗室过继一个,宋朝江山的帝王并不是非你、非你一脉不可。”赵匡胤已经下定决心。
其实跟他在战场上的铁血性格比起来,他多少还顾念点儿亲情,毕竟他们是血脉相连的亲人。
奈何他有心放他们一马,他们却不做人。
“大哥,你别忘了南宋的帝王可是你的子孙后代,凭什么宋朝灭亡了,你要拿我们父子出气!”见赵匡胤态度坚决,赵光义从开始的求饶到不服。
他赵光义软骨头的子孙后代很多,难道他赵匡胤的子孙就没有软骨头吗?凭什么只针对他们!
“你放心,大宋的罪人一个都跑不掉,南宋除了孝帝和末帝外,其他人我也不会放过。”赵匡胤垂眸道。
“现在山海阁只有孝帝和末帝,没有你其他的子孙,谁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就算要处置我们,也得排在他们后面才行!”赵光义狡辩道,想要拖延时间。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朕不会食言的,因为你们,让我赵匡胤也成了一场笑话,让我建立的宋朝被其他时代所耻笑。”说着赵匡胤气血涌动。
史诗道:“在后世宋朝又被称为大送和大怂,送钱的送,怂蛋的怂。”
听史诗的补刀,赵匡胤再也忍不住,“哇”的吐出一大口血。
赵光义见状心头闪过狂喜之色,要是他哥今天出了意外,他是不是就能逃过一劫?
别说他还没登基做出那些事,就算他做出了,也只会像自己的后世血脉赵佶父子那样苟活,而不是坦然赴死。
可惜赵匡胤的身体情况比他想的还要好,尤其是山海阁的食物有奇效,不管是吃的还是喝的,一顿下来,赵匡胤吐出的那口血又补了回来。
相反的是赵光义和赵恒父子两个,从今往后再也不能吃山海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