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他的大汉江山没旁落到别的男人血脉手中,他就可以接受。
就像刘盈血脉被人诛杀,大汉依旧有人延续,刘邦没多少伤心一样,只要吕雉后人出色,刘邦同样可以接受。
“刘盈以后就归你了,希望你能教会刘盈帝王之道。”谈好后,吕雉把刘盈扔给刘邦道。
刘邦一直没有管过刘盈,他要是管教,一定会被提前气死。
“好,刘盈交给我。”对于着手培养刘盈一事,刘邦没有太过反感,毕竟刘盈越强,大汉江山就越稳。
彼时吕雉眸光意味深长,刘邦还不理解其中深意,等后来刘邦理解,已经晚了。
而达成和解,刘邦又能去山海阁。
“才几天没来,就感觉恍如隔世。”刘邦感慨道。
“高祖,您过来了。”刘彻和刘病已惊喜道。
刘邦却没管他们,推开他们大步走向灶台,去看菜单,“这几天真是把乃公嘴里淡出鸟了,让乃公看看,果然又出了新菜。”
只见继拔丝红薯之后,山海阁这几天又添了一道新菜。
毕竟拔丝红薯味道好吃,产量也备受食客们的欢迎,可是架不住它的副作用有些难以启齿,众人对红薯种子的爱不会减少,对食用拔丝红薯就没那么热情了。
没了拔丝红薯,他们还有别的菜品可以代替。
而随着刘邦过来山海阁,红薯的产量再也隐瞒不住。
刘邦惊喜,“有了红薯,大汉今后就更安稳了。”
他没问吕雉有没有兑换红薯种子,吕雉肯定兑换了,至于为什么没拿出来让他知道,显然是打算把红薯作为自己政绩的。
从种子变成红薯,再到推广,没有时间根本做不到,那时候他都没了,所以这事刘邦就没很操心。
“让乃公看看新菜,小鸡炖蘑菇,鸡肉啊,也不知道山海阁做的鸡肉有多美味。”说着刘邦分泌口水。
“店主,先给朕来两份小鸡炖蘑菇。”好几天没吃山海阁的饭菜,刘邦想一次补回来。
一份小鸡炖蘑菇无法达到百分百的饱腹感,一般都是饭菜搭配主食食用,山海阁提倡节俭,刘邦就索性没要主食,只要了两份小鸡炖蘑菇。
只要吃慢点,两份小鸡炖蘑菇还是能吃完的。
很快时修就把两份小鸡炖蘑菇送过来,只见盛小鸡炖蘑菇的是一个小锅状的陶瓷,陶瓷小锅里,小鸡炖蘑菇正在咕嘟嘟的冒着热气,黄色的鸡肉块,黑褐色的蘑菇相互掺杂,散发出极其诱人的香味。
不同于其它肉类,鸡肉肉质紧实,都是瘦肉,可以牢牢锁住香味,离近了一股鲜香直扑鼻而来。
小鸡炖蘑菇鸡肉明显多余蘑菇,可蘑菇本身的鲜味却没有被鸡肉的香气压下去,而是相辅相成。
除却简单配料,小鸡炖蘑菇最多的就是鸡肉和蘑菇,菜端上来后,刘邦迫不及待的吹气,待小鸡炖蘑菇温度稍降,就夹了一块鸡肉送入口.中。
鸡肉酥香软烂,几乎入口即碎,待鸡肉咀嚼开,其鸡肉本身的肉香,以及蘑菇的鲜味全都在口腔绽开,有的鸡块上还带着骨头,刘邦一边吃肉一边小心避免把骨头咽下去,情绪激动道:“乃公终于又吃到山海阁的美食了!”
说着刘邦吐掉嚼剩的鸡骨头,夹了一块蘑菇品尝。
蘑菇浸了肉汤后体型膨胀,因为水分的缘故,蘑菇吃起来并不干柴,反而鲜香弹牙,浓郁的鸡肉汤味,更是融进蘑菇里,和鸡肉一样,都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用两个字总结小鸡炖蘑菇的味道,莫过于“鲜、香”。
蘑菇的鲜和鸡肉的香彼此融合,带给人味蕾无与伦比的冲击。
其中感受以刘邦为最,毕竟他还经过大汉宫廷御膳的对比,此时对小鸡炖蘑菇的感受比其他人更深刻。
“托陛下的福,咱们两个总算能来山海阁了。”萧何和张良两人不像刘邦那样大张旗鼓,而是对坐悄声说道。
他们点的也是小鸡炖蘑菇,同样吃的津津有味,对小鸡炖蘑菇的美味赞叹不已。
无论是鸡肉的紧实酥烂,还是蘑菇的鲜香可口,张良都很喜欢。
比起刘邦的夸张来,张良细嚼慢咽,更加细腻的品味小鸡炖蘑菇的美味。
等吃完一块蘑菇,张良慢条斯理的开口,“这道饭菜,咱们可以推广。”
无论是鸡肉还是蘑菇,秦朝和汉朝都能找到。
对此他们自然想把山海阁的食物推广到天下,那些暂时没有的食物也就算了,小鸡炖蘑菇却是可行的。
“最主要的还是调味料,没有足够的调味料,只怕小鸡炖蘑菇做不到这么好吃。”萧何用筷子挑拣出小鸡炖蘑菇的香料残渣辨认道。
他们所能拥有的调味料还是太少了,以至于明知道做法,也没办法像山海阁一样的美味。
“没事,以后调料会多起来的,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食物方子散播开来。”张良道。
他们不觉得在山海阁谈论问题有什么不妥,因为史诗明确表示过不介意美食配方外传,倒不如说史诗很乐意把美食配方外传出去,让更多人吃上中华美食。
毕竟美食这东西,还是大家一起吃更有滋味。
两份小鸡炖蘑菇下肚,刘邦胃里终于舒坦,他后仰背靠沙发,翘腿剔牙。
突然,刘邦觉得哪里有些不对。
他左右看了看,他坐的是一个四人沙发,可此时只有他一个人单独坐着。
至于吕雉,则跟吕媭等人坐一桌,刘邦终于看出哪里不对。
以前都是始皇帝一人一桌,现在他也是了。
可大庭广众,刘邦也不好意思说让吕雉过来,刘邦咳嗽一声,“刘彻,病已,你们过来。”
刘彻、刘病已:“……”
他们其实并不想离开家人去陪伴高祖,可无奈刘邦是祖宗,他们不得不听。
刘彻和刘病已只能跟卫子夫、许平君等人分开,去陪刘邦一块坐。
刘邦这才满意。
等他们聊起来,刘邦得知造纸术的事,不禁睁大眼睛,直拍大.腿道:“可惜乃公那天没在场。”
“可不是,先祖您不知道,我家病已可是帮我出了和邓后交换造纸术的钱粮呢。”刘彻状似云淡风轻道。
刘邦:“……病已是你曾孙是吧,你也是朕的曾孙啊,你怎么不跟病已学学?”
刘彻:……差点忘了这茬。
他干笑,“我所在的大汉实在没有余力啊,不是儿孙不想孝顺先祖。”
当然嘴上孝顺他是不吝啬的,可刘邦才不吃这套。
不过刘邦也没想着强求,知道刘彻那边钱粮也吃紧。
“不是说大汉最盛在汉宣帝一代吗,朕相信以病已这孩子的孝心,绝对不会忘了乃公的。”刘邦道。
刘秀的主意不能打,可是刘病已就没问题了。
“先祖,儿孙才刚登基不久,距离鼎盛时期还有一段时间呢。”刘病已道,希望刘邦能看在自己刚登基的份上放自己一马。
“对了,你们给邓后的钱粮是怎么给邓后的?”刘邦突然想道。
造纸术可以变成一张薄薄的纸,可是钱粮就不行了。
既然如此,那刘彻等人又是怎么和邓后完成的交易?
“就是通过山海阁啊,等我们吃完饭,让人搬运到山海阁,邓后那边也找人把东西搬运出去就行了。”刘彻道。
“也就是说,山海阁可以互通有无。”刘邦道。
刘彻等人一愣,反应过来,“确实如此。”
“那看来山海阁比咱们想象的作用还大。”刘邦摩挲下巴道。
随着时间过去,山海阁除了美食外,慢慢被食客们开发出新的功能,对此史诗和时修接受良好。
因为红薯种子的关系,山海阁目前的账面充足,再解锁新的菜谱,已经不用之前一样紧巴巴。
不过因为食客们的缘故,她没有一股脑地把美食推出,而是一样一样来。
吃完饭后,大家已经习惯在山海阁再待一会儿,或聊天或闭目养神。
目前山海阁的食客们以时代划分,可以分为秦朝和汉朝。
若是以阵营划分,有以嬴政为首的秦朝阵营,汉朝有刘邦的帝王一脉,吕雉也有妹妹吕媭及张良、萧何的夫人,还有边缘人物馆陶和陈氏母女。
王政君和儿子刘骜,以及赵飞燕姐妹一家,跟刘邦、邓绥哪边都不沾。
邓绥这边,则是蔡伦陪同。
同是汉朝人,邓绥和刘邦等人并不亲近,因为她是临朝称制的太后,比起刘邦等汉朝帝王来,她和吕雉走的更近。
这天,吃完饭,邓绥笑着道:“不知诸位对可以检测地震方位的东西感不感兴趣?”
检测地震?
邓绥之前的人全都看过去,以嬴政为首的君王眸中闪过一道精光,“你们居然可以检测地震方位。”
地震属于天灾一列,对百姓们而言,是巨大灾难,一遇上百姓们就会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