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好。”楼乘衣往前倾,盯着闻遥的眼睛再次叮嘱:“等我当上皇帝,记得过来见我。”
“行。”闻遥当这玩意是通行手令,当即挂在腰间拍了拍,抬头勾唇对楼乘衣笑:“等我混不下去了,就到你那白吃白喝。”
第46章 孤星台
吃完馄饨,闻遥与楼乘衣在巷子口分别,拎着楼乘衣补买给她的灸骨头打道回府。
走进院子时赵玄序正坐在石桌前,修长指间夹着一张信纸若有所思。他膝头滑过的单薄黑色长袍垂落与漆黑发丝纠缠不清,几乎分不出界限
闻遥哼歌,晃着灸骨头走上去:“怎么啦,监察抚司出事了?”
赵玄序要换血,那就是给监察抚司大动筋骨。总会有胆子大的不乐意试图临死反扑,叫赵玄序这段时间杀的人越来越多。
“没有。”赵玄序站起来走到闻遥身边,把手里信纸递给她。同时不露声色将闻遥上上下下细细打量一遍。
“是西朝使团,里面随行的一人是左凤江的徒弟。”
闻遥霎时精神抖擞:“他也练焚心决?”
“还没找人试过,等朝宴就知道了。”赵玄序伸手抓住闻遥的袖子,在指尖勾了勾,还有些按捺不住想去碰闻遥的手腕。但到底他没有,只是指头又在布料上绕了一圈:“他也会上孤星台。”
闻遥已经熟悉赵玄序爱抓人袖子的习惯,没什么反应。她拿着信纸仔细地记了一下左凤江徒弟的讯息,准备在孤星台上试这人一试。
自北辽使团抵达汴梁后,闻遥便知道了皇帝为什么突然把自己叫过去问话,还特地嘱咐她一同出席朝宴。
当初天水太祖皇帝立国,定都汴梁。他下旨重建皇宫,并在宫内修筑起一座十丈高台,名唤孤星。
孤星台平日里也没什么用处,就是供着块剔透白玉。相传这玉是天水朝建国后昔日鸾鸟自天上缬来的神玉,上面刻有仙人题字。
传说故事听听就行,但这块白玉的确是天水的脸面。平日锁在高台之上看顾严密,唯有春秋大宴与朝宴或着祭祀之时,皇帝才会登上孤星台亲自拜祭。
而这次北辽使团抵达汴梁后照例先行入宫觐见皇帝,谁都没想到,耶律汇时会在众目睽睽之下放出狂言,说天水若为中原之主、有天人相护,那么任凭周围群雄并起,天水也自当安然无恙,如同孤星台上的神玉。
朝宴那日,不若各国勇士同天水勇士共登高台,各凭手段。半个时辰内,若在高台上最后一人为天水人,北辽愿将燕云十六州之外的驻军退后撤三十里,以示敬意。若胜者为他国之人,天水就应当让出神玉,不得有悔。
去掉修饰词,简单的说就是北辽约大家吃完饭后一起打一架。
从皇帝早早把闻遥叫过去谈话来看,这估计是北辽朝堂内早定好的计谋,很是阴损。
天水要是赢了,北辽退不退兵另当别论。天水要是输了,脸面尽失丢掉神玉。事后反悔不给神玉,北辽借此大军压境挑起战争都是可能的。
那天水还打不打?
当然要打,不打就是怕了。不战而怯,更丢人显眼。不仅要打,天水以一对多,必须要赢且赢的漂亮。
闻遥的注意力却全在左凤江徒弟身上。
要是确定这人功法与左凤江一致,那她就不必特意跑一趟西朝,直接把人扣下逼他交出心法就行,多方便。
几日光阴转瞬即逝,琼玉楼都亭驿和宋明德都是一片安静,没再有什么动静。朝宴那日,天地肃寒澄明,日有熹光。南北御街车如流水马如龙,凤箫声动,人影参差。
闻遥在寒冷的空气里闻到了爆竹的味道,也有点乐,背着星夷剑爬上马车,抬头问坐在里面的赵玄序道:“诶,我们晚上回来放烟花吗?”
兖王府从来冷清,不放烟花。
“放。”赵玄序从善如流:“我差人去买。”
等靠近皇宫,马车还是照常在凤鸣街口停下。朝宴规模盛大,依照规矩设在集英殿。从正殿到两廊,亲王使臣以及诸道进奉军将依次落座。
赵玄序和闻遥踏步入殿,一旁立马上来一个引路的小太监,弓着身直接把他们领到皇帝左下侧第三个位置,刚好和北辽诸国使臣面对面。
位置是按照皇子序列安排的。四位皇子雍王为首,其次是相王,赵玄序。秦王与赵玄序隔开一臂距离,坐在闻遥的左前方。
闻遥的位置在赵玄序身后,旁边就是一列宗室重臣。张鋆身列其间,积石如玉,列松如翠,完全不似前几日和闻遥蹲着嚼花生的样子。
对上闻遥目光后,张鋆朝她眨眨眼,倒是显露一点狭促的调笑意味。
其余大臣也是各个身着朝服,仪表威严。反观闻遥,红绳束发、一身黑衣劲装,背上还背着长剑,与周围格格不入。
她一坐下来,周围人的交谈声就停了,目光齐刷刷落在她身上。
秦王在旁意味不明地冷笑。雍王与这边隔着一个心宽体胖的相王,淡然自若地喝酒,面色和煦若春风,坐的稳稳当当,没一点其它反应。
延陵事毕,雍王妃的两个族叔被削去功名流放到百里之外的幽州。徐大学士跪得快,认错也快,倒是没有受太大牵扯,只是被罚俸三年。这么看,雍王党似是没什么重大损失,可只有内部人才知道其中抓心挠肝的苦滋味。
江湖少侠巧扮鬼神惩戒皇亲国戚,老百姓就喜欢看这种热闹。雍王这么多年苦心经营的温和仁善好名声经过此事后已经变味,都说雍王软弱连王妃母族都管束不好,不是太子佳选。
皇帝没来,菜还没上,闻遥面前只有一些水果。虽说这个时候水果蔬菜价比黄金,但赵玄序郊外有温泉庄子,种花一样种了许多果蔬,没缺闻遥新鲜瓜果。她掰着橘瓣,抬眼看向对面坐着的耶律汇时。
耶律汇时正好也在打量闻遥。
上回琼玉楼闻遥戴面具,耶律汇时没认出她。但他知道这个女人是谁,中原顶级武林高手。
上次贺神节后,星夷剑重出江湖归于庙堂的消息已传遍天下,他也有所耳闻。
百晓生天下高手榜排名不包括域外高手。耶律汇时心里忍不住有些怀疑,一个看起来并不健壮的女人,当真有那么高的武功?
殿内诸多人心思流转,面容秀美的宫女掀起珠帘,一太监走出来,高高唱一声陛下驾到。群臣相继起身,拱手行礼。
皇帝身着冕服,由宫人搀扶着坐在宝座上。走在皇帝后面的是打扮比往日更加隆重的宋明德。他腰间挎着一把金刀,刀鞘纹路华美,刀柄还有宝石镶嵌,几乎不像见血封喉的凶器。
站定后,宋明德抬目向下方扫视一眼,目光略过赵玄序准确无比地钉在闻遥身上。
闻遥知道宋明德在琼玉楼没看到自己,任由她看,坦然随众人行礼而后坐下。
是这样子的,皇宫大宴,不能说非常精彩,也能说十分无聊。
菜肴一道道按照顺序端上来,冷都冷了,荤腥略显油腻。闻遥咬下两片鹿肉,兴致聊赖看着各国使团拿出贺礼展示。她的目光在对面使臣间巡视,最后落在西朝正使身后一个面相阴柔的男子身上。
男子大概二十出头,眉目清秀。正是左凤江的那个徒弟,名叫薛慎。
闻遥在席间也是焦点,她目光紧紧盯着一处,薛慎自然不会没有察觉。他迎着闻遥的目光,有些不明所以。转念想想师父对星夷剑法的评价,再想想马上就要开始的孤星台比武,心中立马一沉,面色凝重起来。
跟耶律汇时不一样,薛慎跟在左凤江身边有些年了,他从左凤江嘴里听到过不止一次星夷剑闻遥的名号,知道当年夜闯西朝皇宫拦下师父的并非飞叶客郝春和,而是闻遥。
可当时闻遥才几岁?有没有双十年华?
如此年轻就能与师父打得不相上下,到如今又会有怎样恐怖的实力?
北辽把剑指燕云十六州的野心摆在明面上,可西朝没有,西朝暂时没有与天水正面开战的准备。此次薛慎等人此次前来目的是两面逢源,求娶天水公主顺带与北辽商谈边疆事宜,因此来使中武功最好的就是薛慎。
北辽对这次挑事摩拳擦掌,带来诸多勇士。其中有一人名叫迭剌,天生巨力,悍勇之名贯彻草原。迭剌不在席间,闻遥撑着头坐在位置上,听到不下三次他的名字。
很快,表面其乐融融的晚宴结束,皇帝许下缙云公主与西朝联姻后,酒酣宴毕,起身带着群臣移步前往孤星台。
今日重头戏终于是要来了。
孤星台周围早就已经设下看座,宫女太监手持仪仗,垂目看着贵人依次入内。
闻遥是第一次看到孤星台,她发觉孤星台不似其它高台,形状更似高塔,巍然屹立于一偌大湖泊之上,金石为基,拔天倚地。
宫人撑着船缓缓靠近湖上长桥,动手解开桥桩上的锁链,将桥面沉入湖底。
旁边的人都有些激动,甚至宫妃也由皇后领着过来坐在竹帘之后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