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惊讶地看着李瑞兰:“你……”
你不是说你啥都不会吗?!
这时候另几个女眷入座。人人手里摇着个手绘团扇。
“李姑娘说,谢谢我们几个照顾,非要送这些。也只好却之不恭了。”金大坚娘子笑着解释,“可惜那些大老爷们都不识货,昨天那栾廷玉嫌热,借走一个,两下就扇坏了,万分对不住姑娘……”
筷子叮当响,一桌女眷欢声笑语。
只有阮晓露万分无语,忍了又忍,低声对李瑞兰:“姐姐,你以后能别说一半藏一半吗?我又不害你!”
李瑞兰脸红过耳,半晌,才细声解释:“在花街的那几个月,让人逼着学的,让我送给客人当定情信物……唉!丢人,我不想到处说。”
阮晓露:“……”
好吧,不凶她了。
“再说,画个扇子,对山寨有什么用?”
李瑞兰苦笑一声,小口吃菜。
这倒是真的。山里都是大老粗,天热了随便拿个破衣服扇扇,没这个高雅品味。
而且,当今圣上雅好丹青,上行下效,艺术界早已卷得不成样子,街上随便找个门馆先生,都是书画俱佳,落笔如神。李瑞兰学的这点入门技法,放到哪儿都惊艳不起来。
饭局散去,阮晓露向萧让娘子道谢,送回李瑞兰,然后自己走绕山大路,散步消食。
路上又看到一群拜山的访客,显然刚从断金亭校场里过来——大多数人的实力其实轮不上挑战梁山好汉,纯去看个热闹。所以这些人也都全须全尾的回了来,中气十足地讨论方才的比赛细节。
一边看风景,忽然就看到阮晓露。
这次这几个人就上道得多,一听是梁山的女眷,马上拱手作揖,收拾自己的眼睛不乱瞄,而且嘴很甜:
“见过娘子。今日能见到梁山风貌,实乃三生有幸,足慰平生之愿!”
阮晓露也礼貌打了招呼,给一群访客指了去金沙滩的路。
隐约听得访客们在水边高谈阔论:“唉,啥也带不走,捡个石头子儿,也算来过梁山。”
说着弯腰,挑了颗圆润美貌的鹅卵石。
其他人也纷纷附庸风雅,捡了石头揣袖子里,当个纪念品。
小喽啰摇船,送他们离开。
阮晓露远远看着,有点愣神。
——这不成啊,石头子儿也是俺水寨财产啊!
一个两个捡去还行,要是大家都来捡,把卵石给捡光了,光秃秃的多难看,多破坏生态啊!
而且影响出水上岸时的脚感!
影响水寨机关的使用发挥!
但捡石头也不是什么大罪。小弟们也不会为了这事帮她教训人。
阮晓露原地立了半晌,一拍大腿,扭头往回跑。
这不是现成给李瑞兰的工作机会嘛!
第124章
翌日, 金沙滩码头边缘,悄然支了个小摊。木牌上歪歪扭扭写着:
“梁山手信”。
破桌子上货物稀少,只有个脏兮兮的小盒子, 里面摞着一沓轻薄纨扇,绘着风景山水, 以及人物绣像。用几枚卵石压着, 防止被风吹走。
细看之下,那扇子的画工其实并不十分精湛:笔触粗糙, 线条滞涩,颜色搭配略微诡异, 像是初学者的习作。
那扇子缝得也有点仓促, 线头里出外进, 木柄摇摇欲坠, 不知能扇几下。
但也有优点:市面上的画扇, 时下流行的主题无非才子佳人、花鸟虫鱼;这几把纨扇上的画面主题, 却令人耳目一新, 任何铺子里都没见过。
打虎将李忠坐镇摊位, 朴刀撂在一旁,笑嘻嘻地跟拜山的访客介绍:
“这个画的是我们梁山断金亭。这个画的是后山黑风口,这个是金沙滩……”
访客们好奇, 翻翻拣拣,忽然又看到几幅人物。
“武松打虎!这是武松!俺白天刚刚见过!画得真像!”
“这是——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小李广梁山射雁!”
“黑旋风斗浪里白跳!”
有人问:“谁画的?”
李忠:“我的义妹, 是个才女,随便涂涂。她不想抛头露面,我来给她吆喝。大家想要, 一贯钱一把。公平合理,童叟无欺……”
众访客啧啧。梁山的才女, 画的梁山风景、梁山人物。这份手信独一无二,别处绝对弄不到!
到时自 己持着这扇子,在江湖中招摇过市,就等于宣示天下——“来过!”
说不定还会有人凑上来问:梁山的才女长什么样?是不是文武双全的巾帼女侠,是不是特别漂亮?足下肯定见过了,是不是?扇子上画的这些英雄,也都跟足下交手切磋过,是不是?快快说来……
然后他们故作深沉,摇着扇子,就是不答,任旁人猜测羡慕。
……
愿景很美好。但是,这价格仍旧令人望而却步。
“也不是十分精致。”有人小声道,“郓城县的铺子里,比这个画工好的,才卖一百文……”
“那能跟俺们这个比吗!俺们这个,天下无两,谁都仿不来!”小霸王周通强势现身,振振有词,“你们看这个武松,是比着真人画的!再看这个倒拔垂杨柳的姿势,是鲁大师父现场复原的!还有花荣的这张弓……”
梁山抠门二人组一唱一和,把这扇子说得天上有地下无,能一贯钱一把买回去,那是你上辈子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