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晓露坐在自己平时的“梁山物流”交椅上,感觉自己就是个傀儡。
晁盖亲口指她作替补,倒是无人质疑。不过眼下众意沸腾,她哪有什么指挥管理的空间?不管晁盖的替补是谁,甚至若是晁盖亲身在此,都会做出同样的决策——今天必须给众兄弟一个满意的交代。
第291章
阮晓露拍着椅子, 跟着叫道:“大伙说的对!朝廷这次必须给个说法!——军师!你怎么看!”
先不忙发号施令,虚心纳谏才是她该做的。
吴用觉得这姑娘上道,微微一笑, 拈须说道:“下毒暗害寨主的,是哪个昏官奸臣, 咱们很容易查清。可派细作潜入东京, 逼他们饮鸩辞职,以此杀鸡儆猴, 让人知道咱们梁山兄弟不是好惹的。”
阮晓露觉得有点不信。堂堂智多星,就这点觉悟?
她道:“什么贪官污吏, 还不都是看皇帝脸色。皇帝明摆着不想让咱们活, 要让咱们静悄悄的散, 孤零零的死。倘若不是安神医诊出老大哥中毒的缘由, 咱们死都死得莫名其妙, 一个个都做糊涂鬼!怎的, 他们都打算赶尽杀绝了, 咱们还‘冤有头债有主’, 清理几个爪牙完事?”
吴用立刻道:“姑娘所言甚是,是小生狭隘了。方才之言,只是下策, 只求抛砖引玉。但不知姑娘有何中策上策?”
语气诚恳之至,说话时目光看地, 跟她没一点眼神接触,当真是十分的尊敬。
阮晓露:“……”
这破秀才,明明心 中有这个意思, 非要转弯抹角,引导她自己说出来。担点干系会死吗?!
不过转念一想, 现在自己是“主公”,一切决策后果自负,不能将风险转嫁给别人。
况且,群众的意愿如同洪流,她无法只身相抗。不管内心如何求稳,表面上要同仇敌忾,要显得跟大伙一样激进愤怒。
她环顾四周。聚义厅墙上挂满了红花锦旗,是那日给张叔夜践行时的装饰,还没来得及撤下来。
这些锦旗形制不一,落款有农户,有员外,有商贩,有匠人,近至东溪村,远到沧州府……
这些锦旗,代表了梁山在当地的群众声誉,代表了好汉们即便闹出翻天覆地,也有最后的退路。
“既然要报复,那就来个大的。”她一边思索,一边慢慢道,“眼下年头刚过,马上便是正月十五上元佳节。前岁我在东京公干时就曾知晓,当今皇帝喜欢与民同乐,到得那日,例行要大张灯火,庆赏元宵,作贺太平风景。此乃大好机会。不如趁着东京城防松懈,好好的闹他一遭,给他们长长记性。”
众好汉大喜:“正该如此。换了晁天王拍板,也必将如此安排。”
“这是中策。”阮晓露道,“若是……”
众人心急:“上策是什么?——是了,杀去东京,让咱晁大哥坐龙椅!”
阮晓露脸色一黑。晁大壮还在床上命悬一线,你们要他长途跋涉,跑到东京去坐龙椅,真是嫌他还不够受罪。
不过她显得很是积极,笑着拍手:“对对,然后让他把三宫六院的美人儿全娶了,你们都做大官,妻妾成群、吃香喝辣、鱼肉乡里、欺压百姓……”
大伙赧然哄笑:“那怎么成。”
“上策是,不仅要报复,而且要逼得朝廷从此不敢算计咱们梁山。具体怎么做,还要跟军师和大伙细细商量。”阮晓露话锋一转,道,“若真要行动,依我看,与其打着给寨主报仇的旗号,不如借用宋大哥名头——晁大哥毕竟无官无衔,皇帝要他命,理所当然;可咱们大宋的立国之本,便是善待文官、不杀士大夫。他们同时毒害了宋大哥,那是大大的理亏。咱们济州百姓为自己的父母官讨说法,以这个理由进京,那就不能叫闹事,叫告御状……”
这一节大家都没想过,连吴用都觉耳目一新,这姑娘果然没白跟张叔夜混。
捋须赞道:“如此一来,师出有名。”
至于宋江愿不愿意让人帮他讨这个公道……那也由不得他。
“既然大家都有此意,”阮晓露笑着看向吴用,“那就烦请军师定计。务必让大伙全身而退。切莫有半点差池,日后兄弟姐妹难以相聚,那可就糟糕了。”
----------
翌日,梁山上下都卸了新年红绸,挂上白幡。驻守山门的喽啰也都披了个白布,脑袋上栓条白布,蔫头耷脑地迎来送往。
这是做给人看的。给晁盖下慢药、意图瓦解梁山之人——无论是蔡京、童贯、还是别的皇帝心腹,此时必定会密切监视山寨情况。那就将计就计,假装寨主已死,让他们以为阴谋得逞,就此懈怠。
果然,不出半日,望哨的喽啰就发现几个形迹可疑的公人,鬼鬼祟祟地走上回京的官道。大伙相互告诫,也不拦着,放他们平安上路。
与此同时,一拨拨好汉结束整装,杀鸡盟誓,祭拜了玄女神碑,从金沙滩乘船上岸。
小半数梁山兵力尚在北国驻守,余下的,大部分留守山寨,照顾寨主,并操练水陆军马,防官府突然发难;参加行动的只是少数艺高胆大之人:花荣、张顺、阮小七、史进、张青、孙二娘、鲁智深、武松、石秀、李忠、周通、何成……带领千来个精锐喽啰,取路登程。另有第二波、第三拨接应军马,候在军寨,随时准备增援。
阮晓露当仁不让,担了领队之职。此外派遣戴宗,日夜兼程,潜入东京城内,和燕青接上头,随机应变。有些缓急,好来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