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沂忙道:“快给请进来。”
四月初,天不冷不热也是正好。
楚盈已回府换了身衣裳,出海男装是为了方便,免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可回来了,楚盈还是喜欢漂亮衣裳。
外邦有些国家,女子衣裳甚是好看,楚盈还给楚沂带了回来。
楚盈后头跟着六名侍女,手里抬着东西,是从海外给萧允章带回来的见面礼。
当时也不知是男是女,什么都买一点,有备无患嘛。
昭阳殿跟前年来时不太一样,多了很多摆饰,进殿之后就被宫女引进东正殿。楚盈也没看别的,一眼就看见了三妹妹身边婴儿床上扒着站着的萧允章了。
长得可真好,葡萄似的大眼睛,肉乎乎的手抓着婴儿床的围栏,一脸好奇。
“二姨母。”
楚盈听小孩儿说话,不禁笑道:“这是允章吧。”
她饭桌上听严氏说的,生了个男孩,名叫允章,长得可真好,像三妹妹多些。
楚沂点了点头,“总和允章说起你,一来二去就记住了。”
楚盈笑了笑,却也没忘了礼数,但楚沂的动作更快,直接挽住楚盈的手,“我们姐妹之间不必在乎这个,况且二姐姐是越朝的有功之臣。”
萧秉承道:“出海一趟,有劳了。”
楚盈道:“可别说这些话,是我自己愿意去的。”
萧秉承在这儿,不见礼就不见礼吧。
楚沂道:“也别光顾着说话了,二姐姐可用了饭?”
楚盈在国公府吃过,不过还能再吃几口,御膳房做的,也不能常吃。
“用了些,不过急着进宫。”
楚沂吩咐留夏,“赶紧传膳,一边吃咱们一边说话,也省着干坐着。”
萧秉承一会儿还要回去处理政务,不过端起茶杯敬了楚盈一杯,尽管是楚盈自己愿意去,但是她所作所为的确有利于越朝江山社稷。
楚盈见他们执意如此,就把茶水喝了,宫女把婴儿床推到了这边海外所见所闻。
第170章 番外十四楚盈(二)
听人说自是比萧秉承自己看奏章上的文字更方便,也更真实。
三人一边吃菜,楚盈吃了几口,就和二人说起出海一事。
楚盈从前年十月底从盛京出发,经过一个月到了楚庭,然后出海,在海上飘荡了三个多月,这才到了暹罗。
暹罗此地,一来一回,总共去了两次,头一次为了出使,第二次是为了置换货物,有些东西不能久放,所以回来的时候又到暹罗一次。
楚盈道:“暹罗物产富饶,此地盛产榴莲、波罗蜜,这两样是水果,当然还有矿物,比如风磨铜、天方砂、齐紫石、胭脂石。
榴莲和菠萝蜜回来的时候也带了些,我不仅带了果实,还带了不少树苗。只不过暹罗地处西南,气候温热,这些东西估计只有楚庭琼州等地才能种,在北方是种不出来的。”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地势气候不同,就算种活了也长不出来。
至于暹罗发展如何,楚盈也说不太好,只知道大体看去,远不及越朝,再者外交有鸿胪寺、礼部官员负责,她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也就是卖东西。
越朝的瓷器绸缎到了暹罗,如珍如宝,被抢购一空。
而树苗等物是越朝没有的,虽然对越朝来说是稀奇之物,但当地随处可见,价钱便宜。楚盈给带回来外邦作物,若能在越朝种植,实在算得上是大功一件。
萧秉承只听名字,不知榴莲波罗蜜为何物,但楚沂却知道,她没想到二姐姐把这两样东西都给带回来了,这可有口福了。
菠萝蜜也就算了,可后世榴莲价贵,也不是日日都能吃的,在这个时代能吃这个,几乎全靠楚盈。
带回来种植,也得一两年才见得到收成,种不出来,自然竹篮打水一场空,但若种出来,自然能在越朝卖。
楚盈带的是她觉得好的东西,这两样便是。
萧秉承道:“既是你带回来的,种植等事,就全权交由你处理吧。”
有道是物以稀为贵。
若能大面积种植,楚盈就能把这两样东西牢牢握在手里,只有她能卖,只有她能种,价格就只能她来定。
萧秉承觉得这些东西普通百姓也未见得吃得起,世家有银子,要多少给多少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这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楚盈笑着道:“多谢皇上。”
出海一趟,哪儿能一点好处都不拿,从长远看,这些东西给她就是最大的好处。
楚盈继续说道:“后来离开暹罗就去了注辇,这里丝瓜绿豆多,不过正赶上国内内乱。这件事我也不是特别清楚,到时还请皇上再问刘大人他们吧。”
这一路过来并非风平浪静,好在如今安然无恙地回到了越朝,离开注辇之后,一路西行,后面又去了波斯。
波斯盛产绿松石和彩绘陶瓷,而当地特产开心果,早在从前波斯大使来朝时就已经送过来了,在南方种植。
楚沂听到注辇内乱时心都揪起来了,她道:“竟然还有战事,好在有兵马护送,不然当真不安稳,能回还危险。”
楚沂拍了拍胸口,往旁边一看,萧秉承一脸揪心,而萧允章听得比他父亲还认真。
楚盈看二人如此,忍不住伸手逗了逗外甥,“那可不是,我带的人倒是都没事,只有两个因为水土不服,吐得昏天黑地,连脚都迈不开一步,出海两日就坐小船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