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_初点点【完结】(171)

  骆宁今日很开心。

  萧怀沣大发慈悲,让长缨大将军来陪骆宁玩。

  骆宁真喜欢它,问萧怀沣关于它的日常训练、饮食等,跃跃欲试想要亲自养它。

  萧怀沣拒绝。

  这天,萧怀沣没歇在正院,他住到临华院去了。

  正院的人,没人多说半个字。

  一段日子相处,她们不仅依赖骆宁,也敬重她、信任她,知晓她心里有数。

  “明早叫石妈妈来,内宅的事要忙起来了。”骆宁对尹嬷嬷说。

  尹嬷嬷道是。

  翌日,骆宁把四名侧妃的院子安排好了。

  崔正澜的院子,距离正院最近,这算是骆宁的私心。

  萧怀沣在家,中午饭他和骆宁一起吃。

  骆宁又问了他,关于四名侧妃,他有没有什么额外的安排。

  他还是那句话:“你做主。不可心慈手软。”

  骆宁试探着问:“建宁侯府的那位,她叫什么名儿?我跟她不熟。”

  萧怀沣:“你是觉得本王就熟?”

  “以前在避暑山庄,见过她单独与王爷说话。”骆宁说了心中疑问。

  萧怀沣:“见过,她主动行礼,提到了周副将的母亲,才和她说了几句话。不熟。”

  骆宁了然。

  又过了两日,辰王与崔正卿来了趟王府。

  雍王叫骆宁去临华院见客。

  “……怎地换到了这院子?你把正院让出来了吗?”崔正卿问,“你不同王妃一起住正院?”

  骆宁闻言,诧异看一眼雍王。

  她还以为,他平时就是住临华院。他也是这么告诉骆宁的。不成想,他竟是把院子腾让给了她。

  “住哪里都一样。”萧怀沣淡淡说。

  骆宁便想,可能因为他是皇子。在内廷,不管是皇后还是妃子,都有自己的宫殿。

  皇帝另有住处,并不同住。

  萧怀沣能参照的,大概就是他父母的相处之道。

  他把内宅最好的正院,让给了王妃。

  可普通门第,丈夫与妻子同住正院,只偶尔去妾室院子里过夜,宿在外书房的时候都很少。

  “王府也不算普通门第吧?”骆宁在心里想。

  而后她又想,她主子是亲王,没有太妃跟过来一起生活。那么,王府由他说了算,他愿意住地窖都行,只要他高兴。

  他是这一方天地之主。

  骆宁心思转得很快,面上不动声色。

  辰王只是含笑听着他们说话,不多嘴。

  聊了很久,萧怀沣留他们俩吃午饭。

  “王妃,我已经同族学说过了,叫你弟弟和周公子都去读书。”崔正卿道。

  原来特意叫她出来见客,是为了说此事。

  王爷办事果然很利索。

  “多谢了。”

  “无需客气。”崔正卿笑道,“阿澜还指望您多照料。她性格急,很多事办不周到。”

  骆宁笑说:“我小时候,家里人都说我性子急。”

  崔正卿诧异:“您还急?”

  稳得不能再稳了。

  “慢慢磨下来的。”骆宁笑道,“你放心,阿澜也能改了脾气。”

  第215章 爱屋及乌

  辰王与崔正卿来了,雍王府热闹了些。

  饭后,两人也没告辞,萧怀沣更没有让骆宁离开。

  四人坐在临华院的偏厅闲话琐事。

  萧怀沣没有特意叮嘱她什么,却是叫她耳濡目染,自己去听、去想。

  “王爷将我视为心腹?”骆宁想。

  倒也合理。

  她可是王妃。

  如此重要位置,一个卖身契就能约束好吗?他接纳了她,自然是很信任她。

  信任她的忠诚,也认可她的能力。

  她心里如此想,面上却半分不露,只听辰王讲宫里的事。

  “老四这些日子蹦跶得厉害,还是为了万州那几千亩良田。”辰王说。

  崔正卿接话:“陛下不会答应的。上次四哥还去了趟蒋王府,蒋王转脸就写信给太后娘娘,说多谢太后派人去看望他。”

  骆宁忍不住一笑。

  “蒋王还挺聪明的。”

  不愿意掺和魏王的事,又不好明着告状说你儿子妄图拉拢我,就写信道谢。

  把什么都摊开了说。

  “蠢人难长寿。”萧怀沣淡淡道。

  就这么漫无目的闲聊。

  还提到了辰王的续弦。

  “不续了。”辰王笑着说,“婉儿才是我的妻。百年后,我要与她合葬。多一个,泉下有得闹了,我吃不消。”

  又对骆宁说,“可惜婉儿走得早。她性子活泼,要是她还在,咱们可就热闹了,她比正卿还要吵。”

  骆宁:“……”

  她一时分不清,辰王到底是什么情绪。

  说悲伤,似乎也有限;说不介意,也不像那么回事。

  崔正卿和萧怀沣不接话。

  日影西垂,庭院翠竹被风撩过,枝叶簌簌。

  辰王和崔正卿起身告辞。

  骆宁留在临华院吃晚饭。

  她问萧怀沣:“辰王与去世的王妃,感情很深吗?”

  “是。青梅竹马,他们俩打小就合得来。”

  一见面,就相见如故。

  辰王性格慢,说话也慢,他的王妃孟婉却开朗活泼,说话清脆利索,如竹筒倒豆子。

  “我还以为,辰王不愿提起先王妃。”

  “‘王妃’。不要说‘先王妃’,三哥会不高兴。在他心里,他的王妃从未离开过,只是去世了而已。”萧怀沣道。

  骆宁:“……”

  去世了,而已吗?

  她搞不懂。不过她听劝,雍王叫她怎么说,她便怎么说了。

  二月最后一日,天气又转冷。

  明日侧妃们进府,总管事陶伯又将王府重新装扮一番,挂上了簇新的灯笼。

  太后召骆宁进宫。

  萧怀沣这次没陪她。

  昨夜下雨,倒春寒,早起时凉飕飕的,骆宁翻出雍王送给她的那件莲青色斗篷。

  萧怀沣瞧见了,多看一眼。

  “王爷,这斗篷是您送的。”骆宁主动说。

  萧怀沣:“我记得。”

  他想说点什么,又忍住了。

  表情里肯定不是夸奖或者愉悦,黑眸沉沉的。

  “王爷,无事的话,我先出门了。”骆宁道。

  萧怀沣颔首:“去吧。”

  到了寿成宫,太后却是眼前一亮,连连夸骆宁。

  “这件斗篷好看。”太后说。

  衬托得她十分娇媚,眉目都被染上了一点媚气,却又不失少女的纯净,太后瞧着心都要酥了。

  “王爷送的。”骆宁笑道。

  太后忍俊不禁:“他眼光倒是很好,会挑。”

  她叫骆宁进宫,主要是说侧妃们进府之事。

  “……要耐得住性子。你可知晓,这四名侧妃,也是皇帝选的?”太后问。

  骆宁了然:“我明白。”

  “别受气。但也别把事情拿到明面上,不好收拾。”太后又道。

  话说得近乎直白。

  她是告诉骆宁,别犯到了皇帝的忌讳。如果侧妃们不安分,解决的时候要用巧劲,不能明着来。

  像雍王说的“能杀就杀”,肯定行不通。

  “母后,我都明白……”

  “要真明白!”太后握住她的手。

  她怕骆宁会错意。

  骆宁笑道,也回握了太后的手:“是,母后,我真明白。不管是您还是王爷,都见不得我受委屈。您放心好了,我既不会闯祸,也不会任人欺负。”

  太后欣慰一点头:“如此甚好。你身子骨不好,替哀家挡刀落下旧疾,自然是一点气也不能受。”

  骆宁应是。

  “……你能体会到哀家的难处。”太后又道。

  想要在皇帝和雍王之间平衡,得多难。

  稍有不慎,满盘皆输,太后在最细微的小事上都要考虑到。

  真正贴心的只有骆宁,她聪明又乖巧。

  婆媳俩说着话,陈美人带着大皇子萧煜来给太后请安。

  大皇子尚未周岁,由乳娘抱着。小小的、白白的,生得很可爱,但谈不上“粉雕玉琢”,因为偏瘦。

  像他这么大的娃娃,一般都是吃奶吃得圆鼓鼓。

  太后接过来。

  陈美人含笑立在旁边。她看一眼骆宁,笑道:“王妃今日真好看。”

  骆宁道谢。

  “皇后娘娘也爱莲青色。”陈美人笑道,“这颜色真好看,要您二位如此美貌,穿出来才美如天仙。”

  美得有仙气,清纯脱俗。

  太后似这才想起来,皇后在族学的时候,常穿着莲青色。当时平阳长公主还学过一段日子。

  骆宁也笑笑。

  她仍是佩服雍王和皇后,能把什么都深藏起来。

  非要这种时候,转好几个弯儿,才能窥探到他们情丝的边角——只是一点边角,想要深入探索,又完全被遮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宅斗文 初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