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_初点点【完结】(237)

  “阿宁,本王愿意相信你的判断。”萧怀沣说。

  骆宁亲手给他倒了一杯茶。

  “多谢王爷。”

  萧怀沣坐下,与她聊起了胡七山。

  骆宁上次说胡七山的长子有腿疾。

  “……他长子今年十七岁,的确患有腿疾。他投诚时候说了,要本王替他寻个名医。只是一时难以寻到。”萧怀沣说。

  骆宁:“王爷,我听说,顾院判家里有个庶出的孙女,颇有点医术,最擅长针灸。胡七山儿子的腿,也许得用针才能好。”

  骆宁做鬼的时候,记得有件事:说书先生讲,盛京城附近乡下有个农妇,左脸伤疤无数,狰狞恐怖。她擅长用针,针灸出神入化,不少人慕名去寻她。

  她来者不拒,医德很好,但不进城、不离庄子。

  她不说自己出身,只说跟娘家断了亲。

  有人说她是顾家三房的庶女,自幼天赋极佳,一直被她两位远不如她的兄长打压。

  甚至毁了她半张脸。

  后来她祖父做主,给了她十亩薄田,把她嫁到了附近的庄子上。

  骆宁只看过一次热闹,跟着求医的人去看过她。

  她花掉的那半张脸的确狰狞。红肉与伤疤翻滚,不是一次割伤造成的,是反复数次的折磨,才会形成那样的疤痕。

  但骆宁瞧着,并不可怕。可能是她的眼眸着实明亮,面带仁善、笑容亲切。

  回城时,求医的贵人不停说:“可惜了,那一手神针,得了她祖父真传。”

  “顾家不认她,传闻她杀了嫡兄,三老爷跟她断了亲。”

  “眼神那样清澈,不是大恶之人。若真有命案在手,也只是逼不得已。”

  “看看她那张脸,她是吃了苦头的。”

  骆宁做鬼后,灵魂一点点得到平静,因为她看得越来越多。

  她逐渐明白,世道本就不公平,很多人跟她一样,明明没有错,却被命运一次次戏弄。

  骆宁后来没有再去看那个女人。一瞧见她,就会想起活着的自己,灵魂就会波动得很不舒服。

  慢慢就遗忘了。

  萧怀沣提到胡七山,骆宁就想起胡七山那位惊才绝艳、却跛足的儿子,思绪跟着这条线,才想起那个毁了容的农妇。

  “……本王没听顾院判提过。”萧怀沣说。

  骆宁:“王爷,您如果相信我的话,我想亲自登门,把她寻出来。贸然派人去问,可能找不到这个人。我只知道她是三房的庶女。”

  萧怀沣不解:“谁同你说的?”

  “也是我自己猜的。”骆宁笑了笑,“万一弄错了,王爷别怪我。”

  “你可以做任何事。错了告诉我,我来收拾。”他淡淡说。

  表情是很冷淡的,话却无比恳切。

  骆宁颔首。

  想起那农妇脸上旧伤叠新伤的疤痕,她应该熬过好几年的苦日子。

  骆宁给顾院判的太太下了名帖,想要明日登门拜访。

  没说什么事。

  顾家派了管事的婆子,亲自来回信,说老太太盼着王妃去做客。

  翌日,骆宁带上了蔺昭与秋华,还把她的软鞭交给秋华带上,去了顾院判的府邸。

  顾家府邸距离皇城稍远,约莫半个时辰的车程。

  因为远,地价没那么贵,宅子修建得格外漂亮,大门也宽敞大气。

  顾院判今日也在家,与老太太一起在门口迎接骆宁。

  “……只是偶然兴起,过来坐坐,怎么老爷子也亲自等我?”骆宁笑道。

  顾院判:“太医院最近空闲,微臣也不用当值,在家闲着。既然王妃来了,岂能托大不来接?”

  老太太身后还有她的三个儿媳妇。

  她们向骆宁行礼。

  骆宁微微颔首。

  一行人去了正院的明堂,骆宁与顾院判坐了正位;其他人左右两侧依次坐定。

  众人寒暄。

  骆宁与顾院判、老太太拉拉家常,聊些琐事。

  顾家的三位太太,其中三太太最灵活,能言善道,她可以时不时接上几句话。

  “……王爷手下有个幕僚,有腿疾,求医问药都不太管用。想找个擅针灸的大夫。”半晌后,骆宁笑着说了来意。

  顾院判松了口气。

  “这点小事,王妃派个人来问一声,还亲自登门,着实劳累了。老三就擅针灸,叫他去吧。”顾院判说。

  骆宁知晓顾家有很多大夫,太医就有三位。

  上次给周婕妤“请脉”的,是顾院判的侄儿。

  顾院判口中的“老三”,就是骆宁做鬼时见过那位农妇的父亲。

  “需要个女孩儿,年纪不能太大。”骆宁说。

  众人一愣。

  骆宁笑了笑:“此事我会回禀太后娘娘。顾院判放心,绝不会欺负了贵府小姐。”

  顾院判笑容很勉强:“王妃,顾氏医术不传女子,没有擅医的女孩儿。”

  “小名儿叫‘阿湛’的,难道是位公子么?”骆宁问。

  顾院判看向老太太:“谁是阿湛?”

  顾家儿孙的确很多。

  老太太尴尬笑了笑:“三房年前没了的韩姨娘,生了个姑娘,就是叫这个名儿吧。”

  老太太原本也记不住。

  是前几天三房孩子打架,把一个女孩子打伤了,小腿血流不止。老太太就问了一句。

  得知是三房的小姐,老太太教训了孙儿们几句。

  三太太脸色几变。

  她给老太太使眼色,可老太太在王妃面前有点紧张,竟说漏嘴。

  直接说没这么个人就行了。

  一个庶女的名字,随便改掉就是了,又不算蒙骗王妃。

  “……王妃,说起来实在惭愧。阿湛的确是我房头的姑娘,可她从小痴傻,恐怕会冲撞了王妃,更不会什么针灸。”三太太站起身,笑容自然又热切对骆宁说。

  骆宁不看她,而是转向顾院判:“顾大人,我奉命来办事的。有个不情之请,让我的丫鬟跟着您身边的人,去内院找一找这个叫阿湛的人,可使得吗?”

  顾院判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自然。来人。”

  一位管事进来答话。

  顾院判叫他带着秋华和蔺昭,去内院寻人。

  三太太更紧张,脸色微微发白。她又不敢在公爹与王妃跟前造次,一时有聪明劲儿无处使。

  第301章 脱离苦海

  骆宁坐在顾家正院的明堂,与众人闲话。

  片刻后,秋华和管事进来了,身后跟着一个少女。

  女孩儿比秋华矮几分,穿了身半新不旧的夏布衣裙,头发梳了双髻。

  第一眼的感觉,是她有一双好亮的眸。眼睛大而圆润,乌黑的瞳仁似比旁人的大几分,故而显得她眼神清澈有神。

  第二感觉是瘦。

  非常瘦。

  秋华不算丰腴。女孩儿站在秋华旁边,肩膀却比她窄一小半。

  因为太瘦,肌肤暗而沉,头发枯黄,用头油认真梳了发髻,也看得出毛躁。

  有些门第不把丫鬟当人用。那种过度劳累、年纪又小的丫鬟,就是这种模样。

  骆宁看一眼顾院判。

  顾院判的脸色顿时很难看。要是在家里遇到了,他肯定以为是哪个院子里才买来的小丫鬟。

  女孩儿用“面黄肌瘦”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你叫阿湛?”骆宁先开口,“你行几?”

  “是,王妃娘娘。民女在姊妹中行五。”顾湛利落跪下,给骆宁行了大礼。

  她没有看一眼她的祖母与嫡母,目光专注,没有丝毫的顾盼。

  可到底有点怯懦,袖底的手一直在发抖,故而袖子颤颤的。

  骆宁又细看她左脸。

  还好,目前还没有伤疤。那些非人的折磨,暂时都只是藏在泉下,尚未落在明面上。

  “王妃,她只是个小孩子,不懂事……”三太太也起身,预备打岔。

  “放肆!”一旁的秋华,突然呵斥,“王妃与人说话,没有叫你,不准插嘴!”

  三太太愣了愣。

  骆宁看向三太太,只是轻微点头:“你先坐下吧。”

  声音不高,脸上虽然没有笑,却也不严肃。可三太太还是腿脚一软,重新坐下了。

  骆宁又细细问了顾湛几句。

  “……会针灸。我爹爹最擅长针灸,以前姨娘总犯病,爹爹给她用针。爹爹忙,就教我如何施针。

  爹爹的眼睛偶尔不太舒服,也叫了我去书房,把医案和药方读给他听。学了些皮毛。”顾湛说。

  顾院判脸色复杂极了。

  顾家儿孙太多,轮不到女孩儿学医。

  在世俗眼里,女孩子出嫁了就是旁人家的人,会把顾家的家学流传出去,不利于保密。

  三老爷教女儿针灸、给她看医案与药方,是坏了家里规矩的;可这孩子实在太单薄可怜,顾院判又无法责怪什么。

  “如此说来,我没有找错人。”骆宁笑了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宅斗文 初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