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_初点点【完结】(247)

  骆宁装睡。

  他重新放下幔帐,起身走了。

  骆宁睡意全无。

  天亮得比较早,院子里有仆妇打扫庭院的声音,她索性起来了。

  上午理事。

  半下午萧怀沣回来,给她带了两个佛手柑。

  说是进贡的,太后叫他拿两个给骆宁玩。

  “……庄子上送来的葡萄和西瓜,都用井水湃着了,王爷要吃一些吗?”骆宁问。

  他带回来的佛手,一个足有两斤重,摆在炕几上清香浓郁,十分好闻。

  “好。”他颔首。

  他先去更衣,丫鬟们去端了洗净的葡萄、切好的西瓜进来。

  他更衣洗脸出来,坐到了临窗大炕上,瞧见骆宁正在翻账簿。

  “……还没忙完?”他问。

  骆宁放下账簿:“过几眼,是秋兰对过的,我过过目。已经忙好了。”

  她放下了账簿,净手过来和他一起吃西瓜。

  “今天早朝上,郑氏派系的官员提出了立储。”萧怀沣说。

  骆宁的手微微一顿。

  她抬起乌润的眸,眸色里添了一抹紧张:“是不是吵得很厉害?”

  “必然。”萧怀沣说。

  内廷不肯封陈贵妃、不立储,就是怕波及朝堂。

  因为此事名不正言不顺,大家都想分一杯羹。

  没有到皇帝病危的时候,谁提出立大皇子为储君,都会遭到各方势力的反对。

  一是大皇子年纪太小,他可能会夭折,二是他非嫡出。

  郑家提出要把大皇子过继在郑皇后名下;其他门第与势力,自然不同意。

  “风波一起,不知如何平息。”骆宁说。

  她知道太后的担忧。

  骆宁凑近几分:“王爷,您愿意立储吗?”

  “最好立储。”萧怀沣说。

  骆宁不解:“为何?”

  你不是有意皇位吗?

  “皇兄有个万一,本王不能继位。哪怕母后帮衬,名声上也有损。大皇子可以继位。”萧怀沣说。

  骆宁沉默想了想,很快想通了,才开口:“您考虑的,是不是朝臣换更?”

  萧怀沣眸色一亮:“阿宁,本王的心思,除了日夜相处的幕僚,就你能懂。”

  骆宁微微垂了眼睫。

  她是觉得,这才符合常理。

  萧怀沣替骆宁出气,提拔陈美人为贵妃,他就必然不排斥立储,因为这一步棋的后面,肯定会跟着立储。

  他不至于想不到。

  郑皇后说过,大皇子年纪太小,需要人摄政,此人非雍王莫属;而大皇子无嗣,禅位更合理。

  骆宁觉得,这些浅显的道理,其实不需要搞得太复杂,萧怀沣顺其自然即可。

  那他为何要推动立储,想要扶大皇子继位?除了名声,另一个目的就是朝臣。

  他摄政几年,可以换上对他忠心耿耿的朝臣,把门阀压下去。

  萧怀沣学过帝王术,可他也是武将。武将行军时,“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想要登基、坐稳江山,萧怀沣首要不是堵住御史的口,而是有一批能忠诚于他、替他办事的朝臣。

  他要储备力量。

  所以前世他忍耐了八年。不单单是为了声望,也是他要把朝堂上的官员更换、布置。

  只是前世的坎坷更多,时间更长,今生也许不需要。

  “……最终必然要立储。”骆宁半晌抬眸,如此说。

  萧怀沣点点头。

  “立储,但不把大皇子寄养在皇后名下?”骆宁又问。

  萧怀沣:“不可能寄养在她名下。以前也只是养在她宫里,立储后就会迁宫。”

  “郑家不会答应!”

  “要是郑家说了算,这江山就姓郑了。”萧怀沣道。

  又说,“这些日子内廷外廷皆有波动,不少人会拜访你。你可能无法躲避。你可害怕?”

  “我不怕,王爷放心。”骆宁道,“我懂王爷的意思,一定会处理妥当。”

  萧怀沣颔首。

  夫妻俩吃了些瓜果,萧怀沣还需要去趟校场,骆宁就把剩下的收拾一番,等着吃晚膳。

  这日傍晚有些风,暑气散去,晚膳后副将牵了长缨大将军来正院玩,骆宁很开心逗狗。

  长缨一到了骆宁跟前,就恨不能摇尾乞怜。萧怀沣以前看不惯,现在倒是理解了它。

  晚夕睡觉的时候,骆宁还在跟萧怀沣聊长缨大将军,问它是什么品种。

  萧怀沣:“进贡的狗,可能是选了最优良的种。”

  骆宁再想要找一只像长缨大将军一样的狗,很难。

  要是属于她就好了。

  萧怀沣:“阿宁,你到底是怎么笼络住它的?”

  骆宁无法解释。

  她笑了笑:“这是我的秘密,不能告诉王爷。”

  萧怀沣没有继续追问。

  睡觉前,骆宁还把佛手拿到帐幔内,放在床头小柜子上。

  清香四溢。

  “真好闻。”她再三说。

  萧怀沣趁机说:“内廷也是有些好处的。每年进贡的东西,都是这天下最好的。”

  骆宁立马沉默。

  萧怀沣侧头看一眼她:“不仅瓜果,还有其他……”

  骆宁没有接话。她不想和他争执,也不想看他烦恼。她不管说什么,都不会太中听。

  如果三年后她走了,雍王府的日子就是她一生中很短的时光。何必添堵?

  她打断他,兀自躺下:“我困了,王爷。”

  萧怀沣俯身下来,骆宁吓一跳,下意识想要翻身躲,肩膀被他按住了。

  他轻轻的,在她唇上碰了下。

  很克制,一触即收。

  “你睡吧。”他道,把灯罩盖上了,帐内一片昏暗。

  只有佛手淡淡清香萦绕不散。

  第314章 昏招

  郑氏提出立储,一石千层浪,朝堂上每日都会因此而争执。

  皇帝犯了头疾,痛得他坐卧难安。

  申国公请了一位擅长炼丹的道士进宫。

  此举震惊了朝野。

  无人不骂。

  哪怕是撺掇皇帝服用丹药的魏王,也不敢公然举荐道士,更别说亲自送人了。

  郑家为了立储,连这一步都毫不迟疑做了。

  “……意料之中。皇帝的身体无力回天,怎么折腾对大局影响不大。”萧怀沣一日下朝回府后,与骆宁聊起了此事。

  骆宁便说:“王爷,这是昏招。皇兄有个万一,郑氏会失了人心。”

  百姓与朝臣的唾沫星子都会把郑氏和郑皇后淹没。

  郑家这是饮鸩止渴。

  就像当年雍王射杀祥瑞白鹿,而后皇帝重病,御史台借口攻讦了他好几年一样。

  哪怕郑氏一手遮天,御史台也有借口骂他。

  御史最不怕的就是权势。要是掌权者因他们的言论杀了他们,简直给他们立了千古名声。

  “阿宁,此事本王推波助澜了。”萧怀沣声音很低,悄声告诉骆宁,“早年就在申国公身边埋伏了眼线,他不算受重视,只是这次很偶然机会进言,提出了送道士;这个道士,也是本王派人千辛万苦从南边寻回来的。”

  骆宁微讶。

  继而她笑了笑,“王爷,这一步棋很高明,也很有先见。”

  “不过是看准了旁人的野心。”萧怀沣说,“阿宁,若现在有人提出能想办法让你心甘情愿做本王的妻,本王也会一步踩入陷阱里。”

  任何人在想要的东西面前,都会头脑发热。

  权势争斗,与战场相似,却又跟北疆有天壤之别。

  因为见血、不见血是两种战役,打法不同;申国公力壮魁梧,身边的谋士多半都是军师,面对盛京城里的权力争斗,缺少那么一点谨慎。

  偏偏这点看似微末的警惕,会要了人命。

  “……不单单申国公府没有考虑仔细,也因为大皇子不是皇后娘娘亲生的。”骆宁没接他的话。

  他亲过她之后,说话越发直白。

  骆宁甚至都会震惊他会如此表述,简直是明晃晃朝她进攻。

  他像是改了策略与战法。

  “没有郑氏血脉,又因本王提了擢升贵妃,他们才紧张。”萧怀沣顺着她的话,转回正题。

  骆宁沉吟,还是说了:“王爷,我还以为您和申国公交情不错。”

  “当年在北疆,他并没有亏待本王。可本王吃的苦,一样也没少。要说交情,也不过如此。”萧怀沣道。

  他遭遇了很多的磨砺。

  “严师出高徒”,他的确在这样的打磨中快速成长。

  若心怀宽广、感恩,自然会说申国公给了他机会,教导了他;若心胸狭窄、记仇,便可以说申国公故意折磨他,替皇帝除掉他这个劲敌,让他死在北疆。

  人与人的立场,纯看当事者如何解读。

  萧怀沣而后的确成才了,也觉得申国公是苦心栽培,并没有特意苛待他;可有些苦,似乎也不是非吃不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宅斗文 初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