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_初点点【完结】(302)

  不过两天功夫,市井从骡马牲畜、蒋王世子之死,说到了郑家的野心。

  都在说,郑太后不安于内廷,想要操控朝局,做听政之人。

  朝臣都信了,公然发难,气得申国公告假半个月。

  萧怀沣准了。

  郑玉姮听说了这些,当即脸色紫涨,喉头犯腥。她没有吐血,但眼前一阵阵发昏,有片刻意识一片空白。

  她怒到了极致,眼泪都滚了下来。

  郑玉姮最讨厌哭啼。

  她自幼便知使命所在,她注定居于凰位,理应心胸宽广。软弱只会削弱她的权柄,毫无意义。

  可她实在忍不住。

  因为在这一刻,除了眼泪,她实在做不了任何事。

  她此生受过的委屈,这次绝对排得上号。

  “娘娘,您身体要紧,千万不能憋着。”女官蝉夏柔声劝她,“您想哭就哭吧,哭一哭心里舒服些。”

  郑玉姮禁不住,眼泪落得更凶。她越是想要止住,偏偏越发心酸,似断了线的珠子。

  骆宁要是看到了她如此狼狈,一定很得意!

  “叔叔告假,暂避风头;御史台辱骂哀家,断了哀家之路!”郑玉姮哽咽难言。

  郑家这次鼓动蒋王府的孩子们进京,甚至替他们与陆丞相府联姻,当然不仅仅是为了给萧怀沣添堵。

  也不是为了对付骆宁。

  很多事,在郑玉姮与申国公的筹划里,都只是顺带。

  争夺皇权,才是他们的目标。

  蒋王府的孩子进京,是为了转移萧怀沣的注意力,也是为了挑拨其他藩王的野心。

  “藩王不安分”,一定会叫萧怀沣警惕,从而他就不会注意到,申国公要往北疆伸手。

  申国公在北疆十几年,比萧怀沣根基还深,他可以搞小动作。

  再过两个月,北疆气温最严寒的时候,那边会出战事。

  郑玉姮与申国公会联合朝臣,逼得萧怀沣亲自去一趟北疆。

  萧怀沣这一走,多则半年、少则三个月。

  有了这个时间,太后郑氏听政落定,她可以把一些朝局抓在手里。哪怕萧怀沣回来了,前朝也有她的一席之地。

  她不能缩在内廷等死。

  她太年轻了,小皇帝又不是她儿子,她等不起。

  这个筹划,只郑玉姮与申国公知晓,她没告诉任何人,包括她的心腹女官。

  可她也没想到,刚刚开了个头,蒋王府的孩子们就出了如此大的纰漏!

  御史现在骂蒋王府的奏折,会跟前不久那场雪的雪花片一样多,铺天盖地。

  蒋王府死了世子,还要背负骂名,灰头土脸;而其他藩王,也会被“敲山震虎”,好不容易冒起来的野心又蛰伏。

  郑玉姮也惹了一身腥。

  哪怕北疆的计划如愿实现,萧怀沣要走一趟,听政的一定是太皇太后崔氏。

  朝臣们已经戒备郑玉姮了,听政轮不到她。

  刚开战就折戟沉沙,郑玉姮几欲吐血。

  “……又是骆宁,又是她!”郑玉姮眼泪模糊了视线,她的牙关咬得酸疼难当。

  郑玉姮叫蒋王府的孩子们算计骆宁,也是为了转移萧怀沣的注意力,她知晓萧怀沣拒绝承认往事,只因被骆宁的美貌迷住了。

  她也不是很在意这事。男人的爱慕只是一时的,权力才是长久的。

  郑玉姮不愿意招惹嫌疑,又见蒋王府的庶长子萧弘很机敏,就把此事全部托付给了他们。

  只要骆宁招惹了祸事,比如说她的生祠倒塌后,连带着牧场死了上千牲畜,百姓肯定会骂她。

  到时候,萧怀沣为了应付这些,会焦头烂额。

  再挑起藩王们声讨雍王妃——寻个借口闹事。

  两者折腾起来,申国公往北疆使劲越发神不知鬼不觉。

  可结果呢?

  结果是蒋王府的世子死了。怎么死的,肯定跟骆宁和萧怀沣有关,要不然他也不会无缘无故死。

  生祠从骆宁的,变成了郑玉姮的。这也是雍王府的手笔。

  郑玉姮好恨。她明明没有出手,只是蒋王府的人在行动,为何他们要如此算计她?

  这是逼迫她。

  坏事一点也没沾到骆宁和萧怀沣身上,反而让蒋王府损失了世子、郑玉姮被迫接过骂名。

  蒋王世子一死,杀鸡儆猴,藩王们个个都会像老鳖一样,难以推动他们闹事。

  郑玉姮后来放声大哭,想要把心里的恨意都宣泄出去,再打起斗志。

  她哭得嗓子都哑了。

  申国公的计划还在进行,成功后,说不定郑玉姮还有机会。

  她不能慌。

  哭一哭,再镇定筹划。

  她在内廷,在皇权的核心地方,近水楼台先得月,她不会输。

  第386章 秘密不能露白

  蒋王别院,郡主萧黛哭得眼睛红肿。

  二哥突然死了,令她震惊又害怕,还有数不尽的悲伤。

  一双眼肿得像桃子。

  明明做好了计划,二哥怎么突然死了?

  她大哥进来,同她说:“父王派了两位心腹前来。”

  快马加鞭,中途不停换马,两天时间消息传回了蒋王封地,蒋王的幕僚也到了京城。

  “父王怎么说?”萧黛急急抓住大哥的衣袖。

  “他叫我们留在京城,他会请旨封我为世子,我娶陆家姑娘。你也要留下来,听太后娘娘吩咐。”萧弘说。

  萧黛眼泪又滚下来。

  她不想回去,她还没有替二哥报仇;她也还没找到王堂尧,更没有替建宁侯府翻案。

  她十岁时见过王堂尧,他将她从失控的马上救了下来。

  王堂尧在蒋王府住了三个月。

  他从未承诺过什么,但萧黛猜测他会等她的。

  等她及笄。

  王堂尧没有说过,可能是不愿意空承诺。他一向周到。他一直没有娶妻,便是最好的证据。

  他每年都往蒋王府送礼物,给她的最精心。

  因王堂尧没有明确表示过什么,萧黛越想越深,一个人爱得轰轰烈烈。

  她已经及笄了,她也求了父母,让他们与建宁侯府联姻。

  他父母不想她远嫁,说考虑;而后磨不过她,答应了她,等过完年就办此事。

  只是没想到,建宁侯府等不到过年,阖府倾覆。

  王堂尧下落不明、生死未知。

  郑家派人去了趟蒋王府,详细说了缘故。

  建宁侯府是败在了骆宁手里。

  萧黛想起来就无比痛苦:偌大望族,怎么会被小小骆宁击垮?宛如广厦被老鼠啃得坍塌了一样。

  她恨的,却又始终清傲,小小老鼠不过是借了势,可以很轻松踩死。

  骆宁没事,二哥却死了。

  她二哥刚及冠,如此年轻!

  “二哥的棺椁怎么办?”萧黛哽咽着问。

  世子萧景的遗体已经入殓了。人死了,不能一直放着,哪怕父母不在身边,也要及早入殓,叫死者安息。

  萧弘:“幕僚会把他的棺椁运回去。”

  “父王很伤心。”萧黛捂住胸口,“大哥,我们若不能报仇,二哥枉死!”

  “放心。”萧弘说。

  他眼眶也发潮。

  盛京城里谣言不息,越来越离谱。

  太皇太后把骆宁叫进宫,询问缘故。

  骆宁同她说了。

  “……蒋王府的孩子们布局,一个个像是儿戏。他们派了慧能法师。”骆宁说。

  太皇太后认识慧能法师,以前每年都要请他进宫两次。

  这两年疏远了。

  “这和尚着实可恨。”太皇太后说。

  提到和尚,太皇太后就想起,自己想从万寿山请和尚给骆宁看看福运的,只是因仁宗驾崩而耽误了。

  也许,等过完年……

  她想着,骆宁继续说:“母后,那和尚死了。”

  太皇太后回神:“慧能和尚?死了?”

  骆宁点点头。

  “王爷抓了他。这和尚与邱士东关系密切。这个邱士东,他与我生母白氏私通,白慈容、我大哥骆寅,都是他的血脉。”骆宁说。

  太皇太后震惊看着骆宁。

  内幕她知晓一鳞半爪,却没想到骆宁直接告诉了她。

  骆宁简单说了自家的秘密,又把慧能在这个中间掺和的事,告诉了太皇太后。

  “……慧能和尚有两儿一女,都养在江南?”太皇太后问。

  “他出家前的孩子。论起来,其实也能理解,毕竟他二十岁才出家。如今混成了高僧,足见他手段了得。

  不过他贪婪,生怕这些事成为掣肘,他估计想做法华寺的住持。”骆宁说。

  高僧可以有点过往,住持却肯定不能有世俗的牵绊。

  这件事,必须瞒住。

  “邱士东发现了慧能和尚的秘密,又给慧能和尚送大量钱财,他们俩沆瀣一气。

  慧能和尚这次替蒋王府出力,目的仍是为了对付我。他甚至担心我知晓他孩子的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宅斗文 初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