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_初点点【完结】(375)

  静乐公主除了会做荷花酥,还会另外几种糕点,可香甜了。

  其他几个人围观了桃叶的表情,纷纷被她逗乐。

  骆宁跟着笑起来。

  正好静乐公主来了,她来请教秋兰一个花样子的绣法。

  秋兰的绣活一般,静乐公主这是找机会每日过来走动。

  桃叶趁机向她讨点心吃。

  “……好,我明日打算做六种点心,先给七嫂尝尝,剩下咱们分了吃。”静乐公主说。

  几个人忙道好。

  顾湛也凑在旁边:“阿元姐姐,我想吃上次那个甜枣糕。那个比枣花酥更好吃。”

  静乐公主便道:“那个容易做,明日也做。七嫂,你有什么想吃的?”

  骆宁说:“你们小孩子才一个个爱吃点心。我都行,随便尝个味。”

  又笑着指顾湛,“一个两个的,都要胖了。”

  秋华接话说:“阿湛没事,她还小,长身体呢。王妃,您看她是不是又长高了?”

  秋兰:“你又叫错了。”

  秋华:“……”

  骆宁身边的人,对“王妃”这个称呼执念比较深,因为在王府的时候大家都很小心,生怕叫错,不会误叫她“大小姐”。

  她们怕给骆宁惹祸。

  以至于,“王妃”二字深深印在她们心里,如今让她们改口叫“夫人”,她们还是会不小心喊错。

  骆宁没计较这个,她站起身跟顾湛比了比,顾湛已经只比她矮一点了。

  “夫人高挑,阿湛本该矮小半个头,如今几乎与夫人一样高了。”秋华道。

  众人都说顾湛的确长高了。

  “阿湛将来会是个美人儿,跟咱们夫人一样漂亮。”秋华与有荣焉。

  欢声笑语。

  蔺昭站在旁边,心情也觉得轻盈。

  这种轻松的氛围,不是王府正院能比的。

  就怕时间久了,众人没个惧怕,会养出刁奴。

  蔺昭打眼瞧着,把这个担忧咽下肚子:从盛京城跟过来的这些人,是不会如此的,唯有在韶阳新招的人可能不知轻重。

  正在说话时,二门上的丫鬟来通禀,说崔公子又来了。

  骆宁现在没有丈夫在身边,不好在内院明堂见崔正卿,就出去了。

  崔正卿穿了件紫红色长袍,头上带着一顶镶嵌了紫色宝石的发冠,依旧面白似玉,风流倜傥。

  “表弟这身真贵气。”骆宁由衷赞同说。

  她知道很多人看不惯崔正卿烧包,可骆宁印象中的风流公子,就该是崔正卿这样的。

  生得好、打扮也好,瞧着就赏心悦目。

  “七嫂眼光真好。这是新上市的瑞华锦,本地有名的料子,各式各样都有,回头送您几匹裁衣。”崔正卿道。

  还是表嫂好,嘴甜,有眼光、懂欣赏。

  “多谢,表弟破费了。”骆宁笑道。

  崔正卿的品位得到了肯定,美滋滋。

  半晌才想起自己的正事。

  拿起几案上的一个小匣子,递给了骆宁:“京城传来的书信。是三哥那条线传过来的,密信。”

  又笑道,“可能是怀沣写给你的家书。”

  “你回头再调侃他,可是大不敬。”骆宁道。

  崔正卿:“……”

  突然不想回京了,乐趣少了很多。只有挨打的份,还不能回嘴。

  “你说,当了皇帝的人,我偷偷骂他,他还能随便动手吗?”崔正卿问。

  骆宁:“他不会,但御史台不会饶了你,你大伯会打断你的腿。”

  崔正卿啧了声。

  京里的确没什么意思。

  他又问骆宁,“你们里头有什么好吃的吗?上次不是说有糕点?”

  “怎么一个个惦记糕点?”

  “很好吃。”

  “明日我看看有没有。若是有,就送一份给你。”骆宁说。

  崔正卿先来了韶阳,却是晃荡了大半个月;直到最近才在骆宁这府邸附近不到一里地的街上置办了宅子。

  他走路,溜达着就过来了。

  但崔正澜不在的时候,他也是不进内院的。

  避嫌为好。

  骆宁没空与他闲话,拿了“家书”回去了。

  萧怀沣给她写了十三封信。

  却是同一时送出来的,是估算着骆宁快要到韶阳的时候,把这些信送到她手里。

  每封信都有三页纸。

  工整有力的书写,一个字不错,一笔画都没有差别。

  骆宁以前听骆宥说,这需要腕力很强才能练出来。周淮为了手稳练字,在腕子上悬挂沙袋,手腕肿得老高。

  她想着这些趣事,唇角微扬。

  这日睡得比较晚,骆宁把萧怀沣写给她的信都读了一遍。

  翌日没什么事,天气又很好,她坐在正院东边小小凉亭里,一边听众人分食糕点说闲话,一边喝茶读信。

  阳光洒在她裙边。

  顾湛踩了一束花,用小花瓶插好,摆在骆宁旁边的石桌上;秋华把好吃的两样点心端上桌。

  骆宁从信纸上抬头:“有多余的点心,给崔公子送一份。叫他去外头买些好吃好玩的谢我们。”

  秋华应是。

  “他知道是公主做的吗?”她问。

  “若不知道,他为何讨要糕点?他这种公子哥,什么好吃的东西没吃过,又不是你们这些馋嘴猫。”骆宁笑道。

  秋华:“……”

  远远的,骆宁还听到了犬吠。长缨大将军又来玩了。

  骆宁一边读信,他在描述政局的字里行间,传递他浓郁的思念。

  她嗅到了花香、茶香与点心的清香。

  信纸上跳跃着韶阳的一缕阳光,旧墨染了金芒,字从纸间印到了她心口。

  第483章 太像爹的妹妹

  骆宁每日早起时,耍鞭、骑马,才停下来沐浴更衣,用过早膳后读书、抚琴。

  府中琐事,她每隔三日处理一次,余者皆是秋兰、秋华为她办;半下午练字。

  入了夜,她就会在灯下读信、写信。

  每日都写一封,三页纸,在信封上注好日期,但不寄。

  隔了十日,她会拿出来重新看一眼。

  字写得不好的、思念表达太浓烈的,以及内容太过于琐碎的,她都重新收起来。

  十封里能挑得出一封,她另找了一个小匣子装好。

  三个月,骆宁选好了十封信。

  她又重新看一遍。

  预备叫表弟送回京城的时候,崔正澜休沐了。

  她竟是连夜纵马赶到了城郊,天刚亮就进城了。

  她一回来,府邸沸腾,蔺昭等人都去看她。每个人都带着点吃的、玩的、用的。

  “还吃荔枝?我快要吃吐了。”

  “这葛布料子在京城好像很贵,你们哪里弄这么多?”

  “荷花酥好吃,公主手艺好。”

  骆宁稍后一步过来,就听到崔正澜住的小院明堂叽叽喳喳,大家都来了。

  崔正澜瞧见了她,过来见礼。

  “瞧着更板正了些。”骆宁夸她,“真有点将军模样了。”

  崔正澜:“三个月的苦不是白吃的。”

  “怎样,手下人可听话?元帅刁难你了吗?”骆宁关心此事。

  崔正澜:“初有摩擦,我都处理了。我大伯说,底下人不知我来历,只当我是崔氏子弟,不会联想到我与潜邸关系。

  可元帅等将军,消息灵通,也许能猜到。大伯叫我别否认,真相不重要,有圣上做靠山,谁也不敢轻瞧我。

  果然,第一天洗尘宴,元帅就试探我。我假装很慌乱,遮掩时候故意说错话。元帅心里明白了,往后就处处帮扶我。”

  骆宁:“甚好。”

  这厢一片热闹,二门上的丫鬟通禀说,崔公子来了。

  崔正澜:“……”

  兄妹俩一年见一次就可以了,太多了彼此招烦。

  崔正卿穿了件浅紫色夏布长衫,玉冠束发。衣裳难得正正经经,低调华贵,没有绣乱七八糟的金线、银线花纹,不晃眼。

  头上也没有簪花。

  崔正澜像个古板的老父亲,满意了,微微颔首:“哥。”

  崔正卿:“……”

  嘴上叫哥,听上去似招呼晚辈。这气质,叫崔正卿感觉眼熟,又很害怕。

  想起来了,像大伯。

  他牙疼似的撇撇嘴:“将军大忙人……”

  “的确忙。”崔正澜打断他,“你来做什么?”

  崔正卿:“……”

  旁边众人憋笑,连带着骆宁也在捡乐子。

  崔正卿在亲妹跟前,完全赚不到体面,不搭理她了,转而看向了骆宁:“表嫂,我在集市买了些小玩意儿,挑了一筐,零零总总不少,你看着玩。喜欢再同我说。”

  骆宁:“多谢。”

  “不必谢,给我些糕点。”崔正卿道。

  说着,余光偷瞄静乐公主。

  静乐公主此人有个特殊的技能,就是她可以悄然隐身。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宅斗文 初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