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_初点点【完结】(378)

  她们缩在这个小小府邸,人事简单,每个人相处都习惯了,摸清楚彼此脉络,懂得如何应对。

  骆宁又有威望,没人敢在她跟前造次。人人心中都添三分敬畏,会压住自己的小性子,内心的恶念反正是不会作乱。

  哪怕有些不悦,也要先想想是否会惹了骆宁不快,从而丢开了,大事化小。

  没有冲突,整个宅邸气氛都好。

  相处和睦,日子又很规律,无人有头疼脑热的,轻松自在的光阴转得太快了。

  待回神时,小半年过去了。

  “……这个礼单不错,就照这么办。”骆宁说,“秋兰,你如今能应付节庆了。”

  秋兰失笑:“这么点小事,比王府的差远了。”

  又道,“中秋节给秋华三日假,让她回去跟父母兄嫂过节。”

  “好。咱们这边的点心、糖和果脯,你多包一些给她带着。她侄儿侄女多,小孩子瞧着她带着一大包零嘴回去,会很喜欢这个姑姑。”骆宁道。

  秋兰笑道:“您放心,我挑桃叶喜欢的。”

  桃叶喜欢的点心、果脯,都是好吃的。

  她爱吃,嘴巴又刁,大家想要吃什么都去她屋子里翻。

  说到这里,秋兰又说,“夫人,桃叶又胖了。做冬装的绣娘说,桃叶的衣裳要放尺寸。”

  骆宁:“我瞧着还好。”

  “她快比秋华宽半个人了。”秋兰说,“您别纵容她,叮嘱她少食、勤动。”

  还说,“要不,您让她每日早起跟您一起耍鞭。”

  骆宁失笑。

  她没觉得桃叶有多胖。桃叶是婴儿肥的面颊,一胖就先胖脸,瞧着圆嘟嘟的。

  细看她的腿脚,健壮有力,不是满身虚肉,骆宁觉得如此甚好。结实、健康,能长命百岁。

  只是整个府邸的人都清瘦,包括骆宁在内,才显得桃叶圆鼓鼓的。绣娘依照秋兰、秋华的身量做衣裳,自然也觉得桃叶的尺寸大一些。

  “……你可想耍鞭?”骆宁还是问了。

  桃叶脸都垮了:“还得耍鞭?”

  骆宁说了,她不敢拒绝,翌日就早起跟着一块儿耍鞭。

  可能是早上先运动,桃叶的胃口更好了,早饭吃得比从前多。

  没过几日,秋兰发现她的脸更胖了;再看她一顿吃三碗饭,秋兰胆战心惊:“叫你耍鞭,怎么还耍开胃了?你不能再加饭量了,两碗饭挺好。”

  骆宁笑出声。

  桃叶终于不用耍鞭了,也落得轻松。

  她管骆宁的衣裳首饰和库房,每日都要到处查验,并不闲着。骆宁觉得她不是痴肥,对她的现状挺满意。

  静乐公主每每看着骆宁身边这些人,目光都格外柔和。

  有些艳羡。

  她们心里一定都是很踏实的。她们有依仗,又格外信任她们的靠山,才能把日子过得如此鲜活。

  若有一日,她也能胖起来,也许她的脚才真正落在实地上,不用成天漂浮水面,一点涟漪就跟着动荡不安了。

  中秋节的时候,崔正澜第二次休沐。

  这小半年的,她才休沐两次。

  骆宁趁机叫崔正卿来过节。

  崔正卿来了,顺便给骆宁送了一匣子家书。

  他也给静乐公主带了不少小礼物。

  静乐公主道谢。

  骆宁请了个戏班,唱韶阳特色的地方戏,众人都没听过,便觉得津津有味。

  静乐公主坐久了,起身出去走走。

  满月中天,琼华散了满地,崔正卿跟着出了门,故意放重脚步声。

  静乐公主微微迟疑,对自己身边的小丫鬟说:“你去取我的团扇来。”

  小丫鬟应声去了。

  四下只余下他们俩,崔正卿站在树下,没有靠得太近,静乐公主驻足:“表兄,您有话要同我说?”

  “阿元,我想问问,你打算何时回京?”

  “七嫂回去,我便跟着回去。”公主道。

  崔正卿似松了口气:“那到时候咱们一起回。”

  又道,“我同我大伯提过了,我打算与宗室联姻。他同意。辰王也说‘可行’。”

  他几乎直白。

  说到这里,他抬眸看沐浴在琼华之下的静乐公主,“你若觉得此事不成,我也不会勉强。”

  静乐公主回视他,半晌才道:“表兄能选择的贵女很多,比我好的更多。”

  “我一直觉得你很勇敢。”崔正卿道。

  也很美丽。

  静乐公主轻轻叹口气:“我不是个真诚之人。”

  崔正卿面颊浮动一抹疑惑。

  “不管是勇敢,还是其他,都可以伪装,只需要那一瞬间下定决心。我在宫里生活了十几年,从懂事起,就会做戏。”

  静乐公主道,“不管从哪一点看,你都是个很赤诚的人,也许你愿意用真心换真心。在我这里,你换不到的。”

  崔正卿便说:“这番话,就是真心话。这不就是换到了吗?”

  静乐公主:“……”

  “来日方长,你且看看。”他往前走一步,走到了月色之下,“你自以为你不是个很好的人,这是错误的,是旁人踩贬你,你才会这样想。我觉得你很好。”

  第487章 你想圣上了吗?

  日子很快。

  中秋节似才过完,就要等着过年了。

  韶阳的冬日不冷,大家只是穿一件厚衣裳,更觉得仲秋从未远离过,年关将至。

  骆宁没有教会顾湛弹琴,顾湛却教会了她简单诊脉。

  太复杂的不行。简单的头疼脑热,是实症还是虚症,骆宁会看了。

  顾湛夸她:“夫人,您天赋真好。”

  “是你教得好。”骆宁说。

  “教人似过水。水过能留下什么,全靠自身。还是您天赋极佳。”顾湛道。

  “没有好师父,更是什么都留不下了。你比我会教。教人也是一种能力。”骆宁道。

  两个人相互吹捧几句。

  崔正澜第三次回骆宁这边时,是腊月了。

  她同骆宁说:“南诏国的使臣去了营地。他们对我态度颇为轻慢,甚至还贬损我大伯。提到了从前的高氏公主。”

  她一肚子气。

  骆宁问她:“想好了如何对付他们吗?”

  “已经派了细作。南诏国内部肯定有大伯的人,我叫我哥写信,请大伯帮忙。”崔正澜道。

  骆宁:“如果你大伯给你名单,你打算如何用他们?”

  崔正澜愣了下。

  她的经验还是不太足,有点迟疑说:“先搜集一些情报,我再看看……”

  “你想要替那些村民报仇,可用的办法其实挺多。”骆宁说,“你如今可以着手的第一步,是制造南诏国朝局的内乱。”

  崔正澜:“这会不会太慢?”

  “朝廷发兵属国的一个原因,就是‘属国内乱’。你要制造借口。”骆宁说。

  崔正澜诧异看向她:“你还懂这个?”

  骆宁:“……”

  “内乱不是一时可以达成的,至少得大半年或者一年。”崔正澜说,“我会先准备着。”

  骆宁微微颔首。

  两个人又聊了很多。

  骆宁怕她手忙脚乱,没有说下一步怎么办,只是让她先把这一步做好。

  又对她说,“你身边的人,他们未必跟你一条心,你的计划不必告诉他们。防人之心不可无。”

  “是。”崔正澜道。

  骆宁再次给萧怀沣写信时,把这件事写到了信里。

  她这封信,也是家书中的一封,跟着过年的礼物和信,一起送回京城。

  骆宁又给萧怀沣做了一双鞋、一双护膝和一套中衣。

  她的东西刚刚送出去,就收到了京城送过来的礼物。

  这应该是提前两个月送的。

  竟是一盏灯王。

  和从前做的类似,又大有不同。上面的仕女图更加传神、精致;灯笼的工艺也更好。

  却又看得出一脉相承,是萧怀沣自己做的。

  “圣上还有闲心做灯笼呢?”蔺昭说。

  他到底忙不忙?

  众人都过来围观。

  骆宁站在中间,静静看着这盏灯王,眼眶有些潮。

  她咳了咳,把情绪压下去:“这是上下各十八扇灯笼,比从前的更用心了。”

  “可以供起来。”蔺昭道。

  这是圣上亲自做的,天下还有比这个更昂贵的物件吗?光这些画,足以流芳百世了吧?

  “要供起来的。”骆宁说。

  转头吩咐桃叶,“回头收拾的时候,叮嘱库房的人,千万仔细,不可磕碰、不能受潮受损。”

  桃叶应是。

  晚夕,骆宁安寝的时候,秋华值夜。

  骆宁突然说:“秋华,你说盛京城下雪了吗?”

  秋华扳着手指算了算:“今日腊月初十,理应下了好几场大雪。”

  她爬起来,“夫人,您想念下雪?”

  “韶阳见不到雪,也是一种遗憾。”骆宁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宅斗文 初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