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_初点点【完结】(4)

  不对啊,她为何要在白慈容和孙女之间犹豫?

  这才是她的血脉,她骆家真正嫡出的大小姐。

  白慈容,她怎么回事来着?

  是不是有点不对劲呢?

  第3章 首战告捷

  腊月初六,盛京开始下雪。

  到了初八,骆家安排马车时,出行已经有点困难。

  可腊八是大节,老夫人必定要去法华寺烧香的。

  骆宁陪同。

  侯夫人白氏、白慈容以及骆宁的两位婶母、庶妹堂妹等人,皆要随行。

  有人低声抱怨:“路上难走,山路也不易行。”

  “好冷。”

  不过,法华寺的山脚下,一直有小沙弥与附近村落的施主,不停扫雪。

  山路有点湿滑,倒也能行。

  人来人往,摩肩接踵,比骆宁想象中的人更多。

  首座讲经的大殿,位置也是要预定的,不过此事两月前就敲定了,老夫人有位置。

  老夫人进去后,不少人与她寒暄。

  慧能首座瞧见了她手里的佛珠,念了声佛:“骆老夫人好造化。”

  其他人纷纷看过来。

  贵妇们都认识:当年第一高僧玄妙和尚亲手雕刻的紫檀木佛珠,佩戴了七十年;他一百二十岁圆寂,前一日将其送给崔氏六小姐。

  崔氏六小姐次年封太子妃,再顺利封为皇后,为皇族诞下四位皇子、一位公主,帝后琴瑟和鸣,贵不可言。

  如今,崔氏乃当朝太后。

  命妇们进宫请安,见太后手腕总不离这串佛珠。

  今时却戴在骆家老夫人手里,难怪首座都要来见礼。

  一瞬间,大殿内人人起身,与骆老夫人寒暄。

  包括最鼎盛门阀崔家的夫人。

  礼佛结束,崔夫人还盛情邀请:“骆老夫人,您若没有订素斋,一同用膳吧。”

  骆老夫人牢记孙女的话,切不可与任何人走得太近,免得“烈火烹油”。

  既然得了太后娘娘的佛珠,往后还怕不荣耀吗?

  要节制、谨慎。

  老夫人摇摇头:“天不好,儿媳孙女都在门口候着,得回去了。夫人美意,愧领了。”

  崔夫人不好勉强。

  下山时,老夫人忍不住得意,说起方才的事。

  骆宁的母亲白氏忍不住说:“娘,您怎么不同崔夫人用膳?”

  白慈容也屏住了呼吸。

  老夫人看一眼旁边穿着灰鼠皮斗篷的骆宁,摇摇头:“先回去吧。”

  听话,但有点遗憾。

  老夫人没有遗憾太久,京里就闹开了。

  住在城里,只感觉今年这一连四日的雪太大,却不知道村落房屋倒塌多少、牲畜与人压死冻死多少。

  朝廷要赈灾,忙得不可开交。

  也如前世,御史台一位机灵的御史,知晓国库不丰,把矛头对准了法华寺与望族,拿着法华寺的腊八节佛礼做文章。

  骂法华寺、骂订素斋的门第,逼得他们拿钱出来赈灾。

  消息极广,市井坊间都有耳闻。

  骆家自然也听说。

  晚夕,儿孙到老夫人出用饭,骆宁的父亲说起此事:“娘,您当时没吃素斋吧?”

  “没有。”老夫人说,“原本阿容订了的。幸好阿宁有远见,叫我只拿佛珠、不吃素斋。要不然,今天挨骂的就有你了。”

  又道,“咱们这爵位,是阿宁受伤后皇帝恩赐的,本就不牢固,没有实打实的功勋。说不定陛下一生气,就褫夺了去。”

  饭桌上一时安静得可怕。

  骆宁的母亲,脸色惨白,几乎要动怒;父亲微微动唇,想说点什么,又不好反驳。

  其他人,看看骆宁,再看看白慈容。

  白慈容吓得不轻,立马跪下:“都是我的错,我差点酿成大祸了!”

  她眼泪簌簌。

  哭起来好看极了,梨花带雨。眼泪似断线的珠子,却不挤眉弄眼的,美得凄凉,惹人怜惜。

  “快起来,怎么怪你?”骆宁的大哥立马说了话。

  大嫂去搀扶她:“不是退了吗?一点事也没有,怎么哭了?”

  白慈容依旧眼泪不止:“我是后怕。”

  母亲:“你这个傻孩子。”

  众人七嘴八舌安慰她。

  也有人沉默看戏,没出声。

  骆宁的母亲心都要碎了,搂着白慈容,不停安抚她。

  祖母慢悠悠开了腔:“快坐吧,别哭。没说你有错,你是一片孝心,只是运气差了点。”

  又对骆宁的父亲说,“阿宁是兴旺之女,运气极佳。她一回来,就替咱们免了一灾。”

  父亲颔首:“此话不错。”

  骆宁的父亲,是个武将。然而,并不是每个武将都赤诚鲁莽。相反,父亲这个人,圆滑自私、冷漠寡情。

  他在驻地时,与骆宁一年见不了几次,并无什么感情;回京任职,整日忙应酬、差事,与内宅女儿也见不着面。

  所以,他是无所谓的。

  直到这一刻。

  “夫人,文绮院三日内收拾出来。阿宁回京已经快十日了,还在娘这里住,不像话!”父亲说。

  饭桌上的每个人,都意识到风向变了。

  被侯夫人精心呵护的表小姐,到底只是亲戚。

  骆家的嫡小姐回来了。

  十天,不哭不闹不抢。温柔、安静,礼数周到等着。

  一家之主发了话,她的院子回来了。

  兵不血刃。

  骆宁知道大家都在看她。

  她微微笑着,对父亲说:“多谢爹爹。女儿倒是愿意陪伴祖母,只是怕打扰祖母。能回去住,自然最好了。”

  从头到尾,她都没有松口,说可以不要文绮院、去住蕙馥院。

  文绮院是她的。

  “娘,大伯母为何不喜欢大姐姐?”回去路上,堂妹骆宛问自己的母亲。

  二夫人说:“打小就不喜欢她。”

  “为何?是亲生女儿。”

  “生她的时候大出血,差点死了。救回来后,手脚半年才能动弹。从那之后,她就看不惯阿宁。”二夫人道。

  骆宛叹口气:“大姐姐有些可怜。大伯不关心内宅,大伯母把侄女看得比亲生女儿亲。”

  二夫人心中也纳闷。

  不过,大夫人白氏的确是一直讨厌骆宁。

  二夫人还见过她打骆宁。

  那时候,骆宁不过五岁,什么也不懂,大夫人用鞋底抽打她的嘴。

  此事老夫人不知道。

  二夫人是妯娌,依仗长房生活,也不敢做声。

  后来大夫人对外说,骆宁是自己在炕沿上磕肿了嘴。

  “阿宁变了很多。以前性格急,又承不住。如今长大了,稳重内敛,涵养功夫了得。”二夫人说。

  这不,才回来,白慈容就被她衬托得有点落魄。

  白慈容还需要把文绮院还回来。

  “娘,大伯母想把侄女当侯府嫡女养,她好大野心。还好大姐姐厉害。咱们家的好处,凭什么给姓白的占了去?”骆宛又说。

  二夫人捂住女儿的嘴:“你消停,别叫人听了去。”

  第4章 初见雍王

  骆宁回到了文绮院。

  前世大闹一场。明明属于她的,她取回的时候,反而成就了表妹“大度退让”的好名声。

  自己处处落了下风。

  老夫人那边,派人送了日常用度过来。

  管事婆子客气又恭敬,丝毫不敢怠慢她。

  “你之前用的那两个二等丫鬟,还要吗?”母亲白氏问她,语气里带着几分阴阳怪气。

  “我如今有人用,秋华、秋兰服侍得很好,提拔她们做二等丫鬟。其他丫鬟,已经是表妹用习惯的,我岂好夺人所爱?”骆宁说。

  ——口中的大方,她也会。

  白氏愣了下。

  她忍住了脾气,又拿出慈母的腔调:“阿宁,娘真替你发愁。你这样,不给自己留后路,将来会吃亏的。”

  骆宁对着她,总是静静的,没什么表情。

  不嘲讽,也不欢喜,疏离淡漠。

  她的任何话,骆宁甚至不屑于反驳。

  “你好自为之,阿宁。一点恩情,迟早要败光,到时候谁护你?”母亲又道。

  骆宁表情不变:“娘,侯府一日不倒,我的恩情就一日不散。是不是?”

  白氏甩袖而去。

  老夫人那边,又给骆宁送了一名管事的婆子、两个三等小丫鬟。

  这名婆子,是骆宁指名道姓要的,她是外院账房的妻子,人都叫她孔妈妈。

  前世,孔妈妈替骆宁挡了一次灾,死了。

  “往后,孔妈妈管院子里各处调度,秋华管钱,秋兰管衣裳首饰。”骆宁道。

  两个小丫鬟,负责日常杂事。

  文绮院有四间正房,左右各六间厢房,还有个倒座,庭院极其宽敞,比得上老夫人的西正院了。

  更妙的是,它位置好。

  往前是东西两正院,往后是后花园,临近后院的北角门。俯瞰整个侯府,又可单独进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宅斗文 初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