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双探_艾石【完结】(14)

  之前闲聊时,袁晴曾向无名提起过本地的特色小吃、街道名称和风俗习惯,无名都表现出异常的熟悉感。这些细节让袁晴推测,无名的肉身极有可能是本地人。

  “John?”潘阳微微皱眉,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叩了几下。他抬眼看向袁晴,眼中闪过一丝若有所思的神色:“无名氏?”

  “什么?”袁晴和无名异口同声询问,当然潘阳只听到一个声音。

  “在很多欧美犯罪悬疑小说中,JohnDoe一般指身份不明的无名氏,有些未知身份的尸体,就会被叫做JohnDoe。”潘阳回答。

  袁晴悄悄瞥向无名,只见他抱着手臂,嘴角挂着玩味的笑容:“真有你的,随便编个名字都能这么贴切。”

  “原来如此!”大林立刻夸张地摆出崇拜表情。他的灵魂在旁边手舞足蹈,像在表演舞台剧般浮夸:“老大您连这种冷门知识都了如指掌!您真是博学广识,我对您的敬仰简直像……”他张开双臂比划着,“像这浩瀚星空一样无边无际!能跟着您办案,真是我八辈子修来的福分……”

  “收。”潘阳做了一个握拳的动作,大林立刻闭嘴。

  “我有个更好的主意。”一直沉默的小涛突然开口。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他。

  “我建议你劝劝你闺蜜,就当他死了,换个新男朋友吧。”

  空气骤然凝固。

  小涛话音落下的刹那,办公室里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三秒钟的静默被拉长得像一个世纪。窗外,连树梢的蝉鸣都诡异地停止了。

  这时,无名飘到小涛身边,眯着眼说道——当然只有袁晴听得到:“这个小孩哥奶嘴都没戒,怎么说出这么恶毒的话?”

  “噗!”袁晴突然笑出声来。其他人见状,也跟着干笑几声,尴尬的气氛顿时缓解了不少。

  正聊着,潘阳的手机铃声骤然响起,他快步走到窗边接听。简短的通话结束后,他的脸色瞬间凝重:“又有命案了,全部都有,出发。”

  无名的身影在空中微微颤动,声音里带着苦涩:“怎么又有人死了?那找我的事又要搁置了?”

  袁晴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将照片塞进了抽屉里。

  *

  死者名叫崔宏胜,三十五岁,某互联网公司营销总监,已婚。案发当日与五位高中同学在私人会所举办同学聚会。聚会自上午十一点开始,预定持续至晚间十一点。下午三点用茶点时,崔宏胜突发剧烈呕吐、腹泻,伴随间歇性全身抽搐,随即陷入昏迷。同学立即呼叫急救,但在120抵达前,崔宏胜已无生命体征,遂报警处理。

  袁晴和潘阳分别蹲伏在尸体两侧,仔细勘查现场。死者体型魁梧,身高约185厘米,体重目测超过90公斤,属于典型的亚健康肥胖体型。他身着白色拉夫劳伦Polo衫和深色西装裤,脚踩菲拉格慕皮鞋,整套行头价值不菲。尸体周围散落着奶油蛋糕的残渣,Polo衫前襟和西装裤上沾满奶油污渍。根据现场痕迹判断,死者应该是突发不适后从餐椅滑落,在倒地过程中碰翻了桌上的蛋糕托盘。

  袁晴观察死者死状:尸体呈仰卧位,四肢呈现抽搐后的僵直状态,双手呈爪形痉挛状;死者眼球轻微凹陷,嘴唇苍白干裂,皮肤呈现脱水性皱褶;体表无外伤痕迹,伴有排泄物失禁,嘴角残留呕吐物。这些症状与她所学过的法医学知识高度吻合——

  “中毒。”

  潘阳沉稳的声音与无名略显飘渺的声线同时响起,与袁晴心中的判断不谋而合。三人目光在空中交汇,尽管其中一位只有袁晴能看见。

  这时,技术队姗姗来迟。今天技术队派出的法医正是多才多艺的眼镜兄,他快步走向尸体,“初步判断是中毒。”眼镜兄蹲下身,手指轻轻拨开死者衣领检查颈部,“但需要进一步化验确认具体毒物。”

  潘阳皱眉:“能确定中毒途径吗?”

  眼镜兄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散落的蛋糕和狼藉的餐桌:“排除了气体中毒,重点怀疑是他正在食用的蛋糕。”他小心地用镊子夹起一块奶油样本,“没有明显异味,但考虑到发作速度和症状……”他顿了顿,“很可能是砷化物急性胃肠型中毒。”

  “砒霜?”潘阳的声音沉了下来。

  “可能性很大。”眼镜兄站起身,“不过最终结论要等毒理检测和尸检报告。”

  听到“砒霜”两个字,无名仿佛在记忆中搜索到了一段有关砒霜的描述,于是他说道:“砒霜是毒药中的毒药,拿破仑和光绪都死于砒霜,中外闻名,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有一种叫‘托法娜仙水’的护肤品,就是用砒霜研制而成的水,被当时的意大利妇女广泛用于下毒谋害丈夫,到了十九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令砒霜批量化生产成本降低,英国实现了砒霜自由,开始全民投毒……”无名说到这发现袁晴正用一种“你在干嘛”的眼神望着他,他停下科普回应:“我以为你会想要了解砒霜。”

  袁晴挤出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但无名看懂了,他在嘴边做了一个拉拉链的动作,然后闭嘴。

  这时眼镜兄让另外一个同僚帮忙一起抬尸体,但尸体实在太重,最后由三个人一起才完成了移动。

  当袁晴看着裹尸袋拉链被拉上的刹那,她忽然想起什么,走到角落,背对众人,小声问无名:“死者的灵魂长什么样?”

  “我现在可以说话了?”

  袁晴甩过去一个眼神,仿佛在说“你说呢”。

  无名一脸不高兴,但还是回答了袁晴的问题:“他的灵魂比他现在的体积还要再大两倍,是重度肥胖,他灵魂的两只手都从裹尸袋里露出来了,而且他还是个秃顶。”

  听到“秃顶”两个字,袁晴立刻走到裹尸袋前,对眼镜兄说道:“能拉开让我能再看看他的头发吗?”

  “头发?”

  “我怀疑他可能是植发。”

  “是植的,两个月前刚植的。”未等袁晴拉开拉链检查,一个站在窗边的男人主动回答了。

  此人叫皮锐世,是崔宏胜五个高中同学中的一个,他瘦削的身形微微佝偻着,尖下巴上的胡茬让他看起来像只受惊的狐狸。左手深深插在裤袋里,右手紧攥着一包皱巴巴的香烟和银色打火机,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警官,”他的声音带着压抑的颤抖,打火机在掌心发出细微的金属碰撞声,“我们……可以离开了吗?”目光不断瞟向被白布覆盖的尸体,又迅速移开。

  此话一出,他周围其他四名崔宏胜的高中同学把目光都扫向了袁晴。

  第12章 同学会(2)

  答案当然是不能。

  鉴于案发现场为密闭空间,与死者共处的五名高中同学自然成为重点嫌疑人。潘阳立即部署分工,他让大林、小涛和阿锋给五名死者的高中同学逐一单独录口供,自己则和袁晴去查看案发现场外的环境和人员情况以及监控。

  这是一家三层的独栋餐厅酒吧俱乐部。一楼是开放式餐厅和吧台区,摆放着十二张餐桌和一个环形鸡尾酒吧台。二楼设有四个VIP包间,其中发生命案的是最大的201包间,约六十平方米,配有独立卫生间、KTV点唱系统、台球桌、U型真皮沙发和十人座实木餐桌等设施。三楼是专门用于公司团建的宴会厅,近期无人预订使用。

  案发当天下午三点,一楼仅有五名顾客在用餐。警方赶到后立即封锁现场,这些顾客和十名工作人员都被控制在原地待命。工作人员包括三名厨师、四名服务员、一名洗碗工、一名保洁和一名值班经理。

  俱乐部内部共安装了七个监控摄像头,分布在关键区域:厨房装有两个摄像头,严密监控着食材处理和传菜流程;一楼公共区域设有三个摄像头,全方位覆盖出入口、吧台和用餐区;二楼和三楼走廊各有一个摄像头。值得注意的是,二楼的摄像头只能拍摄到包间外的走廊情况,包间内部并未安装监控设备。俱乐部主管解释道,此前曾在包间内安装过四个监控探头,但因顾客投诉侵犯隐私影响生意,老板最终决定全部拆除。

  通过调阅二楼走廊的监控录像,警方确认死者崔宏胜与其五位高中同学于上午十一点整进入201包间后,就再未离开过。据专门负责该包间的两名服务员陈述,这个包间预订了完整的餐饮服务,包括午餐、下午茶和晚餐三个时段。监控画面显示,中午十二点至一点期间,服务员频繁进出包间送上午餐;到了下午茶时间,服务员又推着餐车进入包间,餐车上摆放着精致的茶点:六份独立分装的蛋糕、六杯饮料(其中三杯是色彩鲜艳的水果混合饮料,另三杯是俱乐部特调鸡尾酒)、一个造型精美的水果拼盘以及分成九宫格的坚果拼盘。

  袁晴敏锐地注意到,六份蛋糕中有一份的分量明显是其他蛋糕的两倍大。服务员立即解释道:“这是崔先生特意要求的双倍份量蛋糕,我们都会在盘底贴上绿色标签作为标记,当然收费也是按双倍计算的。”他指着监控画面中那个格外显眼的蛋糕补充道:“您看,这份蛋糕的盘底确实贴着绿色标签。”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刑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