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水悄然从袁晴的眼角滑落,她用手臂擦去,然后走到外面通风处给潘阳打去电话。
一个小时后,潘阳带着技术队和四大队其他人员抵达。
潘阳快速了
解现场情况后和法医一起检查尸体,根据尸斑扩散和尸僵程度,法医初步推断侯逸天死于昨晚七点到九点之间——这正好是四大队在聚餐庆功的时候,死亡原因是窒息。甲烷本身无毒,但会置换密闭空间内的氧气,导致吸入者因缺氧窒息。当氧气浓度小于百分之十时,五分钟内即可致人昏迷,持续缺氧十分钟以上可致死。
这时,潘阳突然抬头看向袁晴,问出了一个小时前袁晴问过无名的话:“你怎么知道他死了?”
袁晴快速说明她事先编好的解释:她声称早上出门时去敲了侯逸天家的门,但无人应门,她谎称知道侯逸天每天早上出门的大致时间,而她敲门的时候侯逸天应该还在家,于是她打给侯逸天打去电话,但打了三次也没人接,她思虑一番感觉不对劲,因为昨天侯逸天的情况有点让人担心:在侯逸天得知雨夜屠夫选中他母亲是因为误解他身上的伤是母亲造成的时候,他一度自责是他间接害死母亲。袁晴知道侯逸天是一个会钻牛角尖的人,所以她用力敲门,可是依然无人应门。这时,她隐约闻到了一股异味从门缝里钻出来,她趴下去仔细闻了闻,觉得不对劲。出于安全考虑,她当机立断,撬开了侯逸天家的门,然后发现了尸体。
潘阳听完袁晴的解释,思忖片刻后问:“你撬门的时候有见证人吗?”
根据《警察法》第21条规定警察有义务“立即救助”公民人身、财产安全面临的紧急危险。燃气泄漏可能引发爆炸或中毒,属于紧急危险。再根据《行政强制法》第19条,允许行政机关在“防止危害发生”的紧急情况下,实施即时强制措施(如破门进入)。所以袁晴撬门的行为可以免责,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一道见证程序:即需要有两名以上警察在场,并邀请社区工作人员或物业人员作为见证人。但袁晴没有。
袁晴摇摇头:“但我录了一个情况说明视频。”
潘阳皱了皱眉头:“下次注意点,回去记得填一下《紧急处置记录》表。”
闻言,袁晴松了一口气:“知道。”
“你在哪学的撬锁?”潘阳话锋一转。
“这个自学的……”
“你怎么会想到自学撬锁?”
袁晴读公安大学的时候听到一个谣言:撬锁是一个警察应该具备的技能,于是她就去学了,没想到今天派上用场了,但这种谣言当然不能告诉潘阳。
“抓小偷得知道小偷怎么偷,所以就学了一些旁门左道的伎俩,但我发誓我绝对没有不正当的想法。”
见袁晴信誓旦旦的样子,潘阳不禁笑了:“知道了,我相信你。”潘阳边说边走到厨房洗碗池旁,洗碗池后面的墙壁上有一根裸露在外的燃气软管,一道突兀的裂痕映入眼帘。潘阳抬起手轻轻一碰,隔着橡胶手套他似乎也能感觉到裂痕的触感,粗糙得像被野兽的利齿撕咬过。他俯身细看,切口边缘的橡胶层还保持着新鲜的断裂纹路——这绝非老化所致,而是被某种利器刻意划开的。手指划过的地方,细碎的橡胶屑簌簌落下。
“燃气就是从这里泄漏出来的。”袁晴看着裂痕说道。
潘阳点点头,然后走出厨房,来到客厅。环顾一周后,他的视线落在餐桌上的一个透明玻璃杯上。他走上前,移开玻璃杯,下面压着一张纸,旁边还有一根圆珠笔。
袁晴走到潘阳身边,这张纸在她等待警察上门的时候也发现了。只见上面写着一行字:
妈妈,我想你,我来找你了。——小天。
“是自杀吗?”一个小时前在看到这张字条时,袁晴脑子里冒出了这个念头,无名则直接说出了她的念头。咪达唑仑是一种麻醉镇静药。他是一个医生,应该不难弄到手,在燃气泄漏的厨房里给自己注射一支咪达唑仑,在昏迷中死去不失为一个体面的死法。
潘阳拿着遗书,继续在屋内走动,屋子里没有打斗痕迹,一切和之前潘阳来侯逸天家借淋浴室时差不多。
这时,潘阳的目光被沙发上孤零零的手机吸引了,潘阳将手机拿起,触屏无反应。
“可能是没电了,一个晚上没有充电。”袁晴上前一步说道,显然在她等待其他警察上门的时间里,她已经和无名一起把案发现场摸了一遍,那有裂痕的燃气软管、玻璃杯下的遗书以及这没有电的手机她都注意到了。
潘阳左手拿着手机,右手拿着遗书,站在客厅中央,他的身后是一扇打开的窗,窗台角落里放着一盆仙人掌绿植,窗外阳光明媚,鸟儿啁啾。“我没想到他会死。”他的脸上挂着疑虑,仿佛他还不确定死者就是侯逸天。
“确实很突然。”袁晴遗憾地说。
潘阳看了看右手上的遗书:“你觉得他是自杀吗?”
第67章 双探(3)
乍一看,这确实像自杀。一封简短的遗书、一个勉强可以解释的自杀理由、一种能缓解痛苦的自杀方式。
但是字迹可以模仿,即使技术队字迹鉴定专家对遗书的笔迹做了详细鉴定,鉴定结果为与本人字迹相似度高达90%;自杀理由也模棱两可,侯逸天确实有点爱钻牛角尖和自我,但他已经是个成年人,真的会冲动到去自杀吗?
至于自杀方式,在袁晴看来,也可以是他人谋杀后伪造的。好比凶手是侯逸天认识的熟人,他深知侯逸天的性格,在侯逸天伤心难过的时候,提议注射一点什么安眠镇定的药物好好睡一觉。但凶手提前将注射器里的液体换成了咪达唑仑,所以侯逸天真正被注射的是咪达唑仑。待到侯逸天昏睡,凶手将他搬到厨房,然后清除自己来过的痕迹,再划开燃气软管,让燃气泄漏。最后关掉厨房门窗以及客厅门窗,悄然离开。
所以这是不是自杀很难下立刻结论。
不过从情感上,袁晴倾向于认为这不是自杀,否则她会感到内疚,因为是她告诉侯逸天谢飞为什么会选择侯逸天的母亲,而这是促使侯逸天自杀的根本原因,如果他确实是自杀的话。
侯逸天
的手机充电解锁后,警方查看了他的微信聊天记录,发现除开工作聊天群,他生前最后一条微信竟然是发给袁晴的:
袁晴,我有种不祥的预感,我担心他又会像十七年前那样突然销声匿迹。
至于通话记录,他最后一通电话是跟他父亲侯景邦打的,时间是昨天下午两点一刻。阿锋和小涛被派去通知侯父侯逸天的死讯以及给侯父录口供。事后两人回来说侯父在听到儿子遇害的消息时差点晕倒,当场吃了几颗降压药才缓过来。但悲伤和痛苦难以消除,阿锋费了好些功夫才把侯父稳住完成口供。
根据侯父所说,昨天两点左右侯逸天去过他办公室找他,但当时他正在开会,所以侯逸天在他办公室等他,但等了一会儿不见父亲回来就走了。侯逸天前脚刚走,侯景邦就开完会回来了,两人刚好错过。助理告诉侯景邦侯逸天来找过他,于是他就给儿子打去电话询问儿子找他什么事,不过前两个电话没打通,一直到第三个才通。侯逸天在电话里一边哭一边说知道了杀死母亲的凶手是谁,还说是他害了母亲。侯景邦越听越觉得儿子不对劲,于是问儿子在哪,他想赶过去看他。侯逸天告诉父亲他在新租的房子里,于是侯景邦赶紧过去看儿子。三点三刻左右,侯景邦抵达儿子小区,进入儿子的出租屋,那时的侯逸天看上去很消沉。侯氏父子长谈一阵后,侯景邦确定儿子情绪有所好转,这才离开,离开的时间差不多是四点半。侯父最后说原本想今晚再去看望儿子,但没想到儿子已经……说到这,侯景邦再也开不了口,他伤心欲绝,晕过去了。
事后,警方调出了小区门口的监控——这老式小区里没有电梯,所有住宅楼内没有监控,将侯景邦的口供和监控做比对,确定侯景邦进入和离开小区的时间与口供差不多。
“换句话说,”大林在当天的会议上总结道,“侯逸天可能是在父亲面前假装没事,等父亲走了之后便实施自杀,又或者凶手在侯父离开后敲开了侯逸天家的门,再实施谋杀。”
“也不一定。”小涛提出另一种可能,“凶手可能比侯父早一步进入小区,但就在他准备上楼时看到了侯父,所以他蹲守在楼下,等侯父走了再上去。所以凶手进入小区的时间是不固定的,同理,他离开小区的时间也可能故意延迟,甚至凶手本身就住在小区里面。”
大家听完小涛的话,不约而同点头,包括潘阳。
会议结束,临近下班,大林、小涛和阿锋陆续离开,只有潘阳还在办公室里逐条阅读侯逸天的微信,他想从中找到谋杀的可能和凶手的影子。但是看完所有微信,找不到任何谋杀迹象,反倒是意外发现了侯逸天接下来的追爱计划。在侯逸天和他的两个好友的聊天群里,侯逸天提到他最近疯狂爱上了一个女生,尽管未说女生的名字,但潘阳知道那就是袁晴。他还提到女生身边还有另外的追求者,不用猜,那就是潘阳自己,侯逸天把潘阳形容成一个说话刻薄的妒夫、一个利用职务之便使诈的小人,甚至还用警犬来比喻潘阳,潘阳的拇指悬在“警犬”两个字的上方,喉结滚动了一下,但紧接着他又叹了口气,和死人较什么劲呢?接着,侯逸天在两个好友的共同帮助下弄了一个追求计划,按照计划上的时间,侯逸天本该在这周末邀请袁晴去一家新开的网红室内游戏厅玩,但现在他永远也做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