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这样的声音逐渐聚集,从“醉花楼”到“文心茶馆”,再到“观海书坊”,再扩散至各处小巷深街。
城南的“同福楼”中,一名青衣书生站在台上,朗声读着画册附上的《韩忠言进谏》节选,引来楼下围坐众人驻足倾听。
“臣不敢言战功,只敢陈实情。李元恺狼子野心,早谋沈家兵权,意图以文制武,弱我边防,此举若成,玄渊国不过十年太平,百年基业恐毁于旦夕。”
书生读罢,全场鸦雀无声。须臾,一位长者叹道:“好个忠臣,却落得软禁下场。”
有酒客激动拍桌:“韩大人虽是文臣,却有铁骨,此言堪比血书。”
“我倒要问问这天子,眼睛是否被李元恺蒙住了。”
“你小声点。”
“怕什么?此话人人皆知,今日永夜城满街满巷都是这画册,那沈家可还未言一语,这若是发了话,皇上如何应对?”
“你听说了吗?有传言说,这画册是沈家之人安排印制,散播民间,意在反击李元恺党羽。”
“哎,你别乱说,这可是掉脑袋的话。”
“掉脑袋又如何?我宁信沈家忠义,也不信这等昏君助纣。”
此时,皇宫御书房中,太监刘福躬身而立,冷汗涔涔而下:“陛下,百姓人心,已然沸腾。”
皇帝面色阴沉,盯着案上画册,拳头紧握:“谁?谁敢如此大胆,将朕的朝堂机密散播天下?”
刘福低头不语,空气仿佛冻结。半晌,皇帝冷声:“沈昱宸果然不甘心了。”
他目光冷冽地盯向殿外:“来人,传朕旨意,召李元恺、左右侍郎入宫问话。再派暗卫查所有书坊印铺,凡有私印者,斩。”
画册的流传没有止步于永夜城,更逐渐向周边郡县传播。
而百姓之中,支持沈家者众多,那些曾被沈家将士解围、守护、救治的故事,也被重新翻出,一时间,城中各地流言四起,几乎已形成舆论狂潮。
皇宫深处,御书房内,檀香萦绕,烛火昏黄。
姬玉穿着暗金色龙纹常服,站在御案之后,面色阴沉如水,掌心几乎将手中玉简捏碎。
御史大夫韩忠言因民间舆论汹涌,不得不释放,这让一向要面子的姬玉如鲠在喉,怒火中烧。
门外传来内侍的通报声:“刑部尚书李元恺、左侍郎许明书、右侍郎李文章,奉召已至。”
“让他们进来。”姬玉沉声道。
三人入殿,战战兢兢行礼,“臣等叩见陛下。”
“免了。”姬玉厉声,“还嫌丢人不够?你们三个,居然被沈昱宸牵着鼻子走得明明白白,眼睁睁地看他利用一纸假信将韩忠言推出舆论风口,还让你们成为他的棋子。”
李元恺额头渗出冷汗,躬身低头,“陛下息怒,臣,臣以为那封密信确为真事,因为我也打算这么写给左右侍郎的。以为是手下得知我的意思后写的,且当时局势紧张。”
“紧张?你们就该更加谨慎。”姬玉猛然拍案,震得烛火微晃,“那信是谁丢到哪儿的,你们查了?信件来源可核?沈昱宸的人早在你们周围布防了,还敢大意,你们是蠢,还是背叛?”
“万万不敢。”李元凯立即跪下,声音发颤,“臣等忠心可鉴,绝无异心。”
许明书也急忙应声:“陛下明鉴,我们只是一时大意。”
“是你们的愚蠢,给了沈家借势的机会。”姬玉怒声道,“如今朝野内外皆传沈家忠烈、兵权不可夺,韩忠言成了清流代表,你们呢?成了挡不住流言的蠢材。”
李元恺咬牙抬头,沉声道:“陛下,臣明白。沈家擅长布局,步步为营,既然正面难以压制,那就从暗处着手。”
姬玉凝眉看他:“你有法子?”
“臣斗胆献策。”李元恺拱手,“既然沈昱宸明着防我等,不如转而攻其软肋。其妻子桑晚凝,消息人士称,桑氏也不受沈家待见,若借此人之手设局,或能动摇其内部。”
李文章附和道:“臣愿派出密探查清桑氏行踪,可设计一场‘失误’诱她现身。”
许明书也道:“可调动东厂暗线,暗中构陷其家人,逼其显形。”
姬玉冷冷盯着三人,良久,他坐下,道:“朕最忌的,便是沈家功高盖主,百年将门,民间声望远胜皇威。他们若不除,我姬
氏江山终将落他人之手。”
三人齐声叩首:“臣等誓为陛下除沈家,万死不辞。”
姬玉目光一冷:“好,朕就为了舆论,先暂且罢你们的官职,让你们成为‘被清洗’之人。事成后,定会恢复你们的官职。沈昱宸再如何,你们罢职后,他也不会再处处提防你们。私下里,你们可大胆布置,若能成功,来日官复原职,封赏加倍。”
李元恺眼中精光一闪,“谢陛下恩典,臣定不负所托。”
许明书与李文章也立刻叩谢:“谢陛下,愿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无憾。”
姬玉冷声吩咐:“从今日起,你们三人被罢免,待廷议发布后生效,随后隐入民间。命东厂听命于李元恺指挥,限你们三月内交出成果。”
“遵旨。”
等三人退出御书房,姬玉倚在龙椅之上,目光阴沉如夜。
他喃喃自语:“沈家,你们立国百年,功勋满门,可别忘了,真正的江山,是朕的。”
第46章 禁闭心门不染凡尘
永夜城寒风乍起,万物潜伏,民心却因一则圣旨而振奋不已。
李元恺、李文章、许明书三人被罢职之事已传遍街头巷尾,百姓无不拍手叫好,街市之间议论纷纷。
“皇上这次终于开明了,竟真把这几个蛀虫罢了。”
“对啊,这些人整日搞权谋,整天想着如何对付沈家,也不想想是谁保卫疆土的。”
“罢得好!罢得妙!”
消息传开,民意如火,渐渐反转。姬玉坐于御书房内,看着密折上奏的百姓舆情,不由得冷笑一声。
“呵,倒也未尝不是个机会。”
他目光森寒,缓缓起身,命人召见李元恺。
不久之后,永夜城西南角一处僻静小院,三道身影悄然汇聚于灯下。
李元恺面色沉稳,披着一件暗青色斗篷,手中执着一壶陈酿,轻轻倒入三杯。
“兄弟们。”他举杯而起,“虽被罢职,却是重任在肩。此为权宜之计,待事成之后,我们定能更进一步。”
许明书接过酒杯,面露一丝冷笑:“沈家百年声威,固若金汤,正因如此,我们更要从最薄弱的一环入手。”
李文章端起酒,道:“元恺兄,听你言下之意,是想从沈府内部下手?”
李元恺将酒杯放下,冷眸微敛:“正是。沈昱宸守得兵权,但他有顾忌,而这顾忌便是桑晚凝。”
“她虽出身桑家,却非沈家人,且从未真正掌权,沈老将军与沈夫人对她并不亲厚,传闻沈昱宸对她也多有冷落。”
李文章皱眉:“可她上次在百姓面前,说得那般坚定,情真意切,实非作伪。”
许明书附和道:“是啊,而且据我探得消息,沈老将军私下倒也愿意她成为沈昱宸正妻。”
李元恺嘴角露出讽刺笑容:“你们太高看人心了。她那般女子,从小名门出身,嫁入沈家却无实权,甚至连内宅都管不了。这种人,最容易被利用。”
他顿了顿,低声道:“沈家看似团结,实则缝隙暗藏。我们只需拨动她内心的那根弦。”
许明书挑眉:“你打算如何拨动?”
李元恺眸中闪烁着锐光:“先派一个女子接近她,先做朋友,再慢慢引导,让她生出‘不被重视’之感,然后给予抚慰、许以承诺,最后以利相诱。只要她起了动摇之心,一切便顺理成章。”
李文章点头:“我知道有人或许可胜任此事。她叫谢雨童,是个极机敏的女子,容貌清丽,心机不浅。”
“好。”李元恺大手一挥,“此事就交由你去安排,选一处她常出入的地方,让谢雨童制造邂逅,再引为知己。”
许明书沉声问:“可若她一意忠于沈家呢?岂不是竹篮打水?”
李元恺眼中一丝狠戾:“那便利用她。我们可以捏造她与沈昱宸之间的间隙,将谣言散布开来。等她名声有损,沈家自会弃之。”
他缓缓站起身,语气森然:“到那时,她既无容身之地,亦无后退之路,便只能选择投靠我们。”
“而我们,便可借她之名,引沈家之怒,挑其内部纷争,再伺机斩首。”
屋内沉默片刻,火光映照三人不同的神色。
许久,李文章轻叹一声:“这一步棋,虽险,却也是唯一的破局之法。”
“不错。”李元恺冷笑,“你们回去后开始安排,不得有误。谢雨童要先引起桑晚凝的兴趣,再设计一次危难,让她知恩于谢雨童,这样才好下手。”
“明白。”
“那沈昱宸那边呢?”许明书问,“若他察觉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