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绾骨灯_新绿【完结】(71)

  而在永夜城中沈府内,自从小公子出生后,更是处处洋溢着欢喜与祥和之气。那院中昔日单一的芦花,如今早被清理一空,取而代之的是满园姹紫嫣红,蔷薇、海棠、茉莉、芍药竞相开放,将整个宅院装点得仿佛仙境。

  正值午后,微风徐徐,阳光斑驳地洒落在廊下。

  桑晚凝抱着襁褓中的儿子,慢慢地踱步在回廊之下。怀中小公子圆滚滚的,粉雕玉琢,闭着眼睛微微打着哈欠,显然已经困倦至极。

  花素一边为她轻摇团扇,一边笑着劝道:“小姐,小公子要睡着了。您不如将他抱回屋里歇着吧?奴婢来照顾他,您也能歇口气。”

  桑晚凝却低头亲昵地看着儿子,轻轻地摇了摇头:“不急,他乖得很,我还想多抱会儿。你们也歇一歇吧,天热,别太辛苦。”

  花莹早已端来了清茶点心,摆放在竹几之上。

  “小姐,这是您最爱的山药绿豆糕,刚蒸好的。”她恭敬地道。

  依晴与依莲则立在一旁,手中皆执团扇,一左一右为她轻轻扇风驱蚊。几人陪着小姐说说笑笑,屋檐下投下淡淡的光影。

  知了在树梢上有节奏地鸣叫,仿佛也在诉说着这盛夏的欢喜与宁静。

  桑晚凝尝了一口点心,唇角扬起柔和的弧度。正欲闭眼感受这片刻的清凉,却听得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阿宸?”她回头望去,只见沈昱宸正踏着光影而来,身着浅色常服,脸上带着如春风般温润的笑意。

  “你回来了。”桑晚凝眸光一亮,轻声唤道。

  “嗯。”沈昱宸快步走上前,先低头看了眼儿子,随后在她身旁坐下,伸手替她理了理鬓发,“今日可累着你了?”

  “哪儿会。”桑晚凝将孩子轻轻送入花素怀中,又为沈昱宸斟了一杯茶,“我那里舍得不抱他。他最近胖了不少,虽然有些沉,但我还抱得动。”

  沈昱宸低笑出声,握住她纤细的手指,在掌心揉了揉:“你啊,就是太心疼孩子,自己倒顾不上。”他顿了顿,又轻抚她的脸颊,“看你气色不错,想来也调养得当。”

  桑晚凝浅笑,“你若常回来,我气色更好。”

  沈昱宸闻言,笑意更深,眼中满是柔情。

  片刻后,他放下茶盏,语气温和地道:“凝儿,明日我们去一趟静慧寺吧。”

  “去静慧寺?”桑晚凝挑眉,“如今香客很多吗?”

  “是啊。重修之后名声更盛,朝中不少大臣都已去过。”沈昱宸点头,“我想着,咱们也去看看,一来还愿,二来为孩子祈福。”

  “那好啊。”桑晚凝爽快答应,“明日一早去最好,人少天气凉。”

  她顿了顿,忽而想起一事,“对了,阿宸,我们何时再去慈西看看爹娘?我总觉着,这小家伙出生后他们还未见上一面,心里实在惦念。”

  沈昱宸沉吟片刻,点头应道:“确实是该去了。下月军中事务较轻,我便安排几日,我们一家一道前往。”

  桑晚凝听了眼中一亮,眉眼弯弯:“真的?太好了,我娘肯定要高兴坏了。”

  沈昱宸伸手将她揽入怀中,轻轻在她额头一吻:“嗯,到时候,我们让孩子看看,他母亲从小长大的地方。”

  两人对望而笑,一室温柔。

  第二日,天光大亮,晨雾初散,沈府的马车便缓缓驶出,载着主仆一行人朝静慧寺而去。

  桑晚凝便和沈昱宸坐着马车来到了静慧寺。初晨的阳光才刚刚透过云层,天边泛起一抹橘色微光,马车穿行在青石板路上,两侧是苍翠欲滴的松柏,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

  “今日天晴,来寺中的人想必更多。”桑晚凝拉开车帘,望向远处香火缭绕的寺庙山门,眼中露出些许欣慰,“静慧寺终于重修完工,今日我们来得正是时候。”

  沈昱宸坐在她身旁,听闻此言,微微一笑:“上次你还担心百姓不来,如今你看香客人头攒动,看来你的一番心血总算没有白费。”

  寺门前,已有无数香客汇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牵着孩童而来的母亲,有背着竹篓的老者,也有衣着朴素的年轻夫妇,三五成群,手中捧着香火与贡品,神色庄重而虔诚。

  桑晚凝下了马车,裙摆微扬,扶着沈昱宸的手一步步走进寺门。她看着四处的香客,眼中闪过一丝激动,心中暗自思忖:看来修缮静慧寺果真没错,百姓心中还是需要有这样一个期许之地的。

  沈昱宸见她环顾四周,便笑着问道:“你看,香客很多吧?都是来上香的。这里日后香火又要鼎盛了。”

  桑晚凝点头,轻声道:“也是好事,至少让百姓有了心灵的寄托。为自己和家人祈福,闲时也可以来这里看看,舒缓心情。”

  “没想到,百姓们这么喜欢这里。”她望向人群,嘴角弯起,“看来我们做的事没错。”

  沈昱宸看着她眼角的笑意,心头一暖,伸手轻轻握住她的手:“那我们可以每月来一次,反正离得也不远。你可以让花素、花莹、明轩跟着一起来。”

  “好,”桑晚凝点头,眼眸中映出烟雾缭绕的香火,“以后这里会是我常来之地的。”

  她的目光再次投向人群。香客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妪,正双手合十地跪拜,身旁是十岁左右的孙儿;有穿着粗布短褂的汉子,虔诚地献上一篮新鲜的枣子;还有一对年轻夫妇,手中紧握香支,闭目低语着什么,神色中透着希望与惶然。

  “你看他们,”桑晚凝轻声说,“都在为自己和家人祈福,每一个人都在寻找一处可以寄托希望的地方。”

  “这是太平盛世才有的景象。”沈昱宸感慨道,“这一切,都是保家卫国的士兵换来的。”

  桑晚凝点头,眼中升起一股敬意。她走到佛殿前,脱下绣花鞋,缓缓踏上莲花石阶。

  金光洒落在佛像之上,大雄宝殿内,香烟缭绕。她俯身跪下,双手合十,虔诚地拜了下去。

  她默默祈求。

  “愿战死的亡魂可以在来世都能有一个好的归宿;愿玄渊国百姓安稳踏实生活;愿沈家可以一如既往地为守护国家而努力,也希望沈家可以一直安稳,不忘初心。”

  这时,沈昱宸也在她身旁跪下,目光沉静。

  “阿宸。”桑晚凝轻声唤他,“你有没有什么想求的?”

  沈昱宸淡然一笑:“我的心愿,你已经替我求了。”

  “你倒是省事。”桑晚凝莞尔。

  “我愿天下无战事,愿你平安喜乐。”沈昱宸正色道,“其余,皆可放下。”

  两人拜罢,出了大殿,途经一处祈愿墙,那里悬挂着成百上千条红绸祈福带。桑晚凝走近,抽出一条绸带,拿起朱笔写下:“愿我沈家,世代忠良,不负家国。”

  沈昱宸也写了一句:“愿吾妻,长乐无忧,岁岁安宁。”

  他们将红绸绑在树枝上,风吹过,红绸随风翻飞,如千万祝愿随风而去。

  山门外钟声再次响起,日头已高,香客络绎不绝。

  桑晚凝站在台阶上,望着人群,轻声自语:“这样的

  盛景,我希望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沈昱宸走到她身侧:“会的,只要我们还在守护。”

  她转头看他,两人相视而笑,彼此眼中尽是坚定与温柔。

  静慧寺香火不断,人心安定。

  这一日,愿已至天听。

  直到午后,桑晚凝才坐着马车缓缓往府里赶。阳光从半开的窗帘缝隙中洒落进来,在她青碧色的衣襟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倚靠在软垫之上,望着马车外熟悉的街景,眼神愈发柔和。

  街上人来人往,孩童的嬉笑声、商贩的吆喝声、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哒哒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繁华太平的图卷。她缓缓掀开车帘,看着一群孩子在街角放纸鸢,一个母亲正牵着女儿挑选胭脂,街边的酒肆里传出雅致的箫声与谈笑。

  “小姐,你看,如今的京城,真是太平盛世啊。”花素坐在一旁,忍不住发出由衷的感叹。

  花莹也凑近了窗边,笑着说:“是啊,小姐。这盛况,便是您一点点筑起的啊。百姓能安居乐业,离不开您与将军的谋略与牺牲。”

  桑晚凝听着两人言语,嘴角微扬,眼中泛起一丝温柔的光芒。她低声道:“这不是我一人的功劳,是阿宸的,是沈家军的,是那些奋战在边疆的将士们的。”

  花素认真地看着她,“可若不是小姐力主修缮静慧寺、推动赈灾、整顿户部,许多百姓也未必能安稳过活。这都是您的恩泽。”

  “我不过是做了我该做的事罢了。”桑晚凝轻轻一笑,目光却落在远处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身上,那老者正颤颤巍巍地走在街边,他手中拎着两篮刚买的菜,旁边一位少年扶着他,脸上满是笑意。

  “你们看,”她指着那一幕,“这才是真正的安稳。这份太平,是所有人的努力换来的。”

  “小姐。”花莹突然有些哽咽,“奴婢记得三年前边疆战火未平,咱们一日三惊,那时夜里常常听见您独自在书房里烧灯画图,想要为国家出力。如今总算换来这一片安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