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还愿意这样做,江福挺开心的。
江福忍不住对着云凝唠叨,“黄代表是答应了,但你们和他说话一定要注意,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还有,去给你们领导打电话,让他们向上级反映,领导的一通电话比什么都强。”
云凝专注地看着刚到手的钛合金,“江主任,这是完全符合标准的吗?”
“我的话你们是一句都没听!”
云凝笑道:“您是担心我做不出来吧?没关系的,我以前经常往厂子里跑,您这里不是有老师傅吗,肯定能做出来。”
江福真心实意道:“有的时候我真想和你一样自信。”
云凝忍着笑,再次问道:“钛合金符合标准?”
这回江福是真的有点儿佩服云凝了。
江福说:“氧含量0.18%。”
云凝拧眉,“那就超过ELI标准了。”
江福无奈道:“我们也没办法,以前厂子有几个苏联专家,那会儿还好好的,他们撤走以后,探伤合格率只有70%,好像做什么都不太对。”
他低声说:“我估摸着黄代表来厂子里,也是因为这事,可能也不符合他们的标准。”
云凝看向陆凌。
陆凌道:“如果是这样,不能用。”
云凝点头,“看来得先找出原因才行,没道理以前能做,现在不能做。”
江福:“……”
他们还要找出原因?!
现在的年轻人,也太自信了吧?!
第58章
云凝和陆凌是从首都来的“专家”,江福还是带他们去了生产的车间。
钛合金车间厂房高大,混凝土墙面上有很多金属粉尘,贴着“自力更生”的标语。
有工人正用平板车运转原材料海绵钛。
空气弥漫着切割金属、高温金属特有的气味,刚进来会有些刺鼻。
轧机正在运行,不远处还传来锻锤时的巨响。
恰好黄飞也在。
江福道:“黄代表,我带航天一院的两位来看看。”
黄飞淡淡点头,只维持基本礼貌,没有过多交谈的欲望。
云凝问江福,“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生产出来的氧含量增高了的?”
“这得有些年头了,”江福说,“我都来厂子多少年了?我记得我来厂子没几年,就成了现在的情况。”
黄飞听到江福的话,知道云凝是来找“原因”了。
钢城钛厂生产出的钛合金一直不能达标,对他们也有影响。
这次派他过来,名义上是军方代表,其实就是要找到原因。
他已经来了一段时间,确认这里的老师傅没有偷懒,而且他来以后,他们都在积极地寻找原因。但试了几次,还是不行。
黄飞见一直是云凝和江福交流,陆凌并不开口,便问:“你是助理?”
陆凌客气道:“我是11所的设计师。”
黄飞诧异道:“她是?”
“她是数据科的职员。”
没有头衔,听起来像是普通职员。
黄飞拧眉,“她是高校毕业生?”
陆凌如实答道:“还在夜校读书。”
黄飞:“……”
他非常支持成年人求学,但……航天大院没有其他人了吗??
陆凌道:“她有天赋,方案是她提出的,我陪她来,只起到保镖的作用。”
黄飞神情复杂。
他忽然觉得自己也能到航天大院工作。
都说隔行如隔山,看到云凝后,他认为他们之间什么都没隔。
陆凌看向云凝。
云凝还在认真地听江福发牢骚,她试图找到无法达成标准的原因。
陆凌说:“专业问题上,您不用担心。冒昧问一句,如果我们的方案行得通,您那边时间上能协调好吗?”
黄飞道:“我可以直接告诉你,我需要的是符合标准的钛合金,现在已经生产的这一批,我们能用,但符合标准的更好。如果真能找到原因,其他都不是问题。”
另一边,云凝重复着问一句话,“现在只熔炼两次?”
江福说:“这不是我们厂定的标准,全国都一样。”
黄飞见状,走近两人,“怎么,不应该吗?”
云凝答道:“正常来说是要熔炼三次的。”
熔炼指的是在生产钛锭时,钛锭在真空自耗电弧炉中进行的熔炼循环次数。
高品质的钛合金必须三次熔炼。
黄飞看向江湖,“是这样吗?”
“这……我还真不清楚,我记得都是两次,可以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量,对军品也是进行两次熔炼。”
几个老师傅走过来,“熔炼三次?那要再多炼一周,两次就够用了。”
“全国能生产的钛厂有几个?就这么几个厂子,根本供不过来,让熔三次,这不是找事吗?”
“我敢保证,熔炼两次就行,我在车间里多少年了?我恨不得刚出生就在车间里跑!到底行不行,我看一眼就知道。”
现在的老师傅大多凭经验做事。
不进行第三次熔炼只能说是对资源紧缺、生产力不足等情况的妥协。
多加一次熔炼,生产时间加一周,成本也要增加。
真供不过来。
云凝知道国内的情况,认真解释道:“第一次熔炼是将原材料初步合金化,压制成电击棒,此时电极的化学成分分布不均匀,内部会存在孔隙和杂质。”
“第二次熔炼,就是消除第一次熔炼电极中的孔隙和杂质。”
“两次熔炼后,内部仍然可能存在未被检测到的微小β偏析或者成分不均。”
如果使用只熔炼两次的钛合金,这些缺陷仍然可能成为疲劳裂纹的起源,导致部件失效。
“进行第三次熔炼,才是最关键的一步,彻底消除β偏析,获得纯净、均匀、高性能的钛锭。”
江福和老师傅们面面相觑。
资历最深的张师傅走到云凝旁边,看到江福刚给云凝找的数据。
这些数据他都看不懂,他都是凭经验做事。
他的经验是最宝贵的,徒弟们想学都学不来的。
张师傅说:“一直以来我们都是熔炼两次,从没出过问题,你随便张张嘴就说不行,以后我们怎么干活。”
云凝对老师傅还是敬重的,她客客气气地说道:“并非没有出现问题,如果真是如此,黄代表就不会出现在这里了。”
张师傅怔住。
云凝说:“口说无凭,这样吧,你们有没有三次熔炼样品?我们可以做金相分析。”
所谓的金相分析,就是在显微镜下观察两者的微观组织。
江福下意识看向黄飞。
明明他才是厂子的人,但黄代表的存在实在让人恐惧。
云凝对黄飞解释道:“黄代表,其实老师傅和江主任都没说错,现在全国都是这样的,只熔炼两次,应付大多数场景是够了,只是我们的单位都比较特殊。熔炼两次也不是偷懒,如果生产力跟得上,就不会从三次减到两次了。而且……”
两次熔炼,到现在都没出现过事故,钛厂还蛮厉害的。
云凝的解释让车间师傅们对她的敌意少了几分。
是啊,全国都一样,不是他们故意偷懒。
黄飞问:“江主任,有吗?”
“额,可能还真有。”
江主任去找三次熔炼样品,张师傅叫来徒弟,让他拿着钛锭用砂轮切割机切样品。
云凝提醒道:“冷却水不能停。”
张师傅瞥向云凝,“还真懂点儿?”
云凝笑道:“我在我们的工厂里待过几天,跟着学了学,我爸是钳工,我小时候特别喜欢。”
陆凌一怔,拧眉看过来。
云凝后知后觉地发现,她又说多了。
她再能接受现在的身份,也没办法忘记她的亲生父母,说顺嘴了。
云凝强装镇定。
云凝笑容温和,大大方方的,招人喜欢。
张师傅笑道:“今天要是证明三次熔炼是对的,我就要被你这个小丫头比下去了。”
云凝说:“我跟您可没法比,您是工作多年积攒的经验,我充其量是班门弄斧。”
张师傅被逗得哈哈大笑,完全没了方才的紧张氛围。
黄飞再次看向陆凌,“夜校?”
陆凌神情凝重,点头,“夜校。”
黄飞说:“你们首都是挺厉害。”
他看出来了,云凝是真懂这些,连人家老师傅都夸她。
看来学历和年龄的确不能决定一切。
陆凌:“?”
黄飞说:“夜校和大学一个水平。”
陆凌:“……”
齐校长如果听到这话,也不知是该高兴还是伤心。
江主任很快准备好样品。
三次熔炼样品较小,需要镶嵌保护。
云凝让徒弟把样品放在钢圈里,倒入电木粉,再在镶样机上加热、加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