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航天大院搞科研[八零]_山河与星【完结+番外】(243)

  眼瞅着陆凌已经离开,樊林小声对云凝说道:“祖宗,你是不是也去安慰安慰那一位,那一位瞧着也不高兴。”

  云凝诧异道:“陆凌?”

  她向外看去,试图找到陆凌,然而厂房内已经没有他的影子。

  云凝想到方才陆凌和陶源的意见确实不一致。

  她又对陶源说道:“其实陆凌没说错,你现在就和从前的我一样,总想一个人把事情扛下来,但能留在11所的,没有一个人是没用的,荣誉是集体的,出现问题,自然也是集体的,你不需要担责。”

  听到云凝的话,陶源豁然开朗。

  他虽然是轴承设计的主力,但没有其他人,设计也无法完成。

  是他太过高傲,忘记其他人的力量。

  陶源点头,“我们现在就回去检查!”

  回一院的路上,一车人闷闷不乐,再也没有来时的精气神。

  云凝努力给他们打气,“各位,这才是第一次试验,失败太正常了,咱们回去研究明白了,再过来就是。”

  没人理会云凝。

  就连陆凌都目视前方一言不发。

  云凝只好对垂头丧气的陶源说道:“要不咱们再唱唱歌?”

  陶源说:“我现在只想尽快回去重新计算一遍。”

  云凝:“……”

  云凝拽了拽陆凌,低声道:“你也说点儿什么啊。”

  陆凌阖眼,“我很累,想休息。”

  云凝:“……”

  瞧瞧他们这一个个的,不过是试验失败了一次,就蔫儿成这样??

  云凝都以为她曾经看过的无数次的失败数据不是他们所的了。

  回到11所,各项复检同步进行。

  这些不是云凝的工作,她先回设计小组抱怨,“一次失败就起内讧,是不是太脆弱了?只是涡轮泵试验诶,又不是火箭从天上掉下来了。”

  连洁:“嘘!避谶!”

  “抱歉抱歉,”云凝呸了好几声,说,“我是觉得,一次失败而已,检查之后继续就好了,没必要吵架嘛。”

  孟海:“……”

  科学家们还挺迷信……

  连洁说:“是不明白有什么可吵的,陆工看起来不好相处,可从来也没推脱过责任……还是陶源想太多了,这可不是一个人的问题。”

  “他才回国,还是从A国回来的,这些年A国明面上和我们交好,背后没少针对,他是太急着做出一番事业了。”

  “我怎么觉得不是这么回事,”连洁说,“陆工不像是为这种事生气的人,也不该把话说得那么直白,他们之间还有其他矛盾吧?”

  云凝坚定道:“没有,他们相处得特别好!真的!”

  他们可不是小心眼的人!

  作者有话说:云凝(坚定):我家田螺最大方啦

  第109章

  复检过后,王志召开复盘会议。

  与试车有关的各个部门的人坐在一起讨论试车失败的原因。

  陆凌道:“装配记录显示,整个装配过程是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的,精度没有任何问题。实验室复检了同批次的轴承,材料、硬度、精度全部符合设计标准。至于轴承设计方面……”

  樊林紧张地看向陶源。

  陆凌停顿片刻,说:“我重新进行了强度校验,设计是安全的,不该出现这种问题。”

  陶源松口气。

  “那就不对了,什么都没问题,试车却失败了?”

  “是不是有人捣鬼?别忘了窃听事件。”

  “对哦,安装窃听器的人到现在都没找到,藏得也太深了。”

  “说起来,陶工是从A国回来的……”

  这话一出,议论的几人都不说话了,一齐看向陶源。

  陶源怔了两秒,才明白他们的意思,惊讶道:“你们在说什么?什么窃听?我根本不知道。”

  云凝说:“发现窃听器时,陶工还没来一院。”

  “就算和窃听器没关系,他也是从A国回来的。”

  “A国的人接触陶工,可比接触我们容易得多。”

  安装窃听器的人还没找到,大家都有些疑神疑鬼。

  从感情上来讲,他们更希望这个人是陶源,不是身边的朋友。

  口子一开就拦不住了,联想越来越多。

  陆凌拧眉,正要开口,云凝先说道:“你们没有任何证据,就把如此严重的罪名扣在一个人身上,是不是过分了?”

  她神情凝重,语气严肃。

  话多的几人讪笑道:“抱歉,是我们的问题,我实在想不出其他原因。”

  陶源感激地看着云凝。

  陆凌见状,要说的话又咽了回去。

  会议的主题回到试车失败的原因上。

  每个人的意见都不同,但最终总结起来只有一条——还是设计有问题。

  “我对陶工绝对没有意见,轴承的设计也是好几人一起完成的,我绝对不是在针对他。但既然轴承在制作方面完全符合标准,那是不是就剩设计问题了?车间都是按照图纸做的,硬度、强度都符合设计方面的要求,那还能有什么问题?”

  矛头再次对准陶源。

  陶源说:“我核算过很多遍,确实没问题,陆工也算过了。”

  “事实摆在眼前,计算的结果没问题,那也是有问题啊,说明我们从一开始就错了。当务之急是倒推整个设计问题,找出缺陷去解决,陶工,我们不是要责备谁,设计有问题也不是你一个人的错,你就别纠结了。”

  陶源无言以对。

  轴承的设计有没有问题,云凝也不能武断下结论。

  陶源看起来很尴尬,云凝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她看向陆凌。

  陆凌:“……”

  陆凌做了极大的心理建设,说:“我看过整个设计构思,设计方面……确实没找到什么问题,既然大家都认为是设计的问题,今天一起来讨论,把问题找出来。王所,您看呢?”

  陆凌说话在科室里、所里都是很有分量的。

  他既然说了没问题,了解他的人就知道,设计方面应该找不出差错。

  因此陆凌虽然说了一起找问题研究,其实算是明摆着站陶源。

  这些王志心里也有数。

  “都不要着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步一步来。”

  众人这才安静下来。

  云凝说:“试车时的其他数据还有吗?我想看看。”

  王志笑道:“看数据这方面云凝在行,她在数据科时找到不少问题,立了大功。”

  樊林把整理好的数据递给云凝,“给你,新鲜热乎的,刚送过来。”

  云凝把数据分成几份,分给其他人。

  陶源立刻接下一份,皱眉看起来。

  陆凌也接过一份。

  云凝看得极快,五六页纸只是匆匆扫一眼,便朝其他人伸出手。

  樊林:“……”

  王志:“……”

  其他人:“……”

  他们才刚开始看呢。

  云凝只好眼巴巴等着。

  没过多久,陆凌和云凝交换数据。

  云凝的速度依然快,陶源勉强看完一份,又和云凝交换。

  这样交换了五六次,云凝拿到一份含有润滑系统参数的数据,都是试车全过程的数据曲线。

  在密密麻麻的数字中,云凝看到泵出口液氢的压力和流量,出现短暂且急剧的下降。

  泵出口的液氢就是轴承的润滑液,是膨胀循环发动机的设计,在泵出口引出一小股超低温且高压的液氢,注入轴承腔内,可以帮助轴承冷却,带走旋转中产生的热量。

  轴颈与轴瓦之间形成一层稳定的液氢流体动压油膜,气膜将旋转的轴“浮”起来,可以避免金属间的直接接触,就起到了润滑的作用。

  除此之外,也能起到密封的功能。

  云凝说:“不是设计的问题。”

  王志一怔,道:“数据都看过了?”

  云凝点头。

  王志:“……”

  这会儿他也不好意思说他只看到第三份了。

  云凝道:“系统耦合振荡,润滑出了问题。”

  陆凌接过云凝手中的数据,迅速看完,“你是说泵—管路—轴承腔?”

  云凝点头,“发动机启动过程,在特定的转速点,泵出口的压力和流量本身存在固有的波动,波动是微小的,不容易引起注意,但这个微小的波动会顺着管路传到轴承腔,轴承腔原本的容积、管路的直径和长度本身就是一个流体力学系统,两者的频率发生共振,润滑失效,油膜破裂,轴承被毁。”

  陆凌道:“出事前压力的确下降过。”

  陆凌把数据传给其他人。

  王志分析道:“这倒是说得通,这样一来,就不是轴承本身设计的问题。”

  陶源正要高兴,又想起云凝说的话。

  他们是一个集体,轴承设计、生产的工作从不是他自己的,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共振问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穿书 爽文 山河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