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那些学者讲了很多理论的东西,大部分是用英语讲的,大刘也听不利索,大刘的主要兴趣就在于那个手法复位。虽然有很多专业术语,好在现在的手机就是一个随身携带的摄像机,大刘坐在第一排,将学者们的手法复位视频演示都给翻录了下来。
昨天让安惠子去做MRI的时候,大刘就有点怀疑她是BPPV了,所以晚上他就找出那个录像看了一会,还在心里在复了一下盘,如果安惠子真是BPPV,按照她的症状,应该诊断为外半规管还是后半规管的耳石症,该用什么样的手法进行复位。当然,他也就是在心里想想而已,毕竟专业人做专业事。
大刘处理完最后几个门诊病人,将安惠子带到治疗室,让她躺到治疗床上,给她做Dix-hallpike试验,和滚转试验,这是一个没有眼震电图的情况下判断耳石症病变部位的简易方法。
小张过来喊:“刘教授,早上通知的,今天下班后全科室在病房开会,别忘了。”
小李脱了工作服,拎着包包又过来一趟:“刘教授,你这里还有病人?我先去病房了,你走的时候记得关门。”出门走了几步又折转身:“刘教授,一会就要投票,你快点过来。”
第60章 .
做手法复位这件事,急不得。每一个动作都要轻柔到位,才能不刺激到患者又让患者逐步适应体位的变化,做完复位以后还要给患者交代做完以后的注意事项,一步步的,马虎不得。
等大刘忙完这边的事,赶到病房会议室的时候,投票已经到了住院护师这最后一轮。
小张说:“刘教授,我已经尽力了,坐在我周围的护士我都是盯着她们投你的票,但是医生那边就没有办法了,我没有那么大的面子。你又没来,这是一件让人头秃的麻烦事,谁都不想得罪人,你没来,很多人就正好不投你。”
大刘知道他怨不着别人,但是尘埃落定,仿佛那一天赵小静来的正是时候,相比这样的结果,倘若她不能成为他的借口,这样的落败只会更加让他无地自容。
做完手法复位,回去还有那么多注意事项,小静不放心让惠子一个人回家,她家那么小,一个不注意这个病又会复发,就白做了,那可不行。这次惠子也没有跟小静拗,是因为前一周在家,因为晕,不能上班,还动不动就吐,父母已经没那么好声气了,“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是个愁。”“这一早起就开始吐,知道的是说你病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有了呢。”“刚换一个新工作,就这么由着自己的性子不上班,你那个单位又不是铁饭碗,我们养你到26岁了,坐家里我们可养不起。”
干脆的,一车子坐到小静家。
小静小心翼翼地将惠子安顿下来,“别动,别动,我来,我来。”这几天都是这么过的。
玉红是奇怪小静怎么就将惠子带回家来住了,小静解释说:“上次她发晕到医院去看了,医生给她做了治疗,说是最近起床睡下都要小心,她回家去没人照顾,我就暂时让她搬过来了。”
玉红点头,在这个家里,她的意见不重要。
意见重要的那个人回来了,到底是老江湖,只看了几眼,心里就有了数。
去问玉红:“有多久了?”
玉红低着眉:“一年多吧?”不敢随便乱说。
“一年多你都不告诉我?”
告诉你有用吗?你关心吗?你只关心你儿子。玉红不会真说出来,只在心里说。
不行,得堵住。
这是丑闻:铭华地产的老总的女儿是同性恋。虽然不会上热搜,但是扔出去,在A市地产界仍然是一枚不小的炸弹,尤其是在铭华还筹划着上市这样的当口。
问小静:“她怎么搬家里来了?”
小静说是眩晕症,你那个刘教授诊断的,又说大刘可真是神了,难怪父亲那么看得起他。说得眉飞色舞的,什么手法复位,咔咔几下,简直是华佗再世,都不用吃药打针的,又晕又吐折腾了几个星期的安惠子就好了,这不是奇迹还有什么是奇迹?
你那个“刘教授”,老赵哭笑不得。这个小静,还真会找人。
再问眩晕症为什么不住她自己家?
小静就认真了:“住我这里,方便我照顾她。除了我,没有人能照顾她。”
老赵来找大刘,是因为:“你劝劝她吧,她现在谁的话都不听,就信任你。”
大刘一怔,赵小静和安惠子的关系是有点超乎一般闺蜜的亲密,特别是赵小静对安惠子的那种担心和关切溢于言表的感觉,大刘眼前浮现出安惠子晕倒时小静焦急的样子,这种关系在大刘看来有点神秘了,他周围就没有这样的人。
但是贸然判断她们之间的关系,大刘又觉得老赵是不是弄错了。
服务员进来上菜,老赵示意服务员出去时关上门。转而压低了声音:“这里以前不对外开放,是专门接待中央领导的,隐私工作做得不错。”
大刘挠挠头皮,这一切听上去那么陌生,却又那么传奇。
老赵看向大刘:“小刘,我前几天去医院挂你的号,他们说你不在门诊上班了。我还以为你高升了。”老赵不知不觉中将大刘的称呼改成了小刘。
“高升?”大刘不知道该从哪里吐槽这个。
“小刘,你我之间,我这个人不容易信任人,生意场上,尔虞我诈,就是这样。”老赵将龙虾转到大刘跟前,“吃点?这个味道不错。”
大刘拿起筷子,这个龙虾上次文依依请客的时候也点过,看来是他们这里的招牌没错,不过此刻大刘不想提起文依依。
“你们医院,搞的什么狗屁末名淘汰!”老赵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仿佛突然不经意地说出这句话。
大刘心下骇然,感觉自己仅有的体面一下子被人刺中。
老赵拍拍他的手背:“我用了一点手段。”
用了一点手段?老赵今天说的话都是半截,让大刘颇费思量。
大刘其实有点不明白他那个阶层的人,来医院看病怎么会落到他的手上?以大刘的认知,一般有权有势的人,医院的干部保健科的科长都会亲自带着去各个科室找名气最大的教授。
这大概是老赵的不落俗套。又或许是因为老赵觉得自己生了一个怪病,不想闹得沸沸扬扬地为人所共知。
他说的用了一点手段,大刘不想去追究。只是他的手段让大刘仅有的尊严落到体无完肤的境地。
“来我公司怎么样?”
大刘又是一愣,他这辈子就没有想过除了当医生,神经内科医生以外,他还能做点别的。
“现在是房地产的黄金时代,我的公司发展地很不错,但是如果要做强做大,还需要像你这样的人才。”
这话说的,“像我这样的人才?”大刘一头的雾水,他除了能够给人看一下“嗅觉超敏”“眩晕症”以外也就没有什么别的优点了。
又说回小静,小静这孩子心里存得住事,这也好,也不好。我一直以为我能够用钱控制住她们。她们是指小静和玉红。
大刘不知道玉红是谁,但也忍住不问,就像精神病人做心理咨询的时候以后,心理医生的作用只是聆听而已。
第61章 .
老赵夹了几筷子菜,但是明显感觉到食之无味,他心里装的都是事。
在外人眼里,他是一名成功人士,可是人生就是这样,他不可能让你事事顺心。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和小静还有玉红,有了越来越深的隔膜。自从撞破了小静和惠子之间的关系以后,老赵一直在拼命地回忆,是从哪一个时刻起,那个原本属于他的小棉袄消失了,甚至成了他的对立面。
大约是从老赵开始创业的时候吧,老赵还记得那时小静在上初中,又或者是高中,老赵一向不太关心这些,主要是他自己的事情都关心不过来。那时候他和玉红都下岗了,一下子双双没有了收入,玉红就知道哭,也没有什么主意。他们一家挤在玉红的娘家,老丈人的脸色早就不好看了,觉得玉红找了一个没用的女婿,本来在厂里也是钱少,不过是大锅饭,大家都穷,也就穷快活。
下了岗,只剩了穷,没有快活了。迫不得已,老赵开始瞎折腾。
先是去新疆那么老远的地方贩了哈密瓜回来卖,那时候A市的人还没有怎么吃过哈密瓜,在大街上吆喝着卖:“哈密瓜,新疆的哈密瓜。”老丈人又觉得晦气,别人家的女婿都不下岗,稳当地拿着铁饭碗,就他家这个,沿街叫卖,把老岳父的面子都给丢光了。
更令他们不满的是,这一笔生意没有赚到钱,瓜是卖出去一些,但是花出去的车票钱,旅馆钱,运费也是一大头。老赵第一次做生意,不会算这个帐。没赚到钱,还因为A市的天气,太热,瓜买回来后没地方放,都堆在楼梯间,楼梯间正对着太阳,更热,卖出去的速度又慢,结果剩下一堆烂瓜。
接着老赵又做了一连串不靠谱的事,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