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葵有点失落,看来他是嘴上说得起劲,心里并没那个意思。开车回家路上,她脑子里一直在想,他说我像她的前女友,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暗示他喜欢我这一款,还是表明我不过是他的过去式?这个问题她想了一整晚,连梦里也在想,但没有答案。
甄敏的事总算告一段落,秋葵把心思用在工作上。因为彻底闹翻了,甄敏离职前没有和她进行工作交接。秋葵听了梁东的话,对原来甄敏手下的两名主管格外笼络,那两人也果然对她心悦诚服。在她们的倾力协助下,她的工作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短暂的混乱后,就进入了正常轨道。
她心情舒畅,不管工作状态还是精神面貌,和刚到总部时比,都大为改观了。在公司内部,她和各个部门的联络也密切起来,渐渐也有了自己的人脉圈子。转眼到了月底,吴秀真的姐妹趴如期举行。
那天是个周六,下午五点多,她和戴洁就出门到吴秀真家里去。因为早就约好了要喝点小酒,所以没开车,两人打了辆出租车过去。吴秀真住在古北的一座高档小区里。那一片是小有名气的富人区,许多港澳台日韩的外资企业高管住在那一带,虽不能和顶级富豪区比,但也出类拔萃了。总之,能在这样的地段购置房产的,绝对算得上是打工人里面的佼佼者了。
吴秀真大学毕业就来了S市,进的第一家公司就是现在这家公司,然后一直干到今天。作为公司的创始员工,她拿到了公司上市时配发的原始股,加之职位不断晋升,年年都有期权可拿,因此累积了不菲的身家,是公司里的小富婆之一。
不过有所得也有所失,不知是过于专注工作,还是别的原因,她的感情之路一直不太顺利,如今早已迈过三十大关了,仍然是孑然一身。
秋葵和戴洁到了后,让吴秀真带她们参观房子。房子很大,家具精美,装潢也颇具品味,兼顾了美感与舒适。秋葵很羡慕,心里想着,如果自己也能在S市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哪怕没这么大,没这么好的地段,也心满意足了。可是S市寸土寸金,房价高不可攀,想想可以,要实现谈何容易,除非……她也能做到像吴秀真那样的位置。不免就想起梁东跟她说的那句话,经理不过是道门槛,你就不想继续往上爬么?突然发现,他说得有道理。
参观刚刚结束,另外两位主角也先后到了,先到的是刘慧。刘慧毕业于海外某常青藤大学,先在华尔街一家大型投资银行任职,专做国内企业赴美上市的辅导工作,因为看好现在这家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前景,两年前回国进了公司,做投资者关系部总监。她个子不高,性格开朗,年纪三十几岁,据说目前也是单身。
秋葵平时在办公室见到她,觉得她既专业又干练,一副飒飒的职场精英范。而今天周末,她穿牛仔裤短袖衫,像个活泼调皮的邻家大姑娘,又是另一番味道。她一进门,就冲着吴秀真囔:“哎哟吴大姐,又在展示你的大闺房呢。”
吴秀真爆出一阵大笑:“什么鬼,说得我天天在家练闺中秘笈似的。”
刘慧当即答:“练闺中秘笈好啊,但最好找个男人一起练。”
两人又是一阵狂笑,全不像平时在公司时的严肃正经样。正说笑,李磊也到了,一进门就说:“什么闺中秘笈,我也跟着练练。”
李磊是总裁助理,目前的职级是高级经理,但据说也快要升总监了。她起初在公司行政部做普通职员,因为踏实勤勉,性格圆融,后来被季总看中,从行政部要到总裁办公室,统筹管理他的日常行政事务,之后就一路晋升,说起来也是公司的资深员工了。
李磊是援疆知青后代,十岁那年才回沪,跟着奶奶在弄堂里长大。她和土生土长的沪上小姑娘不一样,为人机敏却不市侩,在公司里不管是本地土著还是外地人,她都能处得来。年纪和吴秀真刘慧也都差不多,而且也是单身。
秋葵之前听人说过,说吴秀真、刘慧和李磊是公司里的三朵金花——吴秀真是有刺的玫瑰,刘慧是傲娇的牡丹,李磊是浓烈的菊花。除了说她们各有特色,其实更多的是暗指她们大龄单身。她之前一直对这几个女人怀有强烈的好奇心,没想到这次一并都见到了,更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她们小圈子的一员。
当然,这时她也明白了,吴秀真之所以把她和戴洁拉进来,除了合得来,可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她们两人也是年近三十且未婚吧。如果她们不早点解决婚姻问题,难免以后会有人喊她们四朵金花甚至五朵金花了。
不过,虽然猜到了原因,她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这三个女人都是公司的中坚阶层,能进入她们的圈子,至少也意味着某种认可,可以想见的还有工作上的互相支持,对她和戴洁这种初来乍到根基不稳的人,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五个女人一聚齐,屋子里顿时热闹起来了。一边吃着水果零食,一边喝着红酒饮料,话题无非是男女感情、公司八卦、穿衣打扮、减肥瘦身这些。秋葵起初还有些拘谨,后来见大家都坦诚相对,完全没有公司里的那些隔阂与防备,很快也就放松下来。
第024章 老板心思很难猜
说起公司的八卦,免不了要说到甄敏。秋葵一直认为是自己挤走了甄敏,背着很重的心理负担,怕被人看做是不择手段的职场恶女。
没想到吴秀真她们都不这么看,反而称赞秋葵,说她为公司除了一害。说起来,原来大家早都对甄敏看不过眼了。所以对她的离开,没有一个人同情。秋葵这才终于释然了。
聊完甄敏当初做过的各种奇葩事,李磊又说起另一件事,说公司高层最近正在酝酿组织架构变革。其中一个变化是,汤灏打算把手里的市场公关部和数字营销部合并成一个部门。
吴秀真快言快语,问为什么要合并。
李磊说:“好像是因为梁东和吉米合不来,两个人经常吵得不可开交,工作配合也不顺畅,沟通成本很高。汤灏很头疼,所以想合并算了。”
吴秀真又问:“照这么说,合并之后,梁东和吉米只能留一个了?”
李磊摇摇头说还不知道,只是有这样的动议,现在一切都是未知数。
刘慧也是海归派,当即支持梁东:“如果真的只能留一个的话,我倒希望梁东留下来做新部门总监,他比吉米好沟通。吉米这个人实在太固执了,脑子里只有一根筋,跟他说点什么事特别费劲,半天都说不通,本位意识又严重,好像市场公关部是他个人的一亩三分地一样。我有时真不知道他脑子里在想什么。”
吴秀真接过话:“对对对,那人跟甄敏有得一比,特别特别不好说话。但是话说回来,虽然我也觉得梁东能力更强,想法更多,但他毕竟新来不久,未必能竞争得过吉米。”接着又补充一句:“而且,季总好像也不太待见他。”
刘慧惊讶,看向李磊:“季总为什么不待见梁东?”
李磊微微笑着没有回答,吴秀真说:“李磊不方便说,但我算是知道一点,原因很简单,梁东是董事长招的人。”
刘慧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大为不解:“董事长和总裁有矛盾吗?”
吴秀真说:“那也谈不上。董事长和总裁是多年的创业搭档了,公司刚成立我就在他们身边做事,他们配合得还是很默契的。但人嘛,多多少少还是有点那个什么的。既然现在是季总当家,他肯定要用自己喜欢的人。季总这个人吧,喜欢听话的人,不喜欢想法太多的人,和董事长正好相反。”
刘慧又问:“那也不至于吧,梁东虽然想法多点,但也不是什么刺儿头。再说董事长从总裁位上退下来后,大部分时间都在美国,从不过问公司具体事务,也就是开开董事会,偶尔参加一下投资人会,顺带在美国物色人才。说起来,我当初在美国复试的时候,也见过董事长呢,也没见总裁给我脸色看啊。季总有必要因为梁东是董事长推荐的,就不待见他吗?”
李磊脸上浮起高深莫测的表情,耸耸肩说了句:“也许总裁有总裁的考虑吧。”
刘慧又问:“对了,董事长这几年不会回来吧?”
李磊说:“那倒没听说。”
吴秀真说:“打住!季总最忌讳这个事了,董事长要是回来,一定是公司出了大问题。但愿公司不要出什么问题吧。”
刘慧换个话题:“可是吉米也不听话呀。”
李磊说:“那你就不知道了,他只是不听汤灏的话,对季总那可是言听计从。季总说的每句话,他都拿小本本记下来。交代的每件事,哪怕是针头大点的事,都办的妥妥贴贴的,然后越过汤灏,亲自向季总汇报。”
刘慧问:“那对汤灏呢?”
李磊说:“对汤灏?不管汤灏说什么,他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汤灏交代的事情,他是能推就推,连敷衍都不带敷衍的。”
吴秀真说:“他为什么不服汤灏?我一直不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