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狼狈为婚_余不是【完结】(66)

  回去的出租车上,秋葵问杨薇:“你平时像这样遇到任君的几率高吗?”

  杨薇说:“挺高的,动不动就碰到一起。有时在媒体领导办公室也能遇到,别提有多尴尬了。有一次有位领导开玩笑说,要不你们干脆当面打一架算了,谁赢了我就帮谁。”

  秋葵没想到任君到了对手公司后这么活跃,叹了口气说:“但好像媒体更偏袒他们一些。”

  杨薇点头承认:“确实是。他们处在进攻的位置,我们从来都是被动防守。他们打低价牌,打着帮消费者省钱的口号,很容易博得同情。而且他们人多,我们确实占不到便宜。”

  秋葵问Q公司公关部多少人。杨薇说:“少说也有几十人,我知道的,光北京就有七八个,人数比我们北京分公司多一倍。我们就算每天跑断腿,也根本跑不过他们。而且人家公关费也多,只要是用于公关的,基本不设上限。哪像我们,招待费人均超过三百还得提前报批,而且多数时候还批不下来。”

  这一点秋葵当然知道,但她也没办法。又问任君现在Q公司担任什么职位,杨薇说:“她现在都做公关总监了。”

  秋葵吃了一惊:“公关部都归她管吗?”

  杨薇说:“那倒不是。她这个总监只管北京。他们总监多着呢,我知道的至少就有四五个,每个人管一个重点区域。他们公关部的地位比我们高多了,上面还有一位专门的公关副总裁,叫宋睿,我见过几次,以前是一家大报的副总编,媒体资源也好,媒体关系也好,都非常强悍,性格也很强势。现在他制定的策略,就是专门针对我们公司,各种搞事情蹭流量。”

  秋葵虽然觉得这样的手段有点下作,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个很好的策略。C公司是行业老大,谁蹭上,谁就能引起媒体注意,从而获得知名度。秋葵对此觉得很无奈,常有种束手无策的感觉。另一方面她也觉得,公司对公关的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但这种话她不敢说,因为说了也没用。她上面有高蓓,要说也是高蓓去说。

  这一波传统媒体的较量上,双方各有胜负,一个说对方价格贵,一个说对方不可靠,各有支持者,算是打了个平手,也可以说都没捞着好处。

  回到S市后,秋葵想起杨薇的话,突然对宋睿来了兴趣,到网上搜那人资料,发现信息很全,接受采访的照片也有,三十几岁,一副精明强干的样子,在社交媒体上尤其活跃,算得上是个有影响力的大V了,发了很多攻击C公司的言论。这还不算,每次他说点什么,不少业界名人都帮助转发,可见他在业界的人脉资源很深很广。

  秋葵觉得任由他乱说不是办法,要求各地公关人员用个人的小号,到宋睿的社交媒体下面留言,为C公司说话,免得被他带偏节奏。

  结果双方吵了起来,分公司有位员工一激动,就留言说,Q公司就是一家骗子公司,专门坑骗消费者。

  这一下惹恼了宋睿,此人果然强悍,直接转发那条留言,并公然说,如果C公司的公关人员再说Q公司是骗子公司,他将不惜一切代价,让C公司上央*视消费者栏目的负面报道。

  照理说,这样的言论一出来,就坐实了他幕后操纵舆论的事实,如果C公司能好好利用这一信息,或许可以扳回一局。因此看到这条消息后,各地公关人员一片欢腾,高兴得不得了,以为终于抓到了对手的把柄,可以大做文章了。

  谁知几天的骂战后,高蓓却出面了,强令大家偃旗息鼓,不要再在这上面做文章了。公关人员多有不满,秋葵也很不解,去问高蓓原因她又不肯说,只好私下找梁东诉苦,说好不容易得了这么个大好的机会,却让高蓓给错失了。

  第086章 未必能应付得来

  梁东听说后笑了笑,问秋葵,知道高蓓为什么要制止你们吗?

  秋葵问为什么,梁东说,因为宋睿给高蓓打了威胁电话,说如果高蓓再不让手下人闭嘴,他就起诉她污蔑,所以高蓓就服软了。这件事业内很多人都听说了。

  秋葵更纳闷了:“起诉就起诉,有什么好怕的?双方又不是没打过官司。”

  梁东说:“起诉公司和起诉个人是不一样的,高蓓这个人很精明,她不会让自己惹上官司的。”

  “明明是宋睿他们先攻击我们好不好,我们只是反击而已,他凭什么起诉?”

  “话也不能这么说,Q公司攻击我们,我们反击他们,这是商业竞争的范畴。但说人家是骗子公司,就有些言过其实了。这家公司是有些瑕疵,但运营上还是挺规范的。那些被骗的案例,毕竟只是个案,被我们刻意放大了而已。”

  “怎么能这么说呢?难道我们就只能被动挨打不能还手?我理解不了。”

  “你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但高蓓认怂,其实还有一个原因。现在Q公司势头很猛,现在正到处挖人,连我都接到过猎头的电话。我估计,宋睿应该是私下给高蓓开了什么条件吧?”

  “意思是要挖她过去吗?那她会去吗?”

  “说不好。就算没答应,至少也没断了这条路。”

  “可是,谁会放弃大公司,到小公司去呢?”

  “Q公司现在不能说是小公司了,他们现在不缺钱,刚拿了好几个亿的融资,应该很快就要公布了,而且据说快要启动上市程序了。”

  “他们再有钱,有我们公司有钱吗?我们可是行业老大,早就上市了,这能比吗?”

  “这你就不懂了。Q公司现在开出的价码很高,不仅薪水高,还配原始股。你知道对于打工人来说,什么时候最容易暴富吗?”

  “什么时候?”

  “上市前加入创业公司。上市前得到的原始股,比上市后的期权值钱多了。你知道我们公司,赚到大钱的是哪些人吗?就是上市前加入公司的中高管。后来的那些期权虽然也值钱,但相比之下差远了。”

  “可是万一上不了市呢?”

  “这当然是有可能的,但Q公司好像不存在这个问题。据我所知,他们最近的这笔融资就是冲着上市去的,国内的几家大互联网公司都参与了投资。而且他们虽然现在没盈利,但营收却连续几年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增长率。你想想,这种情况会上不了市吗?”

  “可是,这个行业不是已经有几家上市公司了吗?他们既然还没开始赚钱,为什么还能上市?”

  “这就是Q公司厉害的地方了,他们虽然和我们同在一个行业,但业务模式并不相同。我们是封闭式平台,他们是开放式平台。资本市场更看好开放式平台,所以给他们的估值很高。总之呢,Q公司将来会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从他们公关上的势头,你应该也能看出来。”

  “那怎么办?我们难道就不能想办法应对吗?”

  “当然是想的,但是,未必能应付得来。”

  “为什么?”

  “主要还是管理层的原因吧。季总是传统企业出身,招了一大批和他差不多背景的高管,这些人的格局视野以及技术远见,以我个人的观察,说实话都不如Q公司。再说我们公司大了,想转型也没那么容易,船大难掉头。”

  被他这么一说,秋葵紧张起来了,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危机感。梁东看出来安慰她说:“你也别担心,我们公司能有今天的地位,也不是大风吹来的,总有办法应对的。只是Q公司的崛起,正在逐渐改变行业的格局,我们公司的市值可能会受到冲击。”

  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会,又提醒说:“对了,这段时间如果你有期权到期的话,建议你抓紧卖掉。最近资本市场风向对我们不太有利,估计股价会出现波动。但这些话你听着就行了,不能跟同事们讲的。”

  秋葵点了点头。梁东的这番话让她意识到,自己专业能力说尚可的话,对行业的理解还是很欠缺的。她好奇:“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梁东实话实说:“有些是我个人的分析,有些是我听刘慧说的。照我说的做,你不会吃亏的。”

  “好的。”秋葵答应了,顺着他的话又问:“对了,你和刘慧最近怎么回事啊?”

  最近梁东和刘慧走得特别近。她本来早就想问了,一直觉得不太好意思开口。现在既然梁东主动提到刘慧了,她就装作不经意地提了一句。

  她刚从北京回来,就发现两人关系异常了。那天经过梁东办公室,看到刘慧在里面,两人说说笑笑,聊了至少半个小时。刘慧走的时候,秋葵看了她一眼,见她脸上红扑扑的,一副很兴奋的样子,当时心里就一咯噔。

  照理说,同事之间有来往是正常的,她以前没为这种事生过梁东的气。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次她觉得有些怪异的感觉。刘慧年纪和梁东差不多,也有海外留学的背景,又是单身,她和梁东在一起,比自己和梁东在一起,似乎显得登对多了。

  秋葵看着刘慧容光焕发的样子,心里一阵阵泛起醋意。但吃醋归吃醋,她和刘慧都是吴秀真的姐妹,不好表现出来,只好一直憋在心里,憋了好多天了,今天正好趁这个机会说出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逆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