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正式开始前半小时,秋葵看到闻畅也匆匆来了,到贵宾室找到季总,附在耳边说了句话。季总听了从贵宾室出来,把酒店业务总监和高蓓叫过去,几个人到一旁议论起来。秋葵偷偷留意,一边掏出手机给梁东发信息,问他是不是跟闻畅说了。梁东回说是,刚说完不久。秋葵立即猜到闻畅是来劝阻的,紧张地盯着他们。过了几分钟,看到闻畅有些失望地走了,季总仍回了贵宾室。又等了一会,不见有人宣布发布会暂停或取消,就知道闻畅没能说服季总。
发布会按时举行,季总致了辞,新闻通稿也发给了与会记者。结束后,媒体陆陆续续进行了报道。报道起初聚焦于新闻发布会本身,基本上是就事论事,照着通稿发的。但正如秋葵所预料,很快报道的调子就转向了。几家行业媒体开始分析此举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后果,质疑C公司危及酒店定价的自主性,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这种声音一出来,很快就开始发酵,越来越多媒体发出了类似的批评,网上更是骂声一片。紧跟着,几天后,Q公司果然跳出来了,在北京举办了一场规模更大的发布会,针锋相对地控诉C公司利用行业地位搞垄断,逼着消费者只能住高价酒店,并表示已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在Q公司的推波助澜下,媒体很快从质疑转向指责。一些此前不敢吭声的酒店负责人,这时也站出来批评C公司。随后市场监管部门也表态,要调查此事。
舆论彻底失控,C公司简直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连投资人也来询问了。终于,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活动推出不到一个月,就默默取消了。C公司本来想给Q公司一个下马威,结果再次落了个惨败,吃了大亏。
这件事的后果比以往任何一次危机更严重。因为这一举措损害了合作方利益,动摇了公司赖以生存的业务模式,公司股价出现了剧烈的波动——准确地说是一路狂跌。投资人代表向公司发出质询函,要求说明到底发生了什么。据说连董事长也惊动了,指示闻畅彻查此事,给投资人一个明确的答复。
酒店业务部和公关部的人轮流去了闻畅办公室谈话,秋葵也叫去了。她是单独过去的。办公室里除了闻畅,刘慧也在,面前摆台笔记本电脑做记录。气氛并不紧张,闻畅笑眯眯的,开门见山问:“我听梁东说,你一直反对这个项目?”
秋葵回答是的。闻畅很感兴趣的样子,让她说说是怎么做的。秋葵如实把劝阻高蓓的经过细说了一遍。闻畅又问:“所以你又请梁东出面去劝阻季总?”
秋葵说是的。
闻畅问:“为什么是请梁东出面,不是别人?”
秋葵吓了一跳,还以为是要调查自己和梁东的关系,不过想想也不可能,稳了稳心神说:“梁东负责市场营销,是最能理解这个活动风险的人,所以我才找了他。”
闻畅点点头说:“好,你做得很好。”扭头问刘慧:“你有什么问题吗?”
刘慧笑笑说:“我倒没什么问题。秋葵还是挺专业的,梁东也很专业,可惜高蓓太固执了,不然本来可以避免这次危机的。”
闻畅没接话,又问秋葵:“你觉得,高蓓为什么不劝阻季总呢?是她没看出来哪里有问题吗?”
秋葵不敢说她逢迎季总,只说这个我不知道。
闻畅继续问:“那你是怎么判断出来,这个项目有风险呢?”
秋葵说:“专业直觉吧,另外就是换位思考,站在酒店和消费者的角度想想就能知道了。还有一点,我比较了解Q公司,跟他们打了这么多年口水战,知道他们的手段。”
闻畅赞赏地点点头,又跟秋葵闲聊了几句,哪里人,来公司几年了,做过哪些岗位。秋葵一一答了。闻畅站起来,跟她握了手,又说了句你做得很好,面谈就结束了。
秋葵出来,发信息跟梁东说了谈话的情况,梁东回说:“很好啊,看来闻畅很喜欢你。”接着又问:“你想知道,高蓓是怎么跟闻畅说的吗?”
秋葵问怎么说的,梁东说:“她撒谎,说她从头至尾都不赞同这个项目。她忙着季总进政协的事,没时间顾及这个项目。还说最后出现这种局面,都是下面的人应对不力。总之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秋葵心里鄙夷高蓓无耻,也感激梁东的预先谋划,不然自己又要背黑锅了。问:“这些细节你怎么知道的?”
梁东回:“当然是刘慧告诉我的。”
秋葵说:“她今天当着闻畅的面,也说了你和我的好话。看来,你还得继续跟她搞好关系。”
梁东问:“这下你不怕我跟她搞到一起了?”
秋葵说:“你敢,我切了你。”
梁东回个吐舌头的表情说:“接下来,你就等着看好戏吧。”
第094章 习惯了不在乎了
调查很快结束了,随后举行的项目总结会议上,季总闻畅和相关参与项目的人员都出席了。季总很有风度,首先表态是自己决策失误,承担管理责任,说完就先离开了。闻畅接着发言,说这次的活动导致公司声誉和股价蒙受重大损失,她应董事长和投资人要求进行调查,不是针对具体某个人。话锋一转,对酒店业务总监和公关负责人高蓓提出了严厉批评,指出他们犯了工作不严谨,误导管理层做出错误决定的错误。
她这样说的时候,秋葵留意到,高蓓的脸红一阵白一阵。显然,闻畅这番话,表明她对她此前的说辞是不认可的,等于是当众打了她的脸。
“当然了,”闻畅继续说:“犯错不可怕,重点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我在调查中也发现,事前有几位同事也提出了明确的反对意见,虽说没有被采纳,但这种说真话的作风是要表扬的。今后的工作中,希望我们所有人都本着自己的专业,说实话,说真话。”
闻畅虽然没有点名提反对意见的人是谁,但闻畅话音刚落,秋葵就感觉到,高蓓正用一种近乎阴冷的目光看向自己。她避开她的眼神,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等着宣布对进一步处罚措施。一旦高蓓受处罚了,背了过错在身上,以后就不至于明目张胆针对自己了。
然而意外的是,并没有进一步的处罚措施。不知道是顾及季总颜面,还是季总提前已经定了调子,出了这么大的事故,最后没有任何人受到具体的惩罚,泛泛的批评之后,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拳头高高举起,轻轻落下,高蓓虽然在闻畅那里信用破产了,但并不影响她继续做总裁办主任。季总还是一如既往信任她,仍然让她运作进政协的事。也是高蓓运气好,这次危机事件过去不久,季总进政协的事办成了。消息公布那天,季总大为高兴,高蓓更是容光焕发。她总算替自己扳回了一局,甚至比以前更受季总器重了。
之后她从政府事务里脱身出来,把更多注意力转移到了公关事务上。通过上次的事件,她或许意识到了,仅仅得到季总一人信任还不够,她如果想保住自己的地位,还必须得到其他高管的认可。而要想得到其他高管认可,就必须在业务上有所表现——毕竟进政协是季总个人的事,对公司其他人、对公司业务,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贡献。
而且她也留意到了公司形势的变化,董事长回归的呼声越来越高,季总这个总裁的位置还能坐多久,是保得住还是保不住,成了一个疑问。如果季总地位稳固,她可以对具体业务不闻不问,只要笼络好季总就可以;但如果季总让贤卸任,总裁办自然也就没有了——当然,不排除新任总裁仍会保留总裁办,但总裁办主任肯定不会再是她了。那时怎么办?她可以不做总裁办主任,但公关总监的位置是一定不能丢的。所以她不能再做甩手掌柜了,必须把公关业务牢牢抓在手里。
于是她开始收权,收回秋葵手里的分公司公关团队管理权。她明确要求各地公关人员,以后事情无论大小,都必须直接向她汇报。事情无论大小,都必须由她亲自发号施令。这样一来,秋葵很快就被架空了,几乎成了摆设。
不仅如此,高蓓还暗地里向各地公关人员打听秋葵以往的工作情况,如果她认为哪里做得不好,就摆出一副秋后算账的架势,把秋葵叫进办公室狠批一顿,搞得秋葵很是不安。
这天晚上,梁东来秋葵家看过老太太后,两个人在小区里牵着手散步,秋葵就把遇到的棘手情况跟梁东说了。梁东听了忙向她道歉:“都是我不好,不该出那种馊主意。本来以为可以扳倒高蓓,没想到季总这么偏心,人家啥事没有,还害你遭她报复。”
秋葵却不这样想:“话也不能这样说,就算没这件事,高蓓也照样会针对我。我妈住院的时候,她就四下搜集我的罪证了。就不知道她想把我怎么样。”
梁东分析:“她现在想把公关事务抓自己手里,肯定是巴不得你离开了。你是她夺权路上的拦路虎。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