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氏已经都知道了事情的始末,见陆文带陆方回来并不上前安慰,也不提他们分家的事,好似就当做什么也没发生。
对陆文说道,“我把你姐姐的屋子收拾出来了,日后你跟阿方住那里,书桌也给你搬过去了。”
陆芸娘的房间是她六岁时给她建的,在主屋的后面,自从她走后,武氏还是经常去打扫,加上陆芸娘就是爱讲究的,布置的比主屋还要好。
陆文点头,带着陆方去放东西,见他进入房间有些局促,不由的取笑道:“姐姐都走半年多了,而且她的东西我阿娘都收起来了,方哥没必要紧张!”
作者有话说:
竟然不是恶人有恶报,太不大快人心了。
陆文:十荒,我在给你普及一点知识,休妻固然是一时爽快了,可事后麻烦事却是不少,
田家免不了来吵闹,陆家的名声难免也会有影响,实在得不偿失,
而且陆方作为男二,日后肯定要飞黄腾达,田氏迟早肠子都要悔青了!
祝大家中秋节快乐,小天使们可要好好享受放假的时光哦。因为明天就上班了,苦笑.JPG
第37章 提亲
◎你忍心她为了你一辈子孤寡吗◎
陆方听到陆文又拿这个打趣, 立刻就想教训他,只是陆文见机奇快,急忙转移话题, “方哥快放好东西吧, 我们去厨房吃早饭,我还有好多功课呢!”
陆文拿功课做幌子,陆方在不能说什么了,他的东西就两套衣服, 根本没什么好收拾的, 放下后就叹气。“麻烦伯母和你了,伯母肯定不会使唤我干活, 你可不能这样, 要不然我心里不好受!”
陆文笑道,“是兄弟就不要说见外的话!”
陆方苦笑的说道,“当然是兄弟了,那么多亲戚都是看着我长大的, 在祠堂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为我说话, 是不是我做人太失败了, 其实大嫂才是对的人。”
陆文知道陆方被迫长大,要面临很多他不能承受的东西,他今天做的已经很好了, 相比他大嫂, 已经是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
只是被亲人放弃,宗族并未放弃他, 他的情况还不算是最糟糕的。
“说什么傻话, 有道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你虽然和家里闹僵了,日后却能舒心不少,
我已经打听过了,朝廷现在还未严打跑商背货的,既然带普通的货物顶多是没收或者罚款,那朝廷就是有意宽松政策的,
日后你不去碰盐铁之物,应该不至于玩命,不过这两年你还不能出师,
过两年我去彭城上学,帮你看看城中带什么东西利润高些,也是一条稳妥的出路!”
陆方好笑的问陆文,“你读书厉害,难道还会经商不成?”
陆文当然不会经商了,但他会纸上谈兵嘛,“不管是什么事,都有共通之处,为何青州的盐背到临州会这么贵,
一来青州靠海,盛产海盐。
二来青州商贸频繁,物资丰富,物价就低廉,
可我们临州位于内地,风调雨顺,虽然缺铁缺盐,但临州工艺高深,世出名匠,
最出名的是烟山青瓷和雨燕绸缎!若是从临州带这两样东西去青州出手,在从青州走点稀罕的物件回临州,一来一回,即便没有走私盐那般暴利,利润也绝对不低!”
陆方没想到陆文真的对经商有了解,他在三叔祖家只练拳脚,询问他们经商的事情,
他们也只会说练好拳脚功夫,官府严查的时候能带货跑路,即便跑不脱,也要找地方藏了货物或丢了货物,没有证据,官府只会放人。
陆文的这种理论是没人和他说过的,正想再问,前面就传来武氏叫他们吃早饭的声音。
农家的早饭,不是粥就是红薯,顶多加点鸡蛋。
陆文家的鸡蛋都是陆大伯家送的,武氏只在正餐时会给陆文做了补身体,不过今天陆方在,武氏煮了粥,还在粥里放了熏肉,很是肉香扑鼻。
陆方知道武氏是特意照顾他才做得这样精致,就不好意思的劝道:“伯母,我已经这么麻烦你们了,不要特意照顾我,要不然我都没脸待下去了!”
武氏笑着让陆文给陆方盛粥,“说什么傻话,我是想给阿文补补身体,你不知道,虽然村里都说他读书厉害,
但他私下也是努力的不行,天一亮就起来背书,一直忙活到晚上,人都瘦了!”
陆文知道武氏是不好明面上安慰陆方,就没有说话,正吃到一半的时候。
厨房门口却出现了两个女子,一个是陆大伯的长女陆元娘,另一个是身穿红色夹袄,头戴银环!在大多都是粗布衣衫形象的陆家村,她的这身打扮,极是凸显。
陆文不太认识这个女孩子,武氏却是认识,“这不是小香吗?这是回家过年吗?”
原来那女子是村里在临州会馆里当差的陆小香,她家早年太过困难,家里托了人,让她去会馆里做事。
这只是好听的说法,说白了,就是家里把她卖了,不过主家可能比较好说话,她每年还有几天休沐可以回家和亲人相聚。
陆小香刚才就一直看坐在小桌上喝粥,喝得秀气不已的陆文,有些不好意思的点点头。
“有几天假,我攒到过年时节回家探亲,今天无事,来找元娘姐说说话!”
陆小香比陆元娘还小两岁,今年十三,但人家已经在城里做事六年了,心眼比陆元娘多了不知多少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