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员们再次打量林沐瑶,脸色蜡黄,头发干枯发黄,身板瘦弱得一阵风都能够吹走,完全没有了以前的妩媚动人,别说杨家后人那样从富贵堆里走出来的男人了,就是他们农村小伙子也没有几个能够看得上。
于是看林沐瑶的眼神再次回归正常,甚至开始出声讨伐黄翠花婆媳俩,“坏了自家闺女的名声,对你们有啥好处,没见过你们这样狠心的人。”
黄翠花和李香草气结,这些人真是势利眼,看谁能耐,就巴着谁。
因为有了杨志彬这张大旗,社员们为了以后能够从林沐瑶手里接活护着她,支书本来就站她那边。
任凭葛ῳ*Ɩ兰英和张美茹婆媳俩如何哭嚎,最后还是按照协议赔了林沐瑶钱,林沐瑶在牛角岭大队社员面前,头一次立威圆满达成。
接着又收了几个社员织好的围脖和毛衣,这才回家。
站在家门口,看着自己家的茅草房,她叹口气,她该把房子修一修了,另外也得在城里买一套房,牛角岭大队算是一个退路,而安平县城是她事业的起点,这俩地方无论如何都得有套房子。
买房子需要钱,所以首要任务还是得搞钱。
做了一荤一素的晚饭吃了,又喝了中药,洗漱一番,她又回去睡觉了,明天一早还得去城里卖电子表,以及她批发回来的衣裳,还有这些天加工的围脖和毛衣。
第二天一早,林守卫就赶着骡车载着王春花来接她,她把电子表还有衣裳等提上车,几人便向县城出发。
路上王春花先是忐忑地问:“瑶丫头,咱们的电子表能卖出去吗?”
她也跟林守卫一样患得患失了,毕竟这批电子表压上了他们夫妻所有的身家。
林沐瑶再次把安慰林守卫的话,安慰了她一遍后,又笑着道:“电子表放不坏,一时间卖不完,咱们慢慢卖就是了,总能够回本的。”
王春花松了口气,“也是。”
解决了这件心事,王春花又说起了烩菜摊子的事,“你不过有几天没做,火车站那边就多了几家卖烩菜的,他们也跟着免费送馒头,真是不要脸,自己想不出来新法子,只会学别人。”
林沐瑶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做小吃摊要的是手艺,只要我手艺好,别人抢不走我生意,就是做小吃摊利小又辛苦,我目前不打算做了。”
王春花好奇地问:“那你打算做什么?”
林沐瑶摇了摇头,“不清楚,没想好。”
但等到了安平县最热闹的百货大楼门前,听到人议论杨志彬要在安平县投资纺织厂,专门生产牛仔布料,她笑了,她知道接下来该做啥了,这次她真的要发财了。
第25章 送礼学问
牛仔衣服在八十年代可是时尚的代名词,只要能够弄到手货,根本就不用怕没有市场。
如果杨志彬的纺织厂生产出来了牛仔布料,她肯定要死皮赖脸地去找杨志彬,就是撒泼打滚也要求杨志彬,给她批发牛仔布料的份额。
虽然这么做有些不要脸,但是如果要脸,就别做生意了,生意人就不能太要脸面。
至于她没学过服装设计,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也不用太过有设计感的衣服,只要去瞅瞅街面上人们喜欢穿什么样的款式,她雇人做啥就好,再不成,把后世的一些基础款改一改,符合当下审美就成。
在她畅想发财计划的时候,有一个中年女同志拿起一条大红色的毛线织的围脖,问:“同志,这毛线围脖咋卖?”
林沐瑶赶紧收敛了思绪,笑着回答:“15块,这可是海城最流行的款式,您瞅瞅这毛线,可是全毛的,围脖子上绝对暖和。”
女同志伸手拿了毛线围脖,用手摸了摸它的触感,的确是全毛的,全毛的毛线一斤二十五块,这样的围脖需要三两左右,一斤两块五毛钱,三两就是7块5毛,再加上手工,顶多八块钱。
她这样想的,也这样说了,“8块钱,我就买一条。”
林沐瑶笑了,“同志,您可真会算账,一点利润都不想给我们,这可是从海城批发的毛线,来回路费,再加上住宿费和伙食费,8块钱我们是真亏。”
中年女同志又让了让价格,“那九块钱。”
林沐瑶再次还价,“10块,这可是海城最流行的款式,您再看看这做工,可是花了工人两天的时间呢,工钱我都得付人家两块钱,10块钱少一分钱都不能够卖的。”
中年女同志是真喜欢这围脖的款式和花色,最后又让步,“九块五毛钱,我就要一条。”
林沐瑶在心里盘算账本,最后做出一副亏本的样子,无奈道:“姐,我们刚支开摊子,您是第一个顾客,给您一个开张价格,九块五毛成本价给您。”
中年女同志满意地拿着毛线围脖离开,有了第一个顾客,后续顾客就断断续续地来了,买围脖的,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大都以九块五毛线成交,跟她预想的十块钱便宜了五毛,但她也并不亏本。
另外就是毛衣,女士毛衣多以三十块成交,男士的多是三十三块成交,而电子表她直接咬死了十五块谁让电子表比较稀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