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林沐瑶态度强硬,周庆放弃攻略林沐瑶,打算直接去说服杨志彬,毕竟他才是拿主意的。
但到了杨志彬房间,大家寒暄又相互介绍之后,姬县长便直奔主题,说起了真空包装食品厂的事儿,“杨总打算什么开工,我们安平县一定会做好后勤工作。”
季晖笑了,“我们可不敢在安平县投资了,就怕做大了,被人当作肥羊宰。”
姬县长脸有些发烧,就是周庆几人也是神色尴尬,华国有句老话叫作打人不打脸,没想到杨总的助理,竟然一点面子都不给。
“这是误会。”
周庆赶紧解释,然后吧啦吧啦地把说给林沐瑶的理由,又说了一遍。
季晖冷嘲:“那我们更不敢在安平县投资了,领导班子如此懒惰,三年时间都没有能够学习新的政策,我们哪里敢指望安平县的投资环境。”
姬县长见状,便开始看向林沐瑶,打算打感情牌,“林沐瑶同志,你来自农村,该知道咱们安平县农村人的贫困,真空包装食品厂对咱们县农村的意义,你应该清楚,听说你还帮你的家乡争取了养殖基地的名额,希望你能够以大局为重。”
林沐瑶现在就是一商人,谁都甭想跟她谈感情,她扯了扯唇,道:“安平县农村贫苦,其他地方的农村也不富裕,厂子建在哪儿,都能够富裕一片农村大队,他们也是华国的农村,所以我认为大局为重,应该摒弃乡土意识。”
听着林沐瑶小嘴吧啦吧啦地讲道理,杨总嘴角微扬,这人还挺有辩才的。
他心情好了,便准备帮林沐瑶一把,轻启薄唇,道:“安平县的交通,工人的素质,以及整个县的消费能力,都不是最佳投资环境,经过股东商量,我们打算在北城市投资建厂。”
大佬都给撑腰了,林沐瑶此时不告状,更待何时,“杨总英明,咱们厂是食品厂,安平县的卫生条例,还有消防条例,要求太严苛了,食品厂哪怕用了国际先进设备,都无法达标,所以去北城市是最佳选择。”
姬县长头疼,没有想到除了工商局,还有卫生局的事儿,他真要被这一群拖后腿的干部给气死了。
这次商谈不欢而散,姬县长回去的路上铁青着脸,他咬着后槽牙发狠,看来安平县的干部得好好地整治整治了,争取把害群之马剔除出干部队伍,要不然安平县人民群众脱贫致富路遥遥无期。
林沐瑶打了胜仗,整个眉毛都欢喜地扬了起来,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杨志彬,笑着问:“杨总,我有一个名利双收的生意点子,您有兴趣吗?”
杨志彬眉毛一挑,“说来看看。”
林沐瑶从包包里掏出一个本子,递给他,“这是我的构想,您看看可有兴趣?”
杨志彬接过本子,看着本子上那娟秀端正的字体,惊讶地了一瞬,便开始看内容,越来神情越郑重。
林沐瑶眉眼一弯,她又要有一只下金蛋的鸡了。
而远在海城的靳嘉,此刻正忐忑地看着自己老师,她写的林沐瑶和罗森之间故事的小说正式完稿,此刻正在请老师帮忙看看能不能发表,顺便推荐投稿的单位。
第37章 双喜临门
彭泽教授看了靳嘉写的小说后,点评道:“故事取材于现实,女主人公先期懦弱,不是期待家人的爱,就是期待丈夫的爱,却忘记了爱自己,好在后来醒悟,自强自立活出了新社会女性的风采,非常有教育意义。”
靳嘉激动地呼吸都粗重了,但彭泽教授又继续开始挑缺点,“故事的冲突性不够强,叙述也过于直白,文笔太过稚嫩……”
每听一句,靳嘉的小脑袋就向下耷拉一次,最后等彭泽教授说完,她的脑袋已经低到了胸口。
等彭泽教授说完,她便忐忑地开口询问:“教授,我的作品能够出版吗?”
彭泽教授没有吊她胃口,给了肯定回答,“能。”
靳嘉眼睛“唰”的一下亮了,她虽然也在报纸期刊上发表过文章,但都是一些散文,小说还是头一次出版。
激动之余,她的手使劲地抓住自己的裤子,裤子大腿处的衣料被她拽手里揉成了一个球,她终于完成了林沐瑶的托付,把她的故事写了出来,并且发表了,让更多的人知道她的故事。
她从彭泽教授的办公室出来,第一时间就是回宿舍找了纸笔,给林沐瑶写信,写了自己最近的境况后,又写了彭泽教授对她小说的评价,最后承诺,如果小说出版了,她会邮递样品书给她。
而这一切林沐瑶一无所知,她此刻正在和杨志彬一起商量小商品批发市场的事儿。
林沐瑶这次的建议就是做一个小商品批发市场,就是批发鸡毛掸子、拖把、纽扣等等日常生活需要的小物件。
这些小物件虽然小,但却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如果量大了,利润不可小觑,关键是这些小物件有一大部分,制造门槛简单,他们可以外包给小商品批发城附近的农村,为农村提供就业机会,为华国创造无数个富裕村庄。
有利润可挣,还等候获得好名声,这个买卖简直是名利双收。
杨志彬这些天在京城、安平县、海城以及香江来回转,对于华国的经济情况也了解得差不多了,林沐瑶的这个方案的确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