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峰山并不一座很大的山,但山势有些陡,三面俱是绝壁,只有一条上山的通路。
兄弟二人潜入山寨,发现这里果然是山匪窝子,那两个逃回来的山匪正哭着报信,求大当家的赶紧带人下山救四当家的和兄弟们。
程谨松和宁致忠没有惊动任何一个山匪,带着斑斑豆豆悄悄下山。
“大表哥,你快去找常叔叔带兵过来剿匪。我得在这里盯着,免得叫他们跑了。”
程谨松飞快说了一句,推他大表哥快走。
宁致忠还想再说什么,可是看到表弟带着斑斑豆豆已经飞快返回了。只得赶紧向京西大营飞奔。
好在这虎峰山离京西大营并不远,不过只有十里路而已。
宁致忠正飞奔着,身后突然响起风声,宁致忠本能侧身一闪,看到豆豆正向自己飞奔而来。
豆豆停在宁致忠身边,仰着脖子,用前爪指了指挂在自己脖子上的金锁。
宁致忠愣了一下,才伸手摘下金锁,将金锁打开。
金锁中有张不大的字条,宁致忠打开看完,点了点头,又将金锁合好,再挂回豆豆脖子上的金项圈上。
“多谢豆豆,我知道了,回去告诉你小大哥,我知道该怎么做,叫他别担心。”
宁致忠说完,豆豆歪了歪脑袋,眨巴眨巴浓绿如墨玉的眼睛,再点点头,然后站起扭头就往回飞蹿。
“真是匹聪明的好狼!”宁致忠笑着夸了一句,继续往京西大营飞奔。
来到京西大营外,宁致忠停下来略做调息,然后才走向京西大营,说自己是常将军的世侄,奉家中长辈之命,给常将军送信。
宁致忠身着锦衣,气度不凡,京西大营的士兵也是有眼力劲儿,知道这必是京城里的贵人公子,自然不敢怠慢,赶紧向里通报。
少时,常守信大步走来,看到宁致忠,眼中闪过一丝错愕之色,然后朗声大笑着走过来,高声唤着:“忠儿,你今儿怎么有空来找叔叔?快来,叔叔刚得了一只狍子,你正好陪叔叔喝几杯……”
宁致忠笑着行礼拜见,又朗声应了,随常守信走进了京西大营。
“忠儿,你怎么突然来了京西大营,可有什么要紧事?”
将人带进自己的营帐,常守信才低声问了起来。
“常叔叔,我和谨松找到了盘踞虎峰山土匪的老窝,谨松在那里守着,叫我来给叔叔报信,也好拔了这个毒瘤。”
常守信面色一沉,怒道:“胡闹,你们两个才多大,竟敢做这种事!背着家里大人进山打猎,你们可是活腻了不成!”
说罢,常守信方又压低了声音,低声道:“有多少人,需要带多少人马?”
宁致忠忙也低声说道:“不足百人。若是精兵,数十人便可。”
“嗯,忠儿,你拿叔叔的令牌,回京调一百禁军,叔叔先带着三十名亲兵前往虎峰山接应松儿。”
说罢,常守信将自己的令牌塞进宁致忠的手中,又高声怒喝,“简直胡闹,走,叔叔这就带人过去救那个臭小子!”
说罢,常守信大步走出营帐,命自己的亲兵集合。
京西大营的守将很快赶了过来。
常守信立刻说道:“罗将军,我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晚辈,跑去金牛山打猎,出了些意外,我得赶紧去救孩子。”
就西大营守将罗元听说是去金牛山救人,又看到常将军只点了三十名亲兵,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笑着说道:“小孩子淘气也是正常,将军莫恼,还是救人要紧。不知是谁家的小公子呀?”
常守信沉声说道:“这是宁老大人的长孙,他和他的表弟宁国公世子独自去金牛山打猎,如今宁国公府世子被困金牛山。”
宁国公一家简在旁心,这是京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之事。
罗将军一听被困的是宁国公府的世子,眼睛一亮,立刻说道:“末将陪将军一起去救人。”
常将军听罢点头应道:“也好,多个人总多份力,罗将军快些点上兵马,免得耽误时机。”
罗将军心中一喜,可继而心念一转,忙又讪笑着说道:“可是……未得圣旨,末将不必擅动兵马。”
常守信故意沉着脸,冷声道:“那便不要耽误本将救人……”
说罢,带上宁致忠和三十名亲兵,常守信一行人飞马离开。
吃了一嘴灰尘的罗将军狠狠的啐了一口,骂了一声“想骗本将军出营,休想!”
说罢,罗将军又叫来两名心腹,命他们赶紧追上去,看看常守信去的到底是金牛山,还是虎峰山。
第349章 马到功成
罗将军派出的两名心腹,刚出京西大营不到一柱香的时间,就被常将军埋伏的两名亲兵擒住,用铁核桃塞了口,用牛筋绳子捆了个严严实实,一左一右挂在马背上带走了。
因怕惊走了山匪,常将军命手下亲兵全都脱去皮甲,只着便装,在松林外下了马,留四人看马兼等候援军。其他人全都步行潜入虎峰山。
刚刚穿过松林,常守信就看到一匹通体雪白如银,只双耳耳尖中有两撮玄色狼毫,比普通狼大许多的银狼向他的方向飞一般的跑了过来。
“点点?你是长宁小郡主的点点弟弟么?”
身为程思则的至交好友,常守信听说过小侄女身边有好多匹巨大的银狼,甚至知道三小只的体貌特征。
来的正是点点,它上下打量着常守信,仿佛在确认身份一般。
片刻之后,也不知道用什么法子确认了对方身份的点点,向常守信很高傲的点点头,向他吐了个东西。
常守信扬手接住,打开来一看,见是一个团着球的小块羊皮。
赶紧将羊皮球摊开,见上面写着:常叔叔,跟点点走。落款是侄儿谨松。
常守信扬手做了个手势,二十六名便服亲兵就悄无声息的跟在点点后面,潜入大半个高的草丛之中。
点点七拐八弯绕着走,完美的避过了所有的陷阱,将这二十七人带到了潜伏起来的程谨松的面前。
“常叔叔”程谨松迎着常守信走来,轻轻叫了一声。
常守信没好气的瞪了大侄子一眼,却没将责怪的话说出口,只是皱眉说了一句:“松儿鲁莽了。”
未及弱冠的少年就敢孤身闯匪窝,虽说是虎父无犬子,可到底也不该这样以身犯险。
虎峰山的土匪杀人不眨眼,这孩子万一出个什么意外,可他让他程家兄长和嫂子如今承受得起。
程谨松憨笑一下,他如今还未参加武举考试,至交亲朋们虽然知道他身手不错,可真正知道他底细的,也就家里的亲人和传授他枪法的平南侯府二爷以及罗老侯爷。
将山匪的详细情形说了一遍,常守信紧皱的双眉略放松了些。立刻安排手下布控,只等宁致忠搬来援兵,就能将这伙山匪一网打尽。
一个时辰之后,援兵赶来,在常守信的指挥下,生擒了所有的山匪,解救了二十多名被绑架的肉票,缴获了近十万的金银珠宝,以及他们与京西大营勾结的铁证。
看到两个少年带着三匹狼往南走,常守信立刻高声叫道:“忠儿,松儿,你们不跟叔叔回京么?”
程谨松笑着说道:“常叔叔您忙着吧,我们还得赶到庄子去,家里人正等着我们呢……”
常守信还想出言挽留,不想两个少年和三匹狼速度极快,已经成了他视野中几道残影。
“将军,真不请两位公子一起回京么?”
一名亲兵凑过来问道。
常守信笑笑道:“他们便是不跟着回京,本将军也会为他们请功,剿灭虎峰山贼匪,他们二人首功。”
兄弟二人带着三匹狼,抄近道穿小路,总算在午后赶到了南郊的庄子。
此时女眷们正在泡潭水,宁老先生被他小外孙女带着,在庄子里散步,其他的少年们都被撵上山练脚力去了。
程小白眼尖,看到大表哥和小大哥以及斑斑点点豆豆,立刻欢呼起来。
兄弟二人上前给祖父(外祖父)问安。
宁老先生见两个孩子都平平安安的,便什么都不问,只让两人先去吃饭休息。
不问的原因自然是小外孙女儿在一旁,老先生知道这小家伙特别爱管闲事儿,还是让她少知道些吧。
等过会儿男人们去泡潭水,那时想问什么不行。
普通人泡那潭水,最多也不能超过三刻钟,程谨松兄弟还没吃完午饭,女眷们便回到了庄子。
从表面上看,女眷们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可自己的身体自己最清楚,自崔老夫人以下,人人都觉得自己的体健神足,便是年轻时,身体都没有这样健康过。
崔老夫人一见到丈夫,立刻催他赶紧带着孩子们去泡潭水。
刚刚吃完饭,还没消食儿的程谨松宁致远,就被他们的外祖母(祖母)撵着去了山洞。
在山洞中,程谨松和宁致远才将顺手帮着常将军剿灭虎峰山匪之事说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