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成功活下来的,只有当今皇上一人。
或许皇上就是因为亲历了先帝朝的诸皇子之乱,才不想多生皇子吧。
有些大臣们在心中暗自猜测。
“太子妃之事,众卿不必再提,到时朕自会颁旨册封。”
宁康帝扫视群臣,眼神在礼部尚书身上略停片刻,沉声说了一句。
礼部尚书心中微惊,可想想祖制,他心中又有了底气。
帝王之家,就算是普通皇子都没有只守着一人的道理,何况是国之储君太子殿下!
他的孙女儿容貌昳丽德才兼备,比太子殿下小两岁,年龄正合适,她又是名扬京城的美人才女,不奢求太子妃之位,难道还不配做侧妃奉仪么?
那长宁郡主年纪尚小,若是能抢在她前头进了东宫,再生下太子的长子,未来国母之位到底落在谁手里还真不一定!
被自己臆想出的远大前景迷了本心的礼部尚书,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在死亡线上疯狂蹦跶了!
在坤仪宫中陪母后说话的太子司晨瀚,突然没完没了的打喷嚏。
皇后大惊,还以为儿子赶路辛苦受了风寒,一叠声地叫人去传孙院正。
小皇子也紧张的将小手放到哥哥的额头上,看哥哥是不是发热了。
太子笑着将弟弟抱进怀中,摇摇头说道:“母后放心,儿臣没事儿。”
小皇子也用力点头,急急说道:“母后,哥哥的头不热。”
就算儿子这么说了,皇后还是不放心,总算孙院正过来诊了脉,她心里才能踏实下来。
孙院正火急火燎地赶了过来。
略略调息之后,给太子诊脉。
诊完脉,孙院正立刻笑着禀报。
“回皇后娘娘,太子殿下的身体极好。”
孙院正发觉得自己的手指一搭到太子殿下的手腕上,就感受到了无比浓郁的生机,太子的身体好的令人无法想象。
有这样脉象之人,孙院正还见过一个。那就是长宁小郡主。
每三个月,孙院正都会去宁国公府诊一次平安脉。整个宁国公府里,身体最好的就是长宁小郡主。
倒不是其他人身体不好,而是他们尽管身体都挺好,身体里却没有像太子殿下和小郡主那样浓郁的生机。
皇后极为信任孙院正,听他这么说了,皇后方才笑着点了点头,心里踏实了。
孙院正诊完脉告退,正遇上走进坤仪宫宫门的皇帝。
“孙爱卿?是谁身体不适?”
一看到孙院正,皇帝就紧张起来,立刻追问。
“回皇上,臣奉娘娘之命,为太子殿下请平安脉。”
孙院正赶紧回话。
“哦……太子身体如何?”
皇帝这才暗暗松了口气,淡笑问了起来。
“回皇上,殿下身体好极了。”
做御医几十年,孙院正还是头一回用“好极了”来形容一个皇家之人的身体。
听到孙院正的话,宁康帝很高兴,满意地笑着点头,向坤仪宫内走去。
太子耳力极好,听到了他父皇和孙院正说话,立刻站了起来,笑着说道:“母后,父皇回来了……”
然后又牵起弟弟的手,笑着缓声说道:“昊儿,我们去迎父皇……”
小皇子点点头,顺从的跟着哥哥向外走去。
看到小儿子今天这么乖巧,皇后心里都有点儿发毛。
“父皇……”
太子和弟弟同时叫了一声,躬身行礼。
宁康帝被两个儿子叫的一愣,主要是被他小儿子惊着了。
小皇子从前很不爱叫人,确切的说不怎么爱说话。但凡能用眼神表达的,小皇子绝不多说一句。
“好好好,瀚儿昊儿快平身。”
宁康帝伸出手想扶小儿子,可只伸到半空,就做了个虚扶的动作。
小儿子不喜欢被人碰触,宁康帝这个做父皇的心里很清楚。
宁康帝伸在半空的手突然被一只小手握住了。
震惊的宁康帝眼看着小儿子伸出自己的小手,放在自己的手掌之中,还有点儿别扭的笑了一下,软软的叫了声父皇。
“昊……昊儿……”
宁康帝求助地看向太子,满眼紧张。他小儿子怕不是得了什么病吧?
司晨瀚在心中暗叹一回。
他们这一家子到底是怎么了,之前儿子不像儿子爹不像爹的,他怎么就没发现呢?
“父皇,昊儿学读书知礼仪了!”
司晨瀚很简单的解释一句,宁康帝觉得自己都要老泪纵横了……
“好好好,昊儿真好!”
轻轻握住儿子的小手,极力控制住想抱他的念头,不能太快了,别再让昊儿不自在,不着急,得慢慢来!
宁康帝在心里反复告诉自己。
左边是太子,右边是小儿子,父子三人走进内殿,宁康帝这一刻又骄傲又满足。
皇后迎上前来,一家四口亲亲热热的说话。
听皇后说起瀚儿刚才连着打了好多的喷嚏,宁康帝心中有些了然。
原本想和皇后商量商量给太子定婚之事,可看到小儿子在跟前,宁康帝就压下的心思,有些话不适合小孩子听,等晚上再和皇后商量也不迟。
就在宁康帝思考太子婚事之时,远在永宁关的程思则,在深思熟虑许久之后,终于提起笔来给他的妻子写了一封长信……
第467章 大皇子的婚事
宁氏收到玄儿送回来的信,看过之后,独自沉思了许久。
宁氏知道丈夫说的没有错,可是一想到让女儿进宫,宁氏心中就抗拒的不行。
亲眼看过好姐妹在深宫之中煎熬挣扎的宁氏,一万个不愿意让女儿未来长长的人生都被困在那重重宫阙之中。
就算太子如今眼中只有小白又怎样?
当初五皇子对她的好姐妹不也是情根深种么?后来还不是纳了一个又一个妃子。
宁氏能理解皇帝的身不由己,却更加心疼好姐妹的痛苦。
若是当初没有动心,做合格的皇后不难。可难得是动了心,用了情,却要面对那一个又一个的妃子,一个又一个其他女人为自己心爱男人生下的孩子,皇后的苦,是无法说出口的苦。
宁氏相信此时的太子,对自己女儿是一片真心,可是将来呢,若是和他父皇一样,那小白……
宁氏都不敢往下想……
小白那自然率真的天性,是最不适合深宫的性格。
做为阿娘,宁氏不求女儿将来的尊贵,她只求女儿平安顺遂,一生无忧。
宁氏正想着,听到窗外传来女儿的声音:“小铭儿,我说过多少次了,不许扑阿狸不许扑阿狸,你又挠不过它!你非不听,活该被阿狸挠个满脸花……”
阿狸是白山上的一只开了灵智的猞猁,很黏程小白,偷偷从白山跑来宁国公府,从此就在府里住了下来。
小玄铭吃醋,总是趁阿狸不注意偷袭它,却回回都被阿狸挠个满脸花,总是气咻咻的跑来向小姑姑告状。
听到女儿充满孩子气的大叫,宁氏笑了,她女儿还小着呢,急啥议亲事呢,且得过上三五七年再说。
只看小白什么时候开窍吧,要是这辈子不开窍,也没有什么要紧的,反正小白的哥哥弟弟都宠小白宠的不行,十分乐意养她一辈子。
小白不论嫁到谁家,都不会比在自己家中快活自在。
心里有了准主意,宁氏便给丈夫写回信。
永宁关中的程思则收到信之后,都不用做任何思想斗争,就听了他媳妇的话,给皇帝写了回信。
宁康帝收到回信,飞快看了一遍,立刻将信递给了坐在下首,正在检查弟弟功课的太子。
司晨瀚看了信,心中虽然有些郁闷,却没有反对。
“父皇,就依程叔叔之意吧。小白现在还小,的确没有开窍,儿臣愿意等小白长大,儿臣相信小白开窍之时,所选之人定然只会是儿臣,立太子妃之事不着急。”
“这……小白至少还得三年才及笄。”
宁康帝皱眉说道。
“父皇,三年后儿臣也只有二十,那时昊儿也有七岁了,儿臣可以功成身退。”
司晨瀚轻声说了一句。
“不行,三年时间,昊儿才能学多少东西,怎么也得等昊儿十岁的。”
宁康帝立刻出言反对。
司晨瀚只是笑笑,并没有说话。
如今他父皇母后的身体都好极了,估计活成人瑞是件很轻松的事情。
父皇再做上二三十年的皇帝完全没有问题。想早早禅位躲清闲,那是绝不可能的。
自己亲手养大的弟弟,司晨瀚能不了解么,将来父皇和昊儿为了禅位和继位之事,可有得闹腾呢。
昊儿有谨竹这么个天下第一智慧的先生,又有小咩咩这么个看着乖巧憨厚老实,实则是个隐形小腹黑的好朋友,他父皇想斗得过昊儿,好难哦!
“父皇,儿臣的婚事真不急,至于朝中的大臣们,他们想将女儿嫁入皇家也不是不行,儿臣又不是没有手足兄弟。父皇何不给皇兄皇弟们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