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陆刚张口,程小白就拦住她,小声的提醒。
双陆笑着点点头,轻快的叫了一声“阿柏”,立刻将上差之前义母为自己准备的点心拿出来,请小郡主吃。
宁大夫人孙氏,双陆的义母,好不容易得了个义女,疼双陆疼得什么似的,她的儿子们通通靠后,就连孙子们也得靠后。
也不知道宁家到底是怎么了,以宁致忠为首的孙子这一辈,一溜十个男丁。
宁三夫人柳氏在小泥鳅之后,又生了个儿子,恼得柳氏直说再也不生了。一生一个秃小子,好烦人!
到了重孙子这一辈,如今已经有三个小奶娃了,又是清一色带把的,宁家三位夫人着实是欲哭无泪,她们只是想要一个香香软软的小姑娘,但凡有一个就行,怎么就这样难呢!
所以双陆这个义女,在宁府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每天晚上回府,义母和婶婶嫂子们,都稀罕双陆稀罕的不行。
为了方便双陆,宁府特意买下与东邻一墙之隔的二进小院子,赠给沈陆爽沈推官。
沈推官是宁侍郎高足的消息在官场上人尽皆知。师父给徒弟一座小宅子,这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自从双陆上差从自己的宅子出发,回家后就直接从墙上开的月洞门进入宁府,换回女装,承欢在大夫人的膝下。
至于双陆的亲生爹娘,已经被除了奴籍,双陆爹娘如今管着宁氏后来为小白添置的庄子。
双陆的两个哥哥一个弟弟,二哥跟了二公子做长随,二哥被三公子安排在铺子里学本事,最小的弟弟今年才四岁,在江南跟着爹娘。
双陆的爹娘打算让小儿子读书考科举,若是能考中,他们沈家就能彻底改换门庭了。
真是无巧不成书,双陆的本姓就是沈,刑部尚书沈老大人认她做侄孙,却也合适极了。
“阿柏有事找我么?”
双陆亲手布了点心,看着小郡主吃的挺开心,一双灵秀的双眼笑得弯弯,全然没有审案时的凌厉之气!
“阿娘又想开花宴,我躲出来了。”
程小白有些无奈地嘟囔一句。
自谨松以下,三个儿子三条小光棍儿,宁氏愁啊!
前几年她还劝母亲嫂子别着急别发愁,侄子们的缘分到了自然就会有孙媳妇儿媳妇。
如今论到她自己,宁氏才知道真是没法子不愁。
京城的闺秀们表面上看着都不错,可内里如何,宁氏真不知道。
她那原本可以打入千金圈子的宝贝女儿,如今连京城的闺秀们都认不全,更不要说深入了解她们了。
所以宁氏也不再为难闺女,只独自挖空了心思打听,愁得宁氏都长出了几根白头发。
双陆知道夫人的用意,不由抿嘴笑了起来。
“表哥,你说人到了年纪就一定得娶媳妇么?”
程小白有点儿郁闷地问。
“倒也不是,不只是娶媳妇,还有嫁人。”
双陆幽幽说了一句。
今年双陆都十八了,她亲娘义母,如今都在愁她的婚事。
偏偏双陆对自己如今的生活极其满意,她压根儿就不想嫁人。一但嫁人,她就再也不能做推官了。
程小白用同情的眼神看了双陆一眼,大舅母都和他阿娘说了好几回,回回都是抱怨她大舅舅想了那么个馊主意,让好好的姑娘家天天扮成男装去查案子审案子,彻底耽误了双陆的终身。
如今京兆府的沈推官已经有了小铁面判官的名号,这让孙氏更加发愁了!
双陆的将来可怎么办呀?
双陆自己是不愁的,甚至她觉得一辈子不嫁人也没关系,反正她也没有心上人,嫁人哪有做推官好!
只不过双陆知道这话不能说出来,不论是义母还是亲娘,听了这话还不得气出个好歹。
在刑部和京兆府历练出来的双陆,如今心思越发缜密了。
两个心大的,不觉得姑娘家必须得嫁人,很是叛逆的姑娘对着苦了一会儿脸,又都笑了起来。
“沈推官,西城柳叶胡同出了无头人命案,大人让您去查……”
两个姑娘正喝茶吃点心聊天,一个衙差跑进来急急大叫。
双陆眼睛陡然一亮,她是真的喜欢查案,案子越难查,越有挑战性,双陆越喜欢。
“表哥,我能跟着一起去么?”
程小白还没亲身经历过查案这种事,兴奋的几乎要原地跳起来。
“当然行。”
双陆毫不犹豫的一口答应下来。
双陆立刻带上长随仵作衙役,和小郡主一起骑马往西城柳叶胡同赶去。
隐身保护崽崽的狼王听说有无头人命案,也兴奋的不行,立刻紧紧跟上。
而留在家里的狼后则陪着妹子和嫂子说话儿。
宁大夫人孙氏这次来宁国公府,是做了很久思想斗争的。
“阿娴,你知道嫂子性子直,就有什么说什么了。”
孙氏也简单铺垫一句,就开门见山了。
“你觉得双陆这孩子怎么样?能不能给你做儿媳妇。”
“双陆当然是好孩子……什么,大嫂你是说……”
宁氏吓了一大跳,震惊的看向娘家大嫂。
“我想,你若是不介意双陆的出身,双陆其实很适合松儿。”
孙氏干脆将心里话全说出来,然后紧张的看向妹妹,等的她的回应……
第474章 谨松回京
“双陆和松儿?”
宁氏喃喃念叨一句,她还从来没有这样想过。
倒是卧在一旁的狼后听了孙氏的话,在心中暗暗点头。双陆那个丫头的确不错,和松儿很般配。
“双陆是个好孩子,我很喜欢她,只是从来也没往这上面想过。我知道双陆的志向不在内宅,我也不忍心让埋没了双陆的才干,这才将她推荐给大哥。”
宁氏理了理思路,慢慢说了起来。
孙氏心里很紧张,虽说双陆只是义女,可在她心中,那就是她的亲生女儿,做阿娘的,总想将最好的给孩子。
在孙氏的心中,能嫁入好的婆家,有好的夫君,是姑娘家这一生最最重要的事情。
“之前也没往这上面想过。不过大嫂这么一说,我细想想,双陆的确很适合松儿。”
宁氏缓缓说了一句,孙氏肉眼可见的大大松了一口气。
“阿娴你也觉得双陆合适吧,不是我夸我闺女,双陆真是顶顶好的姑娘……”
孙氏心情一放松,就开始滔滔不绝的夸闺女。
宁氏看到大嫂那满眼的光,听着不带重复的赞美之词,不由笑了起来。
上一个被她大嫂这么夸的,就是她啊!那时她还是待字闺中的姑娘!
“大嫂,双陆是在我身边长大的,我能不知道她么?这孩子聪慧机敏又能干,品行还忠直善良,我很喜欢她的!”
宁氏等大嫂夸了一气,停下来喝口茶润喉之时,才笑着说了起来。
若不是喜欢双陆,又爱才惜才,宁氏怎么可能求了她大哥,让双陆女扮男装,跟在她大哥身边学习。
自从双陆抓住羊皮荷包这个线索,从而揭开当年落星峡之战的真相,双陆在宁国公府就不再被当做普通丫鬟了,她所受的教育就和千金小姐没有什么不同,甚至学得还更多。
“大嫂,双陆很好,只是我也不知道松儿和她投不投脾气,将来松儿和他媳妇怕是注定要分隔两地,相聚的时间很少,若是夫妻不睦,岂不是害苦了两个孩子?”
宁氏自己和丈夫感情极深,她也想让自己的孩子都拥有这样一份不掺杂质的纯真感情。
宁氏之所以宁可自己发愁,也不武断的给儿子们定下亲事,正出于这个原因。
“你说的也是,两个孩子都太忙了,一个在边关一个在京城,也见不上面说不上话……”
孙氏也有些发愁。她和丈夫的感情也很好,自然能明白小姑子的心意。
姑嫂两个同时发起愁来。
狼后在一旁听了这番话,不由微微眯眼笑了起来。
愁什么呢?若是有缘分,纵然相隔千里万里,他们也会相见。
“夫人,大舅夫人,世子爷回来了……”
宁氏和嫂子正发愁之时,就听到了小丫鬟欢喜的叫声。
孙氏喜出望外,立刻拊掌大笑。
“世上还能有更巧的事情么?我们正说着松儿,松儿就回来了。”
宁氏也笑了起来。心中暗道:莫非松儿和双陆真是缘分天注定?
快步走进来的程谨松,看到大舅母也在,立刻上前见礼。
孙氏从前看大外甥,是以舅母的身份看的,这会儿再看他,不由自主转换了身份。
丈母娘看女婿,那是越看越欢喜啊!
大舅母脸上夸张的慈爱与欢喜,让程谨松没由来的汗毛倒竖,紧张的甚至想躲到他阿娘的身后。
“松儿怎么回来了?可是有军情?”
宁氏轻轻碰了碰大嫂的手,示意她别太夸张了,再吓着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