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司晨湖压根儿就不想和太子哥哥争,没有人知道,他有多喜欢太子哥哥,就算为太子哥哥去死他都心甘情愿。
所以司晨湖明明脑子很好使,却从来不肯认真学习,还天天将先生气得暴跳如雷,败尽了他在朝臣心中的形象。
司晨湖原本以为自己这样做能让他母亲不再抱有任何幻想,可是他错了!他母亲的野心,与他是否成器根本没有关系,从始至终,他的母亲以及母亲身后的世家,要的只是他这个皇子的身份。
如今彻底了结了,虽然失去了王爷的尊荣富贵,却能平平安安的过一辈子,司晨湖心里终于踏实了。
“皇上,请您将草民圈禁于皇庄之中,一定派人暗中盯着草民,若是世家有人来找草民,您正好一网打尽。”
司晨湖又磕了个头,伏在地上恳求。
“你……到了皇庄安稳过活,朕会保你一世平安。”
宁康帝沉默片刻,低沉地说了一句。
司晨湖磕头道谢,抬起头来,看向他的父亲,面上尽是释然的轻松之色。
“皇上保重龙体,草民告退。”
宁康帝点点头,司晨湖站起身退了出去。
看着儿子的背影,宁康帝心中五味杂陈,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儿。
司晨湖被秘密送出宫之时,太子带着所有的兄弟们来送他了。
今日之后,司晨湖不再是五皇子,可还是他们的弟弟。血脉之亲,不是一道圣旨就能断绝的。
大皇子拿着一只小包袱,放到他五弟的手中,低声说了句“五弟,保重。这是你小嫂子为你准备的盘缠,虽不多,也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自从纳了侧妃之后,大皇子就不再像从前那样死气沉沉,前阵子秦侧妃有喜,大皇子的眼中又有了光彩。
“多谢大哥,大哥多多保重。来日小侄儿出生,弟弟怕是不能来道贺,这里先给大哥道喜了。”
司晨湖接过小包袱,向大皇子行了个礼。
大皇子眼带笑意,连声谢过他五弟,任谁都能看出他对秦侧妃腹中的孩子极为期待。
太子含笑看向大皇子和五弟,等他们说完话,才上前拍了拍五弟的肩膀,缓声说了起来。
“五弟,若有人欺侮你,尽管让人传信回来,你不再是皇子,可还是父皇的儿子,我的弟弟,我们绝不会不管你的,安心!”
“多谢太……二哥。”
司晨湖听到这句话,心中更加踏实,他知道父亲和二哥都是仁厚之人,就算是被贬为庶人,自己的将来的人生也不会很差。
“五弟,我……”
三皇子上前一步,看着这个从小没少欺负自己的弟弟,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
司晨湖退后一步,向他的三哥郑重行礼道歉。
“三哥,从前是我顽劣,总是抢你的东西,对不起。”
说完,司晨湖将背上背着的小包袱解下来,双手捧到他三哥的面前。
“三哥,这里都是我从前抢你的东西,现在物归原主。”
三皇子抓过小包袱重新系在了他五弟的身上,粗声说道:“这就是你的,五弟,你往后要好好的,以后……我有机会一定会去看你的。”
说完这话,三皇子赶紧扭头看看太子可哥,见太子哥哥微微点头,三皇子脸上才露出了憨憨的笑容。
最小的六皇子等哥哥们都说完了,才向前走了几步,将手里拎着的小书箱放到他五哥面前。
“五哥,这是我送你的书,你要好好读书,先生说读书可以以知事,可以明理,可以正心。你读完了让人捎信儿,我还给你送。”
司晨湖看着这个唯一的弟弟,笑了,他拎起那个小小的书箱,爽朗的应道:“好,五哥一定好好读书!”
被废为庶人之后,司晨湖和兄弟们的关系反倒融洽起来,这对他来说简直是意外之喜。
说不定将来有一天,世家不再是皇家心腹大患之后,他或许还有为大楚效力的一天!
第502章 小白的经济观
这次世家对皇权的试探进攻以彻底失败告终,他们在宫中安插的眼线被连根拔起。在朝为官的世家子弟,全都遭到打压。
一时间世家在燕京城几乎没有了立足之地。
皇帝的一系列举动虽然让世家紧张,却并没有动了世家的根本。
直到有一天,皇家在燕京城设立了一座五层高的,面对所有读书人开放的万卷楼。
万卷楼中有珍本古籍,也有最基本的三百千等蒙学读本,只要有心向学,但凡识字之人,都可以凭自己的户籍文书前往万卷楼借阅书籍。
若是有心抄写的,只要字体端正,就可以在万卷楼领取两份笔墨纸张,只需要抄写一份留在万卷楼,他们就能免费带另一份回家。
若是抄写的特别好,万卷楼还会额外赠送笔墨纸砚助学。
寒门子弟之所以读不起书,并不完全是因为他们出不起束脩。
其实普通学塾收取的束脩并不贵,最普通的私塾一年也不过收几百文束脩,好一些的学塾收取一到五两银子不等。
可是书籍和笔墨纸砚却很贵,开蒙的三百千,最普通的手抄本,最便宜的也要一两银子一本。一个蒙童一年的笔墨纸砚开销,少说也得六七两银子。
学的时间越久,在书籍笔墨纸砚上的开销也就越高。
百姓人家供养一个读书的孩子,的确是相当艰难。
万卷楼此举造福了京城以及京畿附近的寒门学子。那些京城以外的寒门学子,也没有被遗忘。
宁康帝已经颁布明旨,在各州郡府县,都会陆续设立藏书楼,只要是大楚的学子,就都能享受同样的待遇。
各地的藏书楼掌事,由国子监考核之后一一任命,这些掌事还肩负着为学子们答疑解惑的职责。
每座藏书楼,还会配上与其规格相应人数的禁军,以保证藏书楼书籍和人员的安全。
完全不盈利的藏书楼,一应费用全从皇帝的私库支出,从而杜绝了藏书楼被某些有心人控制的可能。
两年之前,宁康帝悄悄给了程谨枫二十万两银子,算做他的投资。
如今每年宁康帝都能分得十万两以上的红利,可不再是当年那个穷的叮当响,还得花岳父家银子的穷皇帝了。
至于万卷楼中的书籍,一多半来自于宁府子弟抄写的自家藏书,其中还有长宁郡主不小的贡献,谁叫她被罚抄书的次数最多呢。
另一小半中的一半书籍是由朝中大臣们捐赠的,剩下的,就是这次抄了崔廖两家抄回来的书籍。
看到抄家抄回来那么多珍贵的书籍,别说是宁康帝,就算是宁老先生,都暗戳戳的盼着啥时能再抄世家一回。
不要金银珠宝,只要他们的海量藏书。
听说京城设立了万卷楼,世家彻底慌了!
世家长盛不衰的根基,就是他们掌控了书籍。
如今虽然已经有了雕版印刷,可因为成本太高导致书籍的价格极为昂贵,而且许多典籍都被世家私藏,根本就不会被拿出来雕版翻印大量售卖。
世家在知识上的垄断彻底被打破,若是他们没有更好的应对方法,百余年之后,世家将不再是世家。
世人只知道万卷楼是皇帝所建,却不知道这是宁国公府二公子秘折提议,三公子主持修造,长宁郡主更是将自己九成的私房全都投了进去,只给自己留了一成买美食的钱。
宁氏将女儿的私房账本摊开放到她的面前,笑着打趣起来。
“小白,这可是二十万两银子,真不心疼呀?”
程小白小手一挥,毫不在意的笑着回答。
“阿娘,我才不心疼呢。这些银子堆在库房里,就是一堆死物,一点儿用都没有。用出去才是钱,小白不缺吃不缺喝,要那么多死物也没用呀,不如拿出来盖藏书楼,让全天下的人都能读书明理,这些钱才真的有价值。”
宁氏看着婷婷玉立的女儿,欣慰地笑了。
精心养育的女儿,终于长成了最好的样子!宁氏心中无比骄傲。
捐银子这事,程小白没告诉任何人,宁康帝还是看了万卷楼的账目之后才知道。
宁康帝真没想到小侄女儿竟然如此大方,心中很是感动,拉着皇后一个劲儿的念叨……
“咱们的儿媳妇好啊!真好!朕从来没见过这么懂事的孩子!虽说小白为善不欲人知,可朕却不能当不知道了,朕必须下旨褒奖小白!对了,小白喜欢美食,回头再挑两个手艺好的御厨着送去宁国公府……”
皇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皇上,如今宫中哪里还有手艺好的御厨,您一高兴就给小白送御厨,如今宫里的御厨都得出宫去宁国公府学手艺呢。”
宁康帝哈哈一笑说道:“有么,朕也没给小白送几回御厨呀?既然宫里没有手艺好的御厨,那就算了。赏小白些什么呢?御马,小白也不缺,最好的马都在小白的马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