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的府兵配置是二百。
他们四兄弟一共有八百府兵,现下都在这辰王府。
若太子想要强行把他们抓过去,起码要调
两千守城军过来。
他还要派人守住皇宫的各个出口,若调兵来捉他们四人,那他跟御林军的对峙就要维持不住了。
所以太子一开始才会想要骗他们进宫。
他们没被骗,那么可以说目前安危是无虞的。
眼下最重要的,是要找援兵来救驾。
若太子攻克了御林军,逼迫父皇退位,那他转过头来收拾他们四个还不是轻轻松松?
只要有大军前来,与御林军里应外合,太子必败!
可是西郊大营的兵都去驰援边境了,目前距离武都最近的兵力,是有整整三日路程的建州军。
因为建州距离南境更近,一直是作为支援南境的守备军的。
这次边境战乱,戎狄来势汹汹,各州军队也有各自需要防御的位置,所以大临派出去的是武都五十里外西郊大营的十万将士。
辰王想起来了,这个派兵的提议是太子提出来的。
其他人也是一拍脑门。
感情这次戎狄突然发难还是太子的手笔!
三日路程,来回就是六日。
只怕被围困住的皇宫坚持不了六日。
太子这是算到了如此,所以才敢动手的。
“那太子是如何半夜叩开宫门的?”惠王不解。
“四哥你忘啦,宫里的良妃娘娘是皇后的妹妹,太子的亲姨母。”宁王撇撇嘴,回复道。
看来太子母家是一力支持他到底了。
“那我们如今怎么办?没有父皇的手谕,就算时间充足,我们也调动不了建州军呐。”武鵼听了半响,还是忍不住插嘴。
他说的没错,其他三王都陷入了沉默。
见大家都没有办法,杨如月深吸一口气,出声建议道:“诸位皇兄,妾记得以前听外祖父说过,咱们大临每个城池都会有两千守城军。”
“建州军太远,没有圣谕调不动,那我们若是分散开来,是否能把武都周围城池的守城军调过来呢?”
“若是我们能把武都周围城池的守城军都调过来整合,跟太子是不是也有一战之力?”
看了她一眼,辰王叹了口气道:“弟妹说的没错,但是守城军没有旨意也不会听从调遣的。”
“除了我们自己的府兵,我们调不动一兵一卒。”宁王也回答道。
“妾以为,眼下情况紧急,太子包围了皇宫,这个调令我们注定是拿不到的。”
“但万幸的是,除了太子以外诸位皇子都在这里,若是四位皇子一起联名写一张调令,再由诸位亲自前去调兵,是否能有可能调来守城军?”
“这……”三人迟疑。
见三人迟疑,武鵼道:“皇兄们,没时间了,月月说的眼下是唯一能救父皇的办法了!”
武鵼倒是觉得可行,他对辰王道:“二哥,你最年长你动笔写,我把我的印章盖上去!”
武鵼说着就掏出了自己随身携带的私印,一把拍在了桌上。
辰王和惠王宁王对视一眼,点了点头:“眼下只有尽力一试了。”
辰王开始动笔,惠王和宁王也拿出了自己的私印。
不多时,辰王写了四张调令,把眼下的情况写明,而后率先盖上了自己的印章。
其他三人紧随其后。
四人各拿一份调令收好。
“二哥,你府上有没有私密的通道?眼下我们四人不能显露于人前。”
武鵼年岁最小,性子最急。
这个话其实不该问,但这个时候也顾不得这些了。
惠王和宁王也一脸期待的看着辰王。
叹了一口气,辰王点了点头。
“武都周边的城池是梅城、盐城、辽城和阳城,这四座城池分别位于武都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骑上快马都是约一日的路程。”
“我们四个从暗道出城,带着调令一路不停的赶过去。”
“若能调得兵来,两日后我们在南门汇合,整合兵力攻进皇宫救驾!”
“好。”辰王说完后,其他三人连忙点头应承。
见他们点头,辰王又道:
“暗道不能过去太多人,我们一人带上两个亲卫是极限。”
“若是人多了,会有被太子的人发现的风险,到时候就真的是没有一点希望了。”
“辰王府的人都不能动,八百府兵加上诸位的亲眷需要一直坚持到我们调来援兵。”
“老四老六你们去安抚一下弟妹和侄子侄女们,一柱香后我们出发!”
“小十一,你也跟弟妹说说话吧。”
辰王交代完,率先出门去找自己的王妃了。
时间不等人,他得赶紧把想要交代的交代清楚。
惠王和宁王也都去寻自己的亲眷了。
他们几人在书房密谈,家眷都等在大厅。
三人走后,书房只剩下武鵼和杨如月了。
虽然按照辰王的推测,太子派不出兵来围攻辰王府,但是留在这里还是危险重重。
看着注视着自己的月月,武鵼眼一红。
杨如月见他快要哭出来了,伸出手一把抱住了他:“别担心,辰王府这里还有八百府兵,你加快速度一定可以带来援兵的。”
“我一定帮保护好自己,等你回来!”
武鵼紧紧的回抱住了杨如月。
杨如月没有说出口的是,杨三那边已经找杨颂了。
祖父会安顿好杨家人,她养的暗卫们也一定护得住她和她身后的杨家。
眼下最危险的,反而是即将出城去求援且只有两名亲卫的他。
第34章
回抱住了自己的小相公,杨如月在他耳边低声道:“你这次出城求援,也一定要保重自己。”
“几位皇兄都比你年长太多,又封王多年,最没有根基的就是你。”
“我担心守城的将领不会听你的调令,记着,只要皇兄他们能把兵带回来,我们也会有胜算的。”
“你只要尽力就好,保重自己最重要,知道吗?”
自己的皇子妃这么重视自己,武鵼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想到月月在这里念着自己盼着自己,他心里油然生出一种使命感。
轻轻拍着怀里人儿的背,少年坚定的声音传来:“月月放心,我一定保护好自己,也一定会带着援兵回来的!”
略微收拾了一下,带上水和干粮,四位皇子各带着两名亲卫从辰王府的暗道出了城。
辰王不愧是除了太子之外最年长的皇子,他这个暗道直接从都城通往城外一处密林。
一行人出来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了。
他们在暗道里就走了差不多一个时辰。
太子只有一万守城军,那一万守城军还在皇宫跟御林军对峙。
他们几个反应的快,城外还没有被太子的人控制。
四人出了城就往四个方向分散开来,时间不等人,他们能早一点带回援兵,皇帝就能早一点脱离危险。
太子敢这么做,现在的他一定是什么都顾不得了,如果可以的话,弑君也不是没可能。
皇宫内,乾清门外。
暗夜还占领着整片天空,乾清门外的士兵手里都点着火把。
身着宫装的良妃站在太子身旁,他们身后是跪了一地的后宫嫔妃还有数名刀尖上滴血的士兵。
看着眼前的染血白刃,嫔妃们咬着牙却还是瑟瑟发抖。
她们平日里跟良妃交好,没想到今日都成为了她和太子威胁圣上的把柄。
太子坐在士兵们搬来的龙椅上闭目养神,他们已经包围了乾清宫,就等着他的那些弟弟们了。
如果父皇不同意退位,他就把皇子皇孙们都杀了。
到时候,也只有他能够坐上皇位了。
太子隐隐有些兴奋,他等这一天等了太久了。
从他二十岁被册封为太子开始,他等了足足二十四年。
父皇对他的态度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若他再不找机会出手,不说他能不能等到父皇驾崩的那一天,就怕他的好父皇哪天就把他废了。
一阵脚步声传来,是派出去安排诱骗皇子们的太监回来了。
老太监派了四队人出去,但是回来的只有一队人,而且还没有把人带回来。
自知事情没有办妥,他迈着小碎步不敢靠近太子,隔老远就跪下了。
“启禀殿下,咱们派出去的人只有去十一皇子府的那一队回来了,但是十一皇子却没有进宫来。”
“其余三队人
到现在都还没有消息。”
坐在龙椅上闭目养神的人缓缓睁开了眼睛。
他挥了挥手,身后的士兵走上前就把趴在地上汇报的老太监的头砍了下来。
他身后跪着的嫔妃们目睹了这血腥的一幕,一个个吓的浑身发软,瘫倒在地。
但都死死咬紧牙关,不敢发出一点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