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姝壮着胆子试探,“那, 伯伯如今,有什么打算?”
祁公正色道, “上一次,小姝可没有告诉老夫她有什么谋划, 老夫也没有问。”
“不一样的...”她抢先道,“这是...不一样的。”
“有何不同?”
秦姝面露难色,来不及踌躇,只得道,“祁公,是治国之才。”
“但如今,已经不仅仅是臣子之间争权夺利那般,为了个人或是家族利益而产生的党争了,如今是...”
“如今是,佞臣就在陛下身边,陛下却无法听进群臣谏言。”祁牧之答道,“如今是,内忧外患,北魏频频骚扰我边关试探大宋军心,孙无忧却伙同兵部李纪,引得后宫不像后宫,前朝不像前朝。”
“如今是——陛下不得民心,群臣惶惶终日,边关百姓如同鱼肉,不待战乱四起,就已无家可归。”
“这种时候,老夫还能如你所说,顾得上与新帝的关系是否能得到缓和?”
那首辅之威,只从他挺直的脊梁就可窥得三四分。
“轻重缓急,孰是孰非,小姝你应当是有定论的。”
此话一出,女子不免阖上眸子。
最想极力避免的事态趋势,若还是不得不出现...
秦姝深吸了口气,再睁开那双眸时已然坚定且富有神采,“祁公教诲,姝谨记于心。”
“我绝不会让陛下一错再错。”
祁牧之气急,“你...你究竟懂不懂得何为自保?自古辅臣与幼主就极易起争纷,何况当今陛下玩心太重,最不喜说教管制,你挡了他的路,他焉能叫你如意?”
“那伯伯呢,伯伯要在朝上大肆弹劾孙无忧,陛下又会怎么对待您呢。”
女子的声音平和而坚定。
是啊,陛下和门下省就在日日等着寻他的错处,行为举止甚至无惧言官史笔,若他一头撞上去,叫人拿捏了把柄,陛下会怎么处置他呢?
够了,涉险的人,已经足够多了。
岳听白被她拉进来了,九层台也被她拉进来了,她自诩智谋高绝,却始终无法将在乎的人带离这片土地,甚至他们还在前仆后继,自荐加入到这局棋里。
她极度惧怕且恐慌这样的无力感。
祁公被她的话问得怔了一怔。
那双有力的瞳仁颤了颤,竟转而一笑,“小姝,果然还是很轻易的,就能看透老夫啊。”
祁牧之这类直臣、良臣,对待问题的办法,似乎都用不着她仔细去猜,他们是绝不肯,背离心中的道义的。
一旦伤及社稷,伤及百姓,他是当真会以命相搏,不肯后退一步。也正因如此,秦姝才这般小心翼翼地在中间转圜,企图能寻到同时保住双方的法子来了结此事。
“陛下如何待我,我都会尽了人臣的本分的。”他徐徐说道,“且,老夫不仅是陛下的臣子,更是百姓的官员,我总要有自己应该做的事。”
“这是我的命,却不是你的。”
不知怎的,女子似乎是劝累了,竟顺着他的话,“好,伯伯要做什么,那就做吧。”
祁牧之有些诧异。
仿佛是怕他不信,秦姝又站起身来,欠身一礼,行止乖巧,“伯伯要做什么,小姝也不会再过问了。伯伯放心,九层台的人进不来祁府,我也绝不会让他们进祁府,扰您清净。”
她不等祁公相问,紧接着道,“军政之事,请伯伯转告谢领军,我会令许大将军半月内解决京外所有隐患,在大军出征之前回到京中,助领军共抗北魏。”
这一打断,祁牧之的注意果然被吸引,“你座下的许青霄?各国和州郡派出的暗探被扫清了?”
秦姝敛了目光,“很快就好了,伯伯安心。”
被人知道自己来此地的几率即便是很小,秦姝也不敢多留的。话已说尽,未曾道出口的只剩下无尽的问候,可以她的性子,又难以将那细碎的心思说出口,最终,还是只能融于目光中了。
带着她对他的担忧,带着她的阵阵恐惧,带着她的决心。
“伯伯,小姝告退了,下次见面不知何时,伯伯千万保重身体。”
老人家终于沉重地挥了挥手,将头扭过来,不去看少年的背影。他年纪都这般大了,还是板不住爱流泪的毛病,少年人喜欢将这称之为至情,他就总要纠正他们,道自己只是眼眶浅,含不住泪而已。
就快要完全走进夕阳下,身后忽来一道声音,不知为何会带着一抹请求,“谢家那小子。”
“如果,你能走出去,就带着他一起吧。”
纤瘦的女子顿了一顿,没有回首,仍是径直走出去了。
只留下老人隔着清泪模糊地向外瞧,瞧不清了,才叹了句,“两个,不属于京城的孩子啊。”
-
秦姝做起事来,效率总是极高的。
“去信,叫许青霄动手。”
她自晚间回到台中,就一头扎进书房,写字写个没完,台中众人都知这是她心乱的缘故,不敢叨扰,眼见着日头完全落下,房内终于传来一声指令。
白羽稍显迟疑,“别的都好说,他国的暗桩咱们都端了好些了,甚至其他州郡的人马也可以被喝退,但...但淮安王是亲自来的,这事儿虽没大肆传开,可他也正是仗着咱们知道他在,才动作频繁以为我们不敢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