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刘澈深吸一口气,“不如打个赌,如若我所言之事能说动姐姐,姐姐便替我在陛下跟前进言。如若不能,我拱手将荆州刺史之位相让,且任受姐姐处置。荆州那块是肥差,姐姐斡旋京都,又怎会嫌手中筹码太多呢。”
“这似乎...有点意思了。”秦姝勾唇,“说吧,到底是什么事让你如此舍得?”
刘澈终于舒了口气,眼中神采更甚,“会稽之地的暴民,看似受到了萧鹤明的兵力镇压,实则是以暴制暴,根本就没有解决百姓想解决的问题。那一片是由孙氏贵族做主的,除了我刘氏皇族,无人敢真正去掣肘当地强权。故而小王请命,将小王下派到会稽郡,什么时候解决了当地灾民所需,什么时候离开。”
第111章 回京1
秦姝沉默了一阵, 仔细瞧着面前躬身垂首的少年。刘澈这人,在她的印象里一直安分守己,不争不抢的面孔比其余几个刘氏子孙要看着顺眼些, 但也仅此而已。如今此人说了这番为国之言, 着实令秦姝意外。
秦姝脸上并无好脸色,“哦,王爷所图为何?你总不会告诉我,只是喜欢当英雄吧?”
刘澈直起身来,话中带着星点质疑,“小王以为,皇姐是最能明白我的作为的。如果这就算是想当英雄,那皇姐已经将‘英雄’二字刻入骨血了, 不是吗?”
见秦姝不语, 刘澈继续道:“皇姐与祁公, 在朝上竭尽全力才使大军顺利北上,小王知道。皇姐派新上任的顾尚书在京都阻拦孙无忧践踏灾民,小王也知道。皇姐未曾改姓, 却豁出性命为我刘氏江山做出这许多, 那三弟我下派到地方清除暴政, 又谈何英雄之举?”
“伶牙俐齿。”秦姝冷嗤一声,不为所动, “你任职荆州刺史没两年,兼任的‘镇西将军’也只是个名义上的称号, 并无军队实权,你凭什么认为会稽郡那些世家大族会听你的?就凭你这三寸不烂之舌吗?”
“能否成事, 一试便知。皇姐,你没有损失, 此次助我,日后若有差遣,三弟无不效劳。”刘澈道:“我相信皇姐和我一样在乎刘宋的基业,我们都无法允许那些大族再欺压我刘宋子民。”
秦姝不正面回答他的猜测,只侧身斟了盏茶,递了过去。
刘澈喜不自胜,欣然接过,一饮而尽后才道:“多谢皇姐成全!”
秦姝敛了原本带着敌意的目光,轻声叹道:“虽是刘宋天下,可如今被士族挟制的地方何其多,我只怕你救得了一个会稽郡,救不了成百上千个会稽郡。”
刘澈目中神采奕奕,浅笑回应道:“只要我还有价值,那我行遍刘宋万里河山又何妨?能帮皇兄稳住刘宋基业,使得百姓安居乐业,这才不枉做我刘氏子孙。”
“好。”秦姝莞尔一笑,爽快道:“既然你执意要做,那本宫就帮你一把。本宫会亲自为你请命,也会在京都遥祝你心想事成。”
她朝他拱手作拜,随即朝帐帘行去,先一步掀起帐帘一角,说道:“王爷身份特殊,恐怕无法在军中逗留太久,不如你我就此作别。”
刘澈却没有动,仍保持方才的作拜模样,声音低沉不少:“皇姐,萧鹤明就要进京受赏了,算算时间,这两日就会到,这事儿你该是知道的吧。”
秦姝声如寒霜,“刚得到的消息。”
刘澈道:“最鼎盛的世家大族,莫过于萧家了。当年若不是父皇的战功过于显赫,还真是难压他们一头。虽说......萧家的子孙多数资质平庸,但我听闻萧鹤明极其宠爱他的外甥,谢行周。”
“三弟,我心中有数。”秦姝打断道。
刘澈这才抬起头,眼中算计尽褪,“臣弟相信,皇姐一定不会允许他们重新在京都官官相护、大肆敛财的。说起来,谢、萧两大鼎盛世家的关联,也该在刘宋断个干净了,我大宋绝不能步晋朝的后尘。皇姐原本就这样打算的,毕竟这是父皇生前的意思,对吧?”
秦姝眼中冷漠无比,双唇微动:“三弟真是父皇的好儿子,不论过了多少年,你都能将他说过的话牢记于心。本宫多谢你提醒,慢走不送了。”
刘澈一勾唇角:“既如此,皇姐保重。”
临行前,他终究还是不厌其烦地叮嘱护送他出营的九层台将士,“请转告皇姐,生暴民之地必有暴政,小可见地方,大可见国家。望皇姐万万叮嘱陛下,不可让奸人祸我朝堂,若有需要,臣弟愿代之奔波,效犬马劳。”
将士回禀时,秦姝正与谢行周一同用饭,闻听过后,谢行周忍不住叹道:“这位王爷看起来是个富有成算的。这也不错,比那些只知道享乐的宗室子弟强了太多。”
秦姝敷衍应了声,转而说道:“你舅父要回京都了,应是要比我们快一步。”
谢行周面上明显的喜色,扬声道:“当真?哎,不管是谁先回京,这都是好事一桩,我还记得你让我帮忙引荐的事儿呢,你放心好了。”
秦姝展颜一笑:“你记得就好。”
谢行周心中隐隐不安,低声问道:“怎么了,是有什么顾虑吗?”
秦姝“嗯”了一声,停顿片刻,又道:“与我计划的有些偏差。”
“什么偏差?”
“他回京了,我带着二十万大军直接打回建康的事儿,就没有考虑的余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