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紧贴着往外走,卢钺望了一眼那远远站在殿外的嫡女,继续问道,“你可知,今日御史台所禀告之事是为了谁。”
沈南归的话却滴水不漏,“为大宋。”
迎着卢钺投过来的狐疑目光,沈南归补充了一句,“长公主所求,是为大宋。”
卢钺赞赏地拍了拍他的肩,叹道,“你小子,前途无量。”
年岁大的人就总想着栽培青年人,“我家女儿卢棂来了,你去我府上,也与她聊聊,她对这政事见解并不输我,你若能得她指点,对你的官途定会大有益处。”
沈南归略略思索,并不推拒,“多谢老师,学生愿往。”
“哎,这就对了!”
卢棂远远瞧着二人的身影连忙迎上来,见二人面上皆有喜色,这才道,“事情成了就好。”
“你还别说,这小子揣测圣意的本事不错,事情进展得很顺利。”卢钺连连叹道,“陛下对长公主确实是宠爱有加,我看陛下本来还要再推拒几次,南归一将长公主推出来,陛下便欣然答应了,你说说这事儿还真是……”
卢棂偶感一丝不妙,复问道,“将长公主推出来?”
沈南归左右顾看了一番,确认四周无人跟上来,才回答道,“是,我向陛下举荐,长公主来向太后禀报陛下的近况。”
卢棂笑意渐敛,眼中划过些许厉色,“还真是好大的胆子。”
“夫人莫恼,这不过是权宜之计。”沈南归道,“想必夫人也知道,陛下,并非是真的想让太后隐居后宫。”
卢钺傻眼,陛下不想...难道这只是长公主...
卢棂却颔首,“对,陛下是想借太后的势力尽早亲政。”
她继续道,“但你我皆知,后宫不得干政,否则后患无穷。这是我答应长公主要办到的事,此时却借她的名义,岂不是陷她于危难?”
“殿下不会觉得这是危难的。”沈南归笑道,“否则,她便不会让我们公然与陛下作对了。”
卢钺这口气憋得上不来,“你们这两个小辈!怎的不提早告诉老夫,老夫还以为这是陛下和公主串通一气,只等着吾提出来呢!小辈狂妄,惹恼了陛下可怎么是好!”
沈南归却道,“学生回京不足两日,却也看出...”
“这位长公主,可更有人主之气。”
第047章 能平衡僵局之人唯有她
“你要干嘛!说什么浑话!”卢钺彻底动了气, “不用去吃饭了,好好回府去反思,想想你这句话到底是想让谁死!”
沈南归被呵斥, 眼中却无羞愧之意, 抬手行礼,“学生知错,这就回府反省,老师慢走。”
卢棂眨了眨眼,认真瞧了少年一会。
傲气,浑身的傲气。
她想了想,还是好心说了句,“沈公子, 不懂得收敛聪慧的人, 是要吃苦头的。”
沈南归这次的行礼倒是真心了几分, “谢夫人提点。”
卢棂舒了口气,言尽于此,领悟多少自是他的命数。当即不再停留, 随着父亲朝宫门口走去。
沈南归的目光看着宫外, 越过二人的背影, 看向那姝字旗。
她会看得见他的。
正如他入京那日,站在那刑场之下, 人群之中,一眼便看见了那独坐于上首的青衣女子。
女子睥睨着行向远方的那队人马, 胜券在握的绝美神情。
长眉入鬓,神清骨秀。
妙哉。
前方卢钺还在和卢棂喋喋不休着, 指责长女为何不在行动前就将全盘告知。
“长公主虽有党羽,但人家和陛下是一家人, 你私自揣度她的心思也就罢了,还想将整个卢氏倾覆进去?你顺了她的心思和陛下作对,若是她领情还好,若是她转头就与陛下沆瀣一气,翻脸不认人,吃亏的不就只剩下了我们卢家?”
卢棂垂着首,恭敬地跟在父亲身侧聆训,并不打算对此事反驳太多。
“我们卢氏原本只是想借长公主之名,向陛下投诚的,你瞧瞧你办的这糊涂事!”
卢钺一阵后怕,若不是深知长女为人,他都要怀疑她的行事是为了谢家,而全然不顾卢家了。
看着她一脸乖顺的模样,他再次提醒道,“女儿啊,你可千万不要看走了眼,这天下终归是姓刘的呀。”
她嫁于谢家,倘若借谢家名义与长公主合作,这...一个搞不好可就是谋逆呀...
卢棂终于抬眼看他,“父亲,我们都是受过刘氏恩惠的人,自然希望这天下姓刘。”
“哎,这不就对了嘛。”
“但既然在朝为官,手握权柄,总不能看着刘氏将自己的江山倾覆吧。”
女子的声音不大,却格外的铿锵有力。
吓得卢钺一个踉跄,忙抓着卢棂躲到宫墙角下,暗叫道,“你说什么!南归出言不逊,你也!”
“沈公子终究不是卢氏中人,他的话我们尚且不论。但是父亲,你我可是一家人。”卢棂即便手腕被死死握着,面上也无半点失态,“女儿是这一辈里的嫡长女,无论如何都会以家中前途为先的,只要父亲相信女儿。”
这话说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