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大姐说的也没有错,没有收钱,白白教导他们,他们还这样,不教的好。”苏雪晴道。
反正苏雪晴不喜欢余家人,余家人不知道要努力工作,就知道享受,想要做轻松一点的活。家里没有钱,更该努力才是,有可以做的工作就去做,不要在那边挑三拣四的。
“他们开店,是不是还要找你们借钱,他们家有钱吗?”苏雪晴道。
“我们家哪里还有钱借给他们?”苏母道。
“别到时候又借钱给他们,自家没有钱,出去借钱都要借钱给他们。”苏雪晴道,“妈,您怕奶奶不高兴?”
“怕我不高兴做什么?”苏老太太从房间里出来。
“奶奶,您在家呢。”苏雪晴心虚。
“在家。”苏老太太道,“这一会儿这么热,不出去。”
“嗯嗯。”苏雪晴连忙点头。
“你们小姑确实做得过了,我也说了她。”苏老太太道,“你们说的没有错,不要借钱给他们。”
苏雪晴看看苏老太太,她怕老太太不高兴,苏小姑姑是苏老太太的亲生女儿。孙女哪里有女儿亲,苏雪晴多看一眼。
“怕什么?”苏老太太道,“你又不是三岁的小孩子,想说什么话都可以,大胆地直接说。说几句话而已,还怕得罪人吗?畏畏缩缩的,像话吗?”
“这不是怕奶奶您伤心吗?”苏雪晴走到苏老太太的身边,伸手挽着苏老太太的手,“奶奶。”
“就知道撒娇。”苏老太太轻笑。
卫姗姗要读一年级了,苏亚梅没有打算送卫姗姗去学校,她直接把孩子的学费交给苏母。这还是在苏亚梅把儿子送到她妈这边的时候才给的,后一天开学,前一天晚上给的。
“你不去送姗姗去学校报名?”苏母问。
“我哪里有这个时间送她去报名。”苏亚梅道,“店里一大堆事情,我们凌晨得起床做包子做馒头做花卷,要做的事情多了去了。我们不工作,拿什么给她报名读书?”
“一天……”
“一天能赚不少钱了。”苏亚梅道,“店租、水电费,样样都要钱。我们还欠着你们钱,得还钱。”
苏亚梅掰着手指头数,仿佛她已经困难到无法送女儿上学,差这一天工钱就生活不下去。
“丫头片子读书,又不是大事情。”苏亚梅道。
“你自己也是丫头片子,姗姗是你的亲生女儿。”苏母道。
“我没有说她不是我的亲生女儿。”苏亚梅有点烦躁,“这不是我跟她爸都有事情吗?她弟弟还那么小,还得吃奶粉。不说她弟弟,她自己要吃要上学,都需要钱。我们这么努力做事情,是为了谁,是为了她。”
苏亚梅觉得自己已经够辛苦了,哪里有那么多时间再为孩子考虑那么多。
“要是你儿子上学,你去给他报名吗?”苏母问。
“等过几年,我们手头宽松了,那可以。”苏亚梅还有理由。
卫姗姗站在苏老太太的房间门口,她听到了苏亚梅说的话。卫姗姗眼神失落,她满心以为她妈妈会送她去报名,只要送她去报名就行了,不用她妈妈接她上下学,可是她妈妈还是不愿意。
苏老太太走到卫姗姗的身边,轻轻地抚摸卫姗姗的头。
“明天,让你姥姥送你报名。”苏老太太道,“好好读书,以后跟你小姨一样,上一个好的大学,自食其力。”
自己有能力,不用靠着家里,也就不用去想家里人好不好。
苏老太太知道卫姗姗伤心,家里孩子多了就是这样,不可能一碗水端平。苏老太太没有强迫苏亚梅送卫姗姗上学,给卫姗姗太多希望,到后面还是得绝望的。
苏亚梅跟卫大山本质上是重男轻女的家伙,苏老太太想自家人没有多重男轻女,怎么到了苏亚梅这边这么严重。苏亚梅在乡下当知青的时候,那个村子里的人都十分看重男丁,苏亚梅也受到了影响。特别是苏亚梅多年没有怀上,怀上后又生了一个女儿,别人对苏亚梅指指点点,苏亚梅更想生一个儿子。
如果有能力,苏亚梅可以不把别人的指指点点放在心上,关键是苏亚梅夫妻在乡下是普通人,不是多能耐的人家。没法说让别人看着他们家过好日子,他们还是想着有儿子,有了儿子就不会被别人瞧不起。
“太奶奶。”卫姗姗轻声地道,她握紧苏老太太的手。
“姗姗,你听你姥姥的话,你不听话,小心我打你。”苏亚梅转头看向卫姗姗,“不好好读书,学习成绩不好,你就别读书了。”
“我……”
“别成天想七想八的。”苏亚梅没有理会卫姗姗是不是要说话,她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完,“我们花了那么多钱给你读书,不是让你去玩的。”
卫姗姗鼓起勇气想要说一些话,她听到她妈妈说那些话,她又不敢说了,只能低头。
“成天就知道低着头。”苏亚梅道,“一点都不像我,要不是我亲自带大的你,你模样跟我有点像,我都怀疑你不是我的亲生女儿,你是不是被抱错了。”
“亚梅。”苏母示意苏亚梅别继续说下去,她转头看向卫姗姗,“姗姗,你跟你太奶奶去休息。”
“先去休息。”苏老太太道。
卫姗姗只能跟着苏老太太进屋,苏老太太关上房间的门。
“你妈妈要赚钱给你读书。”苏老太太道,“她在努力地养你。”
“嗯……”卫姗姗心里不舒服,还只能点头,她不能表现得太不开心,不能哭,不能让姥姥让太奶奶担心她。
客厅里,苏母斜眼看一眼苏亚梅。
“你能不能改改你这性子,那是你的亲生女儿,又不是你的仇人。”苏母道,“说话都不知道柔和一点。”
“我天天那么辛苦的做事情,一大早起来,那么累了。我对她说话,我还得轻声细语,还得控制自己?”苏亚梅道,“她不小了,不是三岁的小孩子,不是需要我抱在怀里的婴儿。我这是正常说话,又没有骂她,她还要我怎么做?”
“你……”
“妈,我像姗姗这么小的时候,我都能帮着家里多做一些事情了。”苏亚梅道,“妈,您敢说我像姗姗这么小的时候,我没有做事情?她呢,能安安心心地读书,不用半天读书半天干活。我那个时候,我们还得帮着盖学校,一天也就是半天读书。”
“年代不同了。”苏母道。
“哪里不同?”苏亚梅道,“要是我们还在下乡,她能这么轻松吗?妈,您是不知道村子里的学校是怎么样的,说是学校,其实不是,就是没人住的破破烂烂的房子被用来当学校。小学毕业都能过去当老师的,课桌椅都很粗糙,非常不好的。要不是我带她来城里,她能这么舒心吗?”
苏亚梅一副她对卫姗姗非常好的样子,她没有对不住卫姗姗的地方,是卫姗姗身在福中不知福。
“她算是命好的,能跟着我一起回城。”苏亚梅道,“那些跟她同一年出生的人,父母都是乡下的,他们没有法子跟她一样来到城里,不能在城里读书。她要是没有跟我来城里,过两年,她就该上山割猪笼草,而不是还能坐在那边玩。”
“……”苏母懒得说了,她说一句话,苏亚梅有各种理由。
卫姗姗是苏亚梅的亲生女儿,又不是苏母的亲生女儿,苏母不担心卫姗姗以后不孝顺自己,自己也不靠卫姗姗。
到了卫姗姗开学这一天,当真是苏母带着卫姗姗去学校报名,苏亚梅夫妻都没有去。
苏雪晴过去的时候,正好看到苏母跟卫姗姗从学校出来。
“妈。”苏雪晴道,“给姗姗报名了?”
“报名了。”苏母道,“你大姐出的学费。”
“哦。”苏雪晴应声。
苏雪晴发现她妈喜欢说谁谁谁付了钱,仿佛怕他们误会别人没有给钱。苏雪晴不管苏父苏母把钱给了谁,她没有惦记家里的那几个钱。苏雪晴更想靠着自己,只要父母能过好日子,不用她多出钱,这已经很不错。
“你大姐好歹给钱。”苏母道,“她要是不给钱,我都要找她给钱了。”
苏母担心儿女们会不高兴,他们不能一直补贴苏亚梅。
“找啊。”苏雪晴道,“她的两个孩子都在你们跟前,您是该找她要钱。”
“你呢,是不是也快开学了。”苏母问。
“嗯,快了,还差十多天。”苏雪晴道,“等开学了,可能不能跟现在这样过来。现在一个星期还能过来一次,等开学了,可能十天半个月才过来一次。我得上学,得去建筑设计研究院,事情很多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