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腰软知青在年代和忠犬糙汉贴贴_唐阿谣【完结】(152)

  但是值钱的东西始终还是值钱的。

  真要买这个参,估量着花一二百都不一定够。

  陆淼是想买的,但是仔细想想,似乎也没什么用得到的地方。

  她的肚子早就没事了,平时吃得伙食不差。

  再说这回这么多的雪蛤。

  雪蛤干本就不占重量,五六斤重,她从今天开

  始每天顿一盅,吃到明年的今天都不一定能吃完。

  怀了孕是要进补,可是太补了对身体也不好。

  仔细琢磨了一下,陆淼摇摇头,“还是算了。”

  “你先坐会儿,我去给你拿钱。”

  雪蛤掂着分量不轻,但具体是五斤、还是六斤还真有点不好说。

  陆淼也没掐着那一点,直接按照六斤算。

  一块钱外加五斤两票能换两斤,六斤就是三块钱,外加十五斤的粮票。

  家里粮票不剩多点儿了。

  陆淼搜罗了十斤粮票出来,额外多加一块钱给耿晓云,弥补粮票的空缺。

  之前一块钱耿晓云都拿的不安心,更别说这回让这么大一把钱和粮票。

  “我给你拿这个玩意儿,你都不要,我怎么敢收啊?我把钱拿寄回去跟家里分,你把这个参收下行不行?”

  她俩一个不敢收钱,一个不敢收参,都怕彼此亏空。

  拉拉扯扯半天,最后陆淼从劈叉了的野山参上面,掰下来一根不细的参须下来。

  加上好一通说,耿晓云才一步三回头的拿着钱走了。

  彼时耿晓云觉得头大。

  咋个送个东西,还就送不出去了呢?

  陆淼则是松了一口气,翻腾半天,从之前买的零嘴包裹上分了点油纸下来,把那参须包好后,放进床尾柜子里的,傅璟佑的“百宝箱”里放好。

  下午傅璟佑回来,陆淼跟他说了耿晓云送来雪蛤的事儿。

  傅璟佑不在意陆淼花了多少,不过听说回家没几张粮票了,他绕去后面小屋看了两眼米缸。

  瞅着里面细粮也不剩多少,心里刚动了点要去黑市的心思,陆淼又跟他提起了野山参的事。

  “嗯?要是真是好东西,买回来也行,防着万一有用的地方呢?”

  “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陆淼摇摇头,细致的跟傅璟佑解释:

  “上好的野山参,几百块钱都是便宜的,贵的往千里都有,那么贵重的东西,哪能说要就要?”

  要是都不懂,收了也就收了。

  可是她懂啊。

  昧着良心的事,她做不来。

  “我掰了一根参须下来,算是我占了点便宜,也全了她的心意。”

  她说得慎重,傅璟佑也知道是他想的太简单了,便握着她的手道:

  “你做的很对。”

  人参这种东西本来就是大补,食用也好,入药也好,都得适量。

  真有什么问题,有那一根参须也足够了。

  陆淼弯弯唇瓣,莹白的脸和傅璟佑相视一笑。

  争取不是占便宜。

  该是他们的,就是他们的。

  不是他们的,即使得到,也未必能讨得上好处或是留得住。

  陆淼没做晚饭,这个季节正是小菜地里盛产菜苔的时候。

  家里还有一些面粉,她已经掐好了菜苔,就等着傅璟佑回来后,晚上烩点面疙瘩吃。

  小夫妻前后一起张罗的忙活,灶里的火刚点起来烧得旺盛,贺宏进就过来了。

  陆淼摆摆手,让傅璟佑去前屋看看什么情况。

  她则擦亮了煤油灯,在灶台前忙活起来。

  贺宏进是带着消息过来的。

  年边上公社和县里相继开了好几次会,就着之前县里传出来的,要组织什么的器械组。

  这回是给出准话来了。

  县里现在有四个指标名额,要招人上去学习技术。

  一整个县就四个名额,竞争力可想而知有多大,不过也不是没有条件的。

  参与的钳制条件,得优先是青壮年男同志,还得是认得字的。

  只要男人,还是年轻的,这就已经筛选了一大半的人头下去。

  再得是认字的,这范围又缩小了不少。

  乡里都停课多少年了,认得字除了一些上了些年纪的,年轻人里头,真不多。

  傅璟佑是贺宏进带出来的,贺宏进对他期望很高。

  “你上头两个兄弟都进了厂,现在这个机会就是给你准备的!小六,你可得抓住机会啊!”

  “刚才大队长过来说了,只要学会了技术,县里就给安排工作,铁饭碗呢!”

  县里的工作和镇里的工作还不一样,形制上贺宏进不大清楚是哪里不一样,但是有一点他知道。

  那就是县里的工作不仅气派,钱拿拿得也多。

  他不是要搞钱吗?

  陆淼不是嘴皮子娇气吗?

  要是把握住这个机会了,那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傅璟佑紧了紧拳,也想到了这一点,跟着点点头,问:

  “叔,那这个事儿到底是怎么说的,我是不是要做点什么参与进去?”

  虽然竞选圈子一再缩小,可是参与的人肯定还是不少的。

  想要十拿九稳,肯定得做点什么,亮出点优势。

  要不然那么多人,人家凭什么就选你?

  贺宏进顿了一下,“嘶”了一声抓着后脑勺说:

  “这个还不晓得,队长刚才骑着自行车过来通知,估摸现在还是通知的阶段,后续等两天的,应该还会有消息传来。”

  “你体格好,长得结实也认得字,干活儿是好手,优势还是很大的,这个事儿你往心里记一记,也不用太担心,具体咱们看看到时候情况再说。”

  傅璟佑点点头。

  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竞选都还没开始呢,提前操心也没用。

  第210章 陆淼一个人怎么弄

  送走贺宏进,傅璟佑重新回到厨房。

  锅里面疙瘩和糊糊一样烫正“咕噜咕噜”冒着泡,陆淼就等着他回来后,一起盛出来吃。

  “叔走了?”

  “嗯。”

  “说的什么?”

  陆淼给傅璟佑盛了满满一碗面疙瘩。

  给自己盛时,只盛了小半碗,不过面上盖了许多煮的清甜软糯的菜苔。

  傅璟佑知道,都是她爱吃的。

  坐到小桌上,就把自己碗里的几根菜苔也挑出来,要往她碗里放。

  陆淼抬手虚虚阻拦了一下。

  “我不要,我够了。”

  傅璟佑便将筷子收回,顺势把刚才的事儿跟她说了。

  陆淼“嘶”着气,小口吃着冒着热烟的菜苔。

  昏黄的煤油灯下,小巧下巴隐约能看出一点点的阴影。

  年边附近动弹的少,荤腥也足,她小脸总算胖乎了一点。

  傅璟佑看在眼里,唇瓣勾起浅淡笑意,心里也觉得踏实不少。

  陆淼心里默默思索了一会儿,说:

  “你要是感兴趣,这事儿就动点关系打听一下。”

  县里还有个胡志远,他总能知道一些消息。

  傅璟佑略微思索一下,点点头又摇摇头:

  “这两天先等等看,看看具体什么情况,要是能运作,到时候就运作一下。”

  “嗯。”

  生产队里犁地灌田,开始培育第一批早季稻的秧苗。

  与此同时,因为考量着养稻花鱼,有另外两亩距离生产队较近的空地,也渐渐进入准备工作中。

  有陆淼的策划在前,即使她怀孕不方便参与全程,贺宏进和傅璟佑也带着生产队里的众人忙的热火朝天。

  地里,砌勾,放水,撒生石灰消毒。

  间隔个几天后,再取之前推好的腐熟有机肥适量撒进田里,既能养水肥田,也能在正式插秧之前的大半个月里培育出足够的藻类。

  后期放鱼进去,能确保在稻子开花之前,鱼儿的口粮是充足的。

  忙碌的这段期间,县里那边迟迟没有传来消息。

  陆淼心里琢磨不定,本来还想着再提一遍让傅璟佑抽空去县里走一趟看看。

  结果胡志远先一步登门了。

  上一次胡志远找去了贺家,这次则直接打听来了傅家。

  “之前听你问起过,是不是傅同志也有要参加的意思?要是有,你说一声。”

  胡志远大老远过来,说的也是县里组织人学习的事。

  “我没有直接影响结果的本事,但是偶尔在领导面前提一下,应该也能加深点印象。”

  胡志远自顾自说着,想起来时路上听生产队里的人说,陆淼怀孕的事,他摸摸后脑勺,有点不好意思:

  “害,你们动作还挺快的……”

  “这回来得急,没拎点东西,小宝同志,你可别介意。”

  陆淼刚才一直听他说,这时才摇摇头开口道:

  “外人面前你是县里的领导,你每次上门都拎东西,那像什么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穿书 女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