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腰软知青在年代和忠犬糙汉贴贴_唐阿谣【完结】(265)

  另一边,傅家。

  傅璟佑把卖鸡蛋的钱递给陆淼。

  陆淼数了又数,不太开心,“那么一大篮子的鸡蛋,就卖了五块六毛?”

  傅璟佑失笑看着她,有不同的见解:

  “只是半个月,还不算家里吃的那些,已经非常不错了。”

  再说,家里的鸡才养了多久就开始下蛋了?

  村里好些人家养了小半年的,都还没开窝呢。

  再说五块钱可不少,队里捣腾小半年的稻花鱼,各家各户才只分那么几块钱。

  “行吧,就当补贴家用了!”

  陆淼努努嘴,没再钻牛角尖。

  “回头你的工资给我,我要全部存起来!”

  “好。”

  傅璟佑颔首,一百个依她。

  队里大部分人家都养了猪,加上又开放了饲养鸡鸭的数量。

  粪肥稳固增多,今年地里的庄稼绿油油一片,长势喜人,老庄稼把式们每天下地都乐呵呵的。

  贺宏进如是,不过也有一件让他头痛的事。

  时节进入五月,生产队里的活儿越来越多。

  过去知青点里很有几个顶事、能干的知青,今年也不知道是咋了。

  上工晚、下工早不说了,干活儿也不专心。

  为着这个事儿,贺宏进走了好几趟知青点。

  提点也提点过了,批评也批评过了。

  都说改,说下回一定注意不这样了。

  结果呢?

  第二天上工还一个样。

  贺宏进天天黑着一张包公脸,气得要命。

  偏偏队里的活儿越来越大,他也没时间一直在知青们身上盯梢。

  知青们愧疚归愧疚,心里不约而同,却都松了一口气。

  明面上干着磨洋工,背地里,知青们捧着从陆淼那里复刻来的学习资料,日夜翻看死记硬背。

  记忆里的高考都是年中。

  复习到六七月份的时候,还不见高考的消息传来,知青点内部还发生了一点口角争执。

  乡里日子过得既艰苦也自在,可总归是不如城里方便,更不如家里痛快。

  人人都盼着通过高考返城回家。

  可高考的消息迟迟不见传来,大家不禁狐疑失落起来,怀疑陆淼带来的消息是否准确。

  他们这一次是不是又要希望落空?

  煤油灯下,耿晓云抿了一下丰厚的嘴唇,黑瘦脸上神情坚定,继续捧着小算数本看:

  “急什么?恢复高考又不是直接就去考,时间对不上很正常……再等等吧,这才七月份,今年还有小半年呢。”

  “保不准下个月,或者年底就有消息了呢?我反正相信小猫。”

  顾莹纠结了一下,也跟着坐到了桌边。

  “我也相信陆淼,大家再坚持一下吧!”

  杨小婧和任冰心对视一眼,也都默默地坐到了桌边。

  都这个时候了,除了相信和支持,还能怎么样呢?

  陆淼家里是首都的,爸爸还是首长……

  如果连她带来的消息都不准确,那她们还有什么盼头?

  口角之争像是坠入湖里的石子,荡起层层涟漪后,再度恢复平静。

  知青点的姑娘们沉下心来,继续挑灯夜读。

  隔壁男知青屋里,没有那么多的心灵鸡汤和相互打气,梁绍和于浩直接放弃复习,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谢斐两只耳朵塞上棉花,点上煤油灯坐在窗边,一边挥手赶蚊子,一边翻书认真看着。

  傅家也没闲着。

  床铺里侧,皮了一天的两个宝宝安稳睡着。

  窗边长桌,一左一右摆了两盏煤油灯。

  “我跟你讲的线路问题,听明白了吗?”

  “……”

  “那我再讲一遍?”

  “不要~”

  陆淼小声哼唧唧,懒蛇一样贴上傅璟佑肩上撒娇。

  傅璟佑的文化课,一直都是陆淼教他。

  物理方面,因为傅璟佑在县里器械组上班,这半年来又接触了县里组织的电线路课程,他懂得很多一些。

  就成了他教陆淼。

  他讲得很仔细,下班的时候,还从小办公室带了铜丝和各种不同颜色的电线回来。

  就是为了陆淼在学习时,可以上手实践,加深印象,也能了解得更直观。

  奈何陆淼对什么线路、电源、导体之类的东西,真的不敏感。

  他说得再仔细,陆淼还是觉得无聊,根本听不进去,更记不住。

  傅璟佑停下动作,眉心挤在一起浅浅呼出一口气。

  “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先别着急。”

  陆淼贴着他撒娇,软乎乎地解释:

  “高考也分科目,像我理科成绩不及文科,到时候考试,肯定是往文科走的。”

  傅璟佑微微晃动脑袋,不太理解。

  陆淼便把手旁一沓课本依次铺开,点点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

  “文科考这个。”

  说罢,又点点物理和化学。

  “理科才考这个。”

  傅璟佑默默思忖半晌,问:

  “那如果我考理科,还能跟你一块儿上大学吗?”

  傅璟佑自己什么情况,他自己再清楚不过。

  他对理科科目兴趣更大,学得也快,考试往这个方向走,中的概率也更大。

  陆淼搂着他脖子亲他下巴,笑弯了眼:

  “当然可以,学校是凭分数录取的,肯定哪个考得高就考哪个。”

  至于专业什么的,都是到校后才选的。

  傅璟佑松了一口气,“那好,从今天起就不强迫你学物理了,但是……”

  第360章 抛夫弃子

  傅璟佑拿了国文课本放到陆淼跟前:

  “文科内容你也要好好复习,不许仗着聪明就不好好复习。”

  “……”

  陆淼无语。

  这到底是在夸她?还是损她?

  “知道了!别光说我,你上班的时候也要加油!”

  傅璟佑哼笑在她唇上啄了一口。

  “当然。”

  “后院的西瓜好像熟了,佑哥,我想吃~!”

  今年门前屋后种了好几株西瓜苗,门前的没扎围栏,还没长大就被鸡嚯嚯了。

  后院的那两颗倒是还活着,就是生长范围受限,也没结几个瓜就是了。

  “我去看看,挑大的摘。”

  “嗯!你别切小瓣,就中间切一刀,我要用勺挖着吃!”

  “好。”

  傅璟佑捧了一盏煤油灯,直接去后院。

  傅家紧张和知青点焦虑的氛围,一直持续到入秋十月底才短暂松懈一口气。

  傅璟佑在县里工作,属于第一拨接到消息的人。

  十月二十几号,上面发来电报,高考将在一个月后重启。

  参与上山下乡的知青同志、无产工人、农民群众,以及复员军人都可以参加。

  消息一出,很快各县各省,乃至全国上下都轰动了。

  傅璟佑是大河村的人,县里让他下班时顺带传递消息。

  大队长白杨听说后,前后村的宣扬。

  农民群众没有太大声响,知青同志们则是抛锄头、扬沙土的,激动闹翻了天。

  尤其是老三届过来的那些知青。

  各个生产队的生产队长都控制不住场面,知青们听不进去,一个个的,都跑去大队长白杨家打听消息。

  傅璟佑没有在白家停留,骑着自行车回自家生产队传递消息去了。

  大河村的知青们得知消息后,同样陷入振奋激动,纷纷跑去傅家感谢陆淼。

  有人欢喜有人忧。

  耿晓云她们几个一路复习过来的,有所准备,当然胜券在握。

  像梁绍、于浩这两个以为高考没戏,半路放弃复习的,肠子都悔青了。

  只能赶在高考之前的一个月,能复习多少算多少了。

  知青们打定主意要通过高考翻身,生产队地里的活儿也都不参与了。

  放在从前,贺宏进肯定要扯着嗓子骂,现在却是不同。

  知青都是半大不小的丫头、小子,大老远地赶来,贺宏进其实一直觉得他们很可怜。

  可怜的不仅是这些孩子,更有身后的家庭。

  母子分离,担惊受怕的时时挂念,做了父母的人最能体会父母的心。

  如果高考是这些孩子唯一返城回家的机会,贺宏进其实还挺支持的。

  大河村的氛围还算和谐,别的生产队和大队就不一定了。

  知青家庭离婚、怀了孕不承认,闹分手的事件,在这一个月里发生次数频繁到了顶点。

  每天都能听见不一样的内容。

  陆淼参加高考是板上钉钉的事。

  为了让她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傅璟佑上班前跟陈桂芬打了招呼。

  这段时间,让陈桂芬帮忙照看孩子。

  高考不光是知青返城的机会,更是改变命运的机会。

  知道事情的严重性,陈桂芬和贺宏进暂时放下家里的大事小事,就等着陆淼一飞冲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穿书 女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