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腰软知青在年代和忠犬糙汉贴贴_唐阿谣【完结】(611)

  技术难度怎么样,工人同志需要多长时间适应、上手,这些暂且不提。

  厂子本身每个月就有国家要求的产出指标,这事儿根本就马虎不得。

  傅璟佑听着不对劲,在津门逗留的七八天里,主要就是为了跟同行的厂长周旋。

  试图让对方改变主意,尽可能把任务指标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可他这个副厂长才上岗多久?

  几次尝试沟通不成,反被厂长提点事情可以管,但是手别伸得太长。

  被强调要摆清自己的位置。

  傅璟佑被戳着肩头后背抵墙,喉咙像是被上位者的手死死卡住。

  职场部门中,傅璟佑初次体会到什么是人微言轻、寸步难行。

  怕单位的事引得家里人跟着一起操心,这些事儿,回去了他也没跟家里提起。

  差不多同一时间里,陆远征也很忙。

  大概是年底要检验这一年的“绩效”,陆远征进进出出的,也是天天开会。

  即将到来的1982年,注定又将是一个小转折。

  针对高校,上面的意思是说,过去的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知识面过窄。

  毕业不能适应各项建设工作和继续深造的需求。

  相关领导下发文件,提要重新修订高校专业目录,要求拓展专业口径,增加社会新兴、交叉、边缘学科的专业。

  同时内部开会也给出明确消息,年后的2月份开学,京北各大大学将试行自考制度。

  这些和陆淼都没有太大关系。

  在学校考完试,她就是即将进入社会的社会人士了。

  陈铆钉很看好陆淼。

  虽然知道她在国英社已经填了入职档案,但是结业前,还是特意给她写了一份推荐信。

  希望她未来的仕途能走稳走好。

  推荐信,陆淼其实收到了好几封。

  各个学科的老师、班导等,几乎都给给她写了推荐信。

  但其中含金量最高的,自然是京北大校长,陈铆钉的那份。

  当然,陈铆钉不单单只写了推荐信。

  陆淼考完试返校拍摄78级毕业合影,陈铆钉就跟陆淼打起了感情牌。

  像谈老师那样,陈铆钉向陆淼发出邀请,表明学校将设立她专业大课老师的位置。

  希望她在未来不忙的时候,能够返校向其他学子讲述、传授知识。

  学校招收教师有明确流程。

  不过外语专业才恢复两年,情况特殊,陈铆钉身为校长,拥有绝对的决定权。

  人才紧缺稀少,相关专业的学生一毕业就被国家调走了。

  眼前好不容易有一个熟悉还靠谱的,陈铆钉可不想错过这么个好帮手。

  国英社是国家直属单位,京北大是名校。

  名声好听,彼此身上都能镀上一层浅浅的金边。

  这事儿与陆淼、与京北大来说,是互恩互利。

  经过短暂斟酌,陆淼没有丝毫犹豫地同意了。

  陆淼被国英社内定,提前签了入职文件,说定年后过完元宵节正式上岗。

  有了确切时间,便省去了中间焦灼的等待。

  考虑冬天太冷,带着几个孩子来回奔走太过波折。

  怕折腾病了什么的,陆淼原本打算春节不回南边。

  可是一想之后入职,时间肯定不如上学期间那么自如掌控,她又改变了主意。

  具体看之前暑期,傅璟佑攒假排休就知道了。

  南边毕竟有二老在,怕年中也抽不出空闲回去,陆淼就寻思春节还是回去一趟。

  她奔走忙完厂房小院和店里的事,就开始着手置办回老家的东西。

  难料傅璟佑那边有点特殊情况,从津门回来以后,在京北也是四处奔走开会。

  原本初次穿干部样式的中山装,傅璟佑还挺能显摆,缠着媳妇儿非要得两句夸赞才甘心。

  后面棘手、忙得心力交瘁,每天清早提起那身中山装,傅璟佑就叹气。

  听说陆淼在置办回老家的东西,他直接拦了下来。

  说是今年厂里走不开,大概率是回不去了。

  他走不开,陆淼一个人弄不了几个孩子,回老家的事便又搁浅了下来。

  傅璟佑忙起来就看不见人。

  家里的事他顾不太上,都是陆淼在处理。

  陆淼往老家汇了二百块钱,营养品也买了一些寄回去。

  其中还有近一段时期孩子们的照片。

  原本想拍一张小家的全家福寄回去,傅璟佑忙,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时候。

  怕东西寄出去年前收不到,陆淼便让孩子姥爷帮忙,单独拍的她和孩子们的照片。

  第822章 国英社来电

  老家那边种果树,她抽空转了几家书店,相关农业书籍也买了几本。

  有没有用不知道,一并寄回去再说,万一呢?

  忙完学校的事,陆淼带着孩子和陆远征一起参加了几次亲朋喜事、饭局。

  之后便再度清闲下来。

  陆淼分批往厂房小院拎了三十多斤的煤。

  天气冷,平时屋里一角烧炉子开最小的风门架上一壶水,干活儿有热水喝不说,屋里也暖和一些。

  就是大门关着的时候,屋里就一个电灯泡,光线差了点。

  孩子爸爸忙不出人来,陆淼寻思哪天让陈向东抽空过来弄一下。

  接线多加几个灯泡。

  这期间,她扎厂房小院跟梅子她们调整协商新款发绳的事。

  发绳做的多了,梅子也挺有想法,当场就给出了相关意见:

  “嫂嫂,马上就过年了,这种带红色的发圈、发绳我看行。”

  “可是像这种五颜六色,颜色特别鲜艳的,和这种偏白的素色、纯黑色的,向东哥那边给了反馈,说不如其他好卖。”

  “很多都积在手里卖不动,咱们还要做大批量的这种颜色吗?”

  “要的。”

  陆淼笃定点头,想了一会儿说:

  “回头向东过来了你跟他说,他那边不好卖的,只要没弄坏,拿回来都能给他换成其他等价的款。”

  “……嗯,好。”

  梅子合理建议,最终敲定主意的还是陆淼。

  陆淼决定了要做,梅子便不再多说什么。

  点头应声后,梅子拿着陆淼带过来的几个配色好的样品反复打量。

  不懂的就跟陆淼问,差不多都琢磨透彻了,才去外间跟几个大姐交涉。

  陆淼捏着本子在办公小屋里转悠,不时就扒拉几个收纳筐打量。

  她琢磨一笔一划的记着,缺的那些材料都写下来。

  有些联想到但目前手上没有的,也都一并写下,想着回去跟麻头那边联系试试。

  要是广州能找到,就一并给她买了寄过来。

  算着时间,正好年前怎么也能收到一批货……

  这边正忙着呢,外头忽然响起敲门声。

  梅子出去开门,很快领着时安进来。

  时安鼻头冻的红彤彤的,进屋就牵陆淼的手:

  “姨,家里来电话了,说叫你回去接电话。”

  “嗯?”

  陆淼扣上钢笔盖子,和本子一起揣大衣口袋。

  她给时安拉紧棉袄领口,让梅子看着忙,就牵着时安往回走。

  “是谁打来的电话?有没有说什么事?”

  “我问了,姥姥说不出来是谁,但是说了是叫你去工作的。”

  “嗯。”

  陆淼揉揉时安脑袋。

  说不出来人名,那就是不认识的。

  提到工作……国英社吗?

  陆淼觉得不太可能,但还是加快脚步,牵着时安往家里赶。

  见家门问了几句,唐梅说那边让她回拨过去。

  她如实操作,没想到电话接通,还真是国英社打来的。

  了解完那边的情况,陆淼挂了电话,二话不说回屋里拿了手提袋和围巾就准备出门:

  “小姨妈,我出去一趟。”

  “什么事儿啊这么着急?午饭马上就好了,吃了再出门行不?”

  “不吃了,那边有食堂,要是饿了我就在那边吃。”

  天气冷,等车也要一会儿。

  陆淼怕耽搁久了,拍拍时安脑袋,让帮姥姥看好弟弟妹妹,便脚步不停地直往外面走去。

  唐梅劝不住她,见她出了院门,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回厨房看。

  这一看,唐梅便急的跺脚:

  “还说在那边吃!饭盒儿都没揣上,还怎么吃?”

  唐梅着急忙慌的把饭盒冲洗出来,揣在怀里就去追陆淼。

  却是不赶巧,天冷发车慢,平时等车要等要一阵儿。

  这次陆淼出门就赶上公交车迎面过来,跑了一段直接上了车。

  唐梅哪追的上她?

  瞅了一圈没看见陆淼,唐梅回家就给机电厂那边去了电话。

  原是想问问傅璟佑得不得空,看是给孩子妈送一趟还是怎么地。

  结果那边也没人接电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穿书 女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