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向红说起这些事,还没什么真实感。
也不过小半月的时间,她去了趟京城,生活忽然天翻地覆,一切都变了。
找回了家人,还要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云生县,以后到京城定居……
尽管在江城的日子大多都是苦的,叶向红却也有许多美好的回忆。
忽然就离开,她有些不舍,此刻说完了话,便一直沉默。
看她这样,几个孩子也没去打扰。
等天微微亮时,叶清月用背篓装着一堆年礼,叫上叶向红出门了。
踩在熟悉的土路上,叶清月想着还好在天寒时来,再暖和一些,这泥巴路就会软下来,难走得很。
现在硬邦邦的,倒是不会陷脚弄脏鞋子,只是待会挖坟的人要辛苦些,硬土不好铲,她得多给一些工钱才行。
到了向阳村村口,远远就听见公鸡打鸣和狗叫声。
即便是休憩的冬日,村里人大多也习惯早起,不少人家里飘起袅袅炊烟,勤快的人家已经吃了饭,穿着厚棉衣出门溜达了。
看到一身新衣,精神气截然不同的叶清月与叶向红,一些村民开始还没认出来,直到叶向红与她们打招呼,她们才小心翼翼地开口道:“阿枫他娘?”
“一段时间没见,我都快认不出你了!”
“瞧你这脸白白的,就跟以前刚来向阳村时一样……”
“这是清月吗?唉哟,都说女大十八变,清月以前就好看,这变一变就更好看了!”
村口唠嗑的婶子围了过来,拉着两个说话。
自从叶清月洗脱了“狐狸精”的恶名,又在县医院给人看诊,偶尔也帮向阳村的人看病后,村民们对她家的态度,从一开始的避而不及,转而亲近起来,甚至还带着几分尊敬。
这可是出了大医生的人家!
人活在世,谁能保证自己不求到医生头上呢?
如今也没人再嚼叶清月的不是,就算有一两个心存嫉妒的,也会被那些受了叶清月帮助的婶子或者大叔啐两口,骂得不敢再说。
叶向红不善与人交际,只是在一旁偶尔笑笑,叫叶清月拿出一些瓜子桃酥,分给这些婶子。
听了几句吉祥话后,叶向红跟着客套几句,谈起了正事,她道:“我和清月还得去大队长家办事,就先不说了……嫂子们家里男人这两天有空没?我要给阿勇迁坟,却三五个帮忙挖土抬棺的,也不白干,给钱的。”
第252章 只要没学死,就往死里学】
“迁坟?”
几个婶子听了这话,颇为惊讶,“好端端的,迁啥坟啊?”
叶向红也没瞒着,这事也瞒不住,她干脆道:“我找到我爹娘了,打算带孩子搬去京城,也不可能把阿勇落下。”
这话又带着重磅信息,婶子们心中燃起八卦火焰。
可不等她们追问,叶向红慢悠悠地说道:“你们家男人要是没空干活,我花钱找别家去。”
一听这话,她们就急了,挣钱的事,哪能便宜别人呀!
立刻便有婶子道:“别别别,向红,我家男人最近在家闲着,有空弄得很!我去叫他。”
见有人要走,其她几个婶子也怕被抢了挣钱的机会,忙道:“我也回去叫我家男人!”
叶向红点头道:“我在大队长家等你们。”
几句话,就把先前围着她们八卦的婶子打发走了。
叶清月一直在旁边看着,等人走了,才对叶向红竖起大拇指,说道:“娘,厉害呀。”
换做以前,木讷的叶向红,哪里应付得来这群婶子?
看来这段时间的药没白吃。
叶向红的状态,越来越好了。
“去大队长家拜年吧。”叶向红道,“别拖太晚了,早点把事情办好,也能回家。”
这个“家”,可不是县城租来的房子,而是在京城那边,真正属于她们的家。
“嗯。”
叶清月与叶向红去了大队长家。
住在村里,基本都不关院门。
叶清月与叶向红走进院子里,朝屋那边喊了一声,“钱主任!大队长!你们在家吗?”
“这声音——向红,是你不?”
屋内的声音由远及近。
妇女主任钱芸穿着崭新的棉衣走了出来,看到叶向红笑弯了眼,“有段时间没见了!听说你跟你闺女去京城过年,这是回来了?”
叶向红道:“先进屋说吧。”
这事三言两语也讲不清。
“行!”
钱芸带着两人进屋,边走边道:“向红,你这身衣服可真好看,脸也长肉了,在京城过年的日子有这么舒坦吗?看来得让我家胜英努努力,往京城考,那边养人呢……”
絮叨着,进了屋中。
叶清月把准备好的年礼提了出来。
两条油亮的腊肉,以及几袋点心,当下人们最爱的酥饼之类。
在乡下,这样的年礼可以用“贵重”来形容了。
钱芸吓了一跳,忙道:“你们这是干啥啊?咱们啥关系,倒也不用这么客气,好东西还是留给自家人吃吧,瞧清月小脸瘦的……”
她说着,就要把东西往叶清月的背篓里塞。
叶清月哭笑不得地躲开。
叶向红也拦着钱芸,解释道:“不仅是拜年,我这次上门还有事呢。”
钱芸道:“有事也不能送这么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