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赶紧收拾好被褥,拿着搪瓷缸去打水。
叶清月坐在床边,拉过大宝的手,定三关,把脉。
这时,她感觉到一道视线,回望过去,王医生正盯着她。
“清月丫头,不能随便给人看病啊。”
王医生小声提醒,大概是怕徐娟回来听见,“你家如今分出去,孤儿寡母过日子,如果徐家人知道,你给大宝看过病,十有八九会赖上你!”
作为医生,王医生当然是想救大宝的。
可王医生并不相信叶清月的医术,毕竟以前都没听说过,她在哪学了医。
开卫生所多年,王医生已经不是第一次遇见医闹了。
赔钱都是小事,严重的时候,差点要了他的命。
王医生也是好心,才提醒叶清月,免得她惹到祸事。
“我只是试试,这里又没别人,如果事情传出去,王医生你帮我否认就好。”
叶清月眨了眨眼,“而且,我真的学过中医,是钟婆婆教我的。”
听到“钟婆婆”,王医生诧异:“她居然教过你?”
王医生曾因为医术有限,误诊了一名病人,是钟婆婆提醒的他,挽救了一条性命。
那以后,王医生就知道,钟婆婆的医术高明,是他不能比的。
只是碍于钟婆婆的身份敏感,王医生向她道谢后,没敢再找她说话。
“嗯,她救过我,我偷偷给她送过吃的,一来二去,关系就好了……”
叶清月话还没说完,王医生连忙摆手,示意她打住。
“这话你别往外说。”
王医生道:“钟婆婆还没平反,现在跟她扯上关系不是好事。”
他看着叶清月切脉的手,沉默几秒后,说道:“你如果真治好了大宝,别人问你是从哪里学的医术,你就说我教你的,知道了吗?”
叶清月知道王医生是在保护自己,她点点头,专心给大宝看病。
等徐娟打了水回来,叶清月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你用温水把毛巾打湿,帮他擦额头、颈两侧、腋窝、腹股沟、四肢,隔十五分钟重复一次,注意不要擦前胸、腹部,后颈和脚心也要避开。”
叶清月在徐娟做事时,又问了她几个关于大宝昏厥前的事。
“昨晚我睡得迷迷糊糊,就听见大宝尖叫,说外头有鬼。”
徐娟道:“等我睁开眼的时候,大宝就口吐白沫,抽搐不停……”
叶清月听完,沉思一会后,说道:“大宝是风热感冒,昨晚我见到他时,发烧并不严重,现在体温却很高,根据这些症状,还有他的脉象,他大概是高热惊厥。”
“这种症状,一般多发于六个月到四岁的孩子,大宝如今已经八岁,算是少见。”
叶清月又道:“不过好在他是单纯性高热惊厥,治好后应该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
“单纯性?”
“高热惊厥?”
别说徐娟,连王医生也有些茫然。
七十年代医疗资源匮乏,许多乡下的医生,都是半路出家的赤脚大夫,都没有经过系统性学习。
再加上特殊时期等复杂因素,导致他们的医学知识有限。
王医生听不懂,只觉得好厉害的样子,不愧是钟婆婆教的学生。
“抱歉,叶同志……不,叶医生,你说的话我没听懂。”
徐娟有些拘谨地搓了搓手里的毛巾,希冀地望着她:“你的意思是,我家大宝能治,对吗?”
第41章 临时工转正】
叶清月点头:“能。”
话音落下,徐娟一直紧绷的身体,仿佛松口气般,跪坐在地。
她又想给叶清月磕头:“叶医生,谢谢你,真的谢谢你……”
叶清月赶紧拦住她,严肃地说道:“现在不是旧社会,如今人人平等,不搞封建主义下跪那套,你这样不是害我吗?以后可不能这样了。”
徐娟一吓,赶紧爬起来:“是、是我考虑不周了,我就是太、太……”
她话没说完整,忍不住哭出了声:“真的太感谢你了,能救我家大宝!”
县医院说,大宝很可能熬不过去时,徐娟只觉得天都塌了。
如果大宝没了,她也想跟着去,担心孩子到了下面,一个人害怕。
在听见叶清月说能治时,徐娟恨不得把她供起来,说一千一万声感谢,都嫌不够。
“多谢的话先免了,眼下把孩子治好才是首要。”
叶清月道:“先想办法给大宝降温退烧,记住我刚才说的,每隔十五分钟,擦一次身体,再配合退烧药双管齐下,直至体温完全恢复正常。”
她见大宝昏迷中还在蹬腿,似乎情绪不稳定,便道:“现在需要给他注射镇静药物。”
“另外单纯性高热惊厥的患儿,大概率会继发脑水肿,得找医院开20%的甘露醇脱水治疗。”
叶清月说到这里,微微一顿。
目前的问题是,县医院的医生,对大宝的病情并不了解,该如何让他们开镇静药物,以及甘露醇呢?
“我去跟医院沟通,让他们开药。”
王医生忽然开口,“急诊主任是我堂兄,我给他说说大宝的情况。”
药物问题得到解决,叶清月也放下心来,将具体治疗方案,说给王医生和徐娟听。
为了确保大宝能得到良好治疗,叶清月暂时没回家,而是留在了医院,观察大宝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