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昆池劫_苍梧宾白【完结+番外】(21)

  狱卒:“……”

  “所以说到底是什么味道?”

  案发后第九天,驸马府中,裴如凇给深夜做贼一样溜进来拜访的韩俨斟了一杯酒,催促他赶紧揭晓答案,不要再渲染自己是如何明察秋毫在无人注意之处发现关键线索了。

  闻禅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给韩俨捧场:“韩寺丞真是心细如发,火眼金睛,此案能落在韩大人手中,实乃万幸。”

  “殿下谬赞,在下也只是比常人灵敏了那么一点,能略尽绵薄之力就好。”韩俨喝了口酒,在裴如凇冰刀一样的眼神里悠然道,“我起初以为那是土块,但忽然从中闻到了一丝辛香之气,像是花椒的气味,所以猜想它有可能是香丸一类的东西,正因其独特,或许能够帮助确定刺客的身份。”

  “我请太医署的各位医正帮忙辨别,翻遍医书,最终是一位医工认出了此物,其名为‘地香子’,味甜而辛,近于椒麝,有祛风解表,化痰止咳,健脾消食之效。”

  裴如凇:“所以不是香丸,而是药丸?”

  韩俨伸出一根手指在他眼前摇了摇:“那位医工能认出此物,不是因为他博学多识,而是他的家乡有一种名为‘百里丹’的土方,即用井水、麦粉、地香子加盐揉成面团,分为小粒,加上特有的白土炒制而成。”

  “当地人远行前,家中人都会做些‘百里丹’给他们带在路上吃,据说可以治水土不服。”

  把故乡的水土揉成一捧,带在身边,就可以放心地远行百里。然而这寄托着平安和祝愿之意的食物,却最终成了他们客死异乡的证据。

  这些明知道自己有去无回的刺客,又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收下这些家里人做好的百里丹,然后揣着弓箭利刃,千里迢迢地奔赴京城呢?

  闻禅轻轻地叹息一声,裴如凇也给她斟了一小杯酒,三人无言地举杯,一起仰头饮下了杯中醇酒。

  “那位医工的出身,特产白土的地方,在哪里?”

  闻禅终于问出了最关键的核心所在,这也是韩俨为什么会在深夜前来,赶在第一时间将消息透露给这两个原本不应该知情的人。

  韩俨薄唇微动:“汤山郡,华温县。”

  裴如凇持杯的手剧烈一抖,韩俨立刻敏锐地望向他。

  “韩寺丞为此案奔波忙碌,追查到关键线索,殊为不易。这件案子或许就到此为止了,但这份人情,我与驸马皆铭记在心。”闻禅将银杯搁在案几上,面色不变,和缓地道,“天晚了,寺丞回去路上多加小心。”

  韩俨蓦然一怔,追问道:“‘到此为止’是什么意思?殿下已经知道幕后主使是谁了?”

  闻禅比了个噤声的手势,不再回答,对裴如凇道:“驸马替我送送韩寺丞,日后韩寺丞若有用得上的地方,切勿见外,尽管向雪臣开口。”

  她一锤定音,言罢便起身,向韩俨略一颔首,先一步离开了花厅。

  韩俨一头雾水地望向裴如凇,却发现他的脸色几乎称得上冷峻。

  “你到底在这儿跟我打什么哑谜呢?”韩俨气结,“都查到这一步了,太子主持,越王协助,三法司闹得鸡飞狗跳,说算了就算了,陛下那里过得去吗?再说你那个脸色是怎么回事,我欠你钱了?”

  裴如凇静静地看着他,沉默片刻后说:“打个比方,如果韩兄你成亲时有人朝你扔石头,官府派人来查,结果查出来石头是我家池塘里的,你觉得是谁要害你?”

  韩俨:“……那个查出石头来自你家的混账。”

  他到底是世宦之家出身,瞬间理解了裴如凇弯弯绕绕的意思。一块来自裴家的石头,不但指证不了裴家,反而会引发更为可怖的倾轧,人家一品大员,凭什么刺杀你一个小小的寺丞?是有人栽赃陷害,还是故意搅混水?负责审案的人既不敢得罪裴家,也不能开罪韩家,那么查出这个关键线索的人,就不是功臣而是罪人了。

  可是……

  他望向裴如凇,有一瞬间很想问他,为什么仅凭汤山郡华温县这个地方,就敢断定主使一定是那个得罪不起的人,但裴如凇避开了他的视线,拍了拍他的肩,慨叹道:“韩兄,来日方长,你也不想当混账吧?”

  第20章

  汤山

  送走了韩俨,裴如凇在庭院里站了一会儿,仰头看着明净星河,独自收拾情绪,消化这一晚听到的消息。

  暮春时节,芍药花期将尽,空气里暗香浮动,春夜暖风徐徐摇动花枝,满地芍药无声凋零,阶下堆满了碎玉飞琼一样的花瓣。

  很多事情尘埃落定的那个瞬间,往往并非惊雷炸响,而是像花落般无声无息。裴如凇一直很佩服闻禅的一点,就是她能精准地捕捉到“花落”的时刻,别人还在等待雷鸣的时候,她已经在思考如何进行下一步了。

  一直以来,她就是以这样的敏锐与洞察默默筹谋,等待时机,最终挟风雷之烈一击得手。前世那些折在她手中的那些权臣骄将,大概直到死前最后一刻,都在拼命思索自己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被公主盯上的。

  可是现在,曾经茫然无知的猎物已经有了防备,甚至先一步亮出了爪牙。

  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放着那样一只猛兽徘徊在侧,以后还会有安生的日子吗?

  闻禅坐在窗前的长榻上,望着薄绢灯罩上的花鸟图案默默出神,不知过了多久,背后忽然送来一阵清淡的香气,她蓦地转头一看,发现是裴如凇送客回来,递给她一支盛放的芍药。

  闻禅莫名其妙地接过:“什么意思?你该不会是要问‘吾与芍药孰美’这种话吧?”

  “……并没有。”裴如凇磨了磨牙,实在没忍住,“我在殿下心中到底是什么人啊?”

  闻禅答得非常痛快:“是美人。”

  裴如凇:“……”

  闻禅拈着花枝,笑得像只不怀好意的狐狸:“啊,驸马耳朵红了……”

  “哎干什么……等一下,花!压扁了!唔……”

  重瓣透粉的芍药从怀中滚落到榻上,清香盈满交叠的衣袖,微凉的唇瓣压了上来,闻禅被裴如凇拥在怀中,手掌刚好按在他后心的位置,隔着轻薄的春衣,能摸到紧致柔韧的脊背,甚至能感觉到胸腔中不停搏动的心跳。

  手指渐渐收紧,抓皱了光滑熨帖的绸缎,仿佛也将那心跳一并紧握在掌中。

  裴如凇其实能够察觉到闻禅笑意之下掩饰得很好的焦躁——她是那种绝不会在人前流露出脆弱一面的性情,平静既是她的武器,也是她的铠甲。所以裴如凇没法用对待一般人的做法去安慰她,只能深深地将她环抱住,企图以双臂代替遮天的羽翼,把她完全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

  闻禅在他的怀抱和亲吻中慢慢安定下来,唇分后她以额头抵着裴如凇的肩,两人相互依偎着,平复急促的呼吸。

  就在这个柔情似水的间隙里,她冷不丁忽然开口:“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这下难办了,相归海死得又不冤,那老匹夫凭什么也是重生的。”

  裴如凇垂下眼帘看她:“殿下很怕相归海吗?是因为前世他败给了殿下,担心他会变本加厉的报复?”

  “因为……”闻禅罕见地犹疑了片刻,凝重地道,“可能因为直觉告诉我,这个人如果不尽早铲除,日后必会带来难以估量的灾祸。”

  陆朔的亲爹、义州大都督陆仲辉遇刺逝世后,义州被分为武原、汤山、保宁三郡,大部分义州军转为汤山郡驻军,由陆仲辉麾下大将、汤山都督白施罗统率。

  白施罗本是啜罕人,随母改嫁到义州,投军后因骁勇善战被陆仲辉赏识,提拔为副将。他本人是外族出身,性情洒脱,喜欢结交英豪,用人时不怎么看重门第与夷狄之别,且善于劝抚拉拢其他部族,在他的经营下,汤山守军从原来的以齐人为主力,逐渐变为了一支各族杂糅的军队。

  而相归海则出身于呼克延族,据说早年间被略卖至中原为奴,失手杀人后逃亡边境,在华温县以牧羊为生。当时的华温县县令赵天铖倒行逆施,横征暴敛,百姓们穷苦潦倒,相归海见县令不得人心,便率领当地数千农民发动叛乱,占领了华温县衙。

  汤山守军接到传信后赶来平叛,相归海却自缚于阵前,主动向援军投诚。白施罗命人将其收押之后,在城中走访查问了一圈,发现他只是率众攻破了县衙,将县令聚敛的钱财分发给百姓,既没有纵容抢掠,也没有胡乱杀人,于是认为他是个忠义之士,便上奏朝廷替他求情,将相归海收入麾下。

  相归海遇见白施罗便如周公遇见文王,很快便一展拳脚,立下赫赫战功。他尤其擅长钻营投机,善于伪装大公无私,汤山郡的官员、巡察御史、治下各族首领无不与其交好,更以重金打点朝中官员,令他们在皇帝面前替自己美言。延寿十三年白施罗转调奉义,相归海便顺理成章地接替其职位,成为新一任汤山都督。

  相归海任都督后,对外宣称抵御同罗,实则大肆笼络北境各部,秘密支持呼克延族入侵固州,引发固州动乱。然而朝廷派林宪、顾品川、陆朔等将领率十万大军平叛,裴如凇等人设计劝服呼克延将领穆温反正,齐军历时一年便克复固州,呼克延部元气大伤,举族归附朝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情有独钟  苍梧宾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