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华早来一会儿,此刻正坐在那里等审批。
周承磊他们进来时,周国华扫了一眼,就没有管了,专心地看着工作人员在一样一样的检查他交上去的资料。
江夏这边的工作人员也开始检查资料。
第一时间是看了那张海域申请,没有问题后,她开始检查户口本。
工作人员打开户口本看见户主页上的名字愣了一下,但也只觉得是同名同姓而已。
接着往下翻,看见女主人的名字又愣了一下,想到什么她看了一眼户口所在地的地址。
“……”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巧合?
她加快速度,迅速将所有资料认真的过了一遍,发现全部资料都齐全,都没有问题后,她做好登记后,笑道:“可以了,你们半个月后带着户口本在上班时间过来取证吧。”
然后她将户口本还给江夏。
周承磊收回江夏的户口本,两人道了一声谢就走了。
半个月后就可以拿证,这已经很快了,周承磊知道,他们交了申请后,渔业部还要派人和当地生产队的人去进行实地调查踏勘,确认标界,还要看看哪里适不适合养鱼,在那片海域养鱼有没有争议之类的,完了还要上交审批。
一般是通知两个月后来取证的,所以半个月很快了。
毕竟去实地踏勘,确认标界,核实有关材料不是一个部门的工作,从市到县到当地生产队,两三个部门配合办事,就要协调时间,所以会比较久。
这时另一个工作人员才给周国华检查完资料,推回去道:“资料不齐,少了一份水域滩涂界至图和调查踏勘的申请,补齐资料再过来。”
周国华听了忍不住问道:“刚刚那对夫妻的资料齐了?”
工作人员头也不抬:“不齐能给他们办?”
“那我看看那份什么水域图和调查踏勘申请是什么样子的,在哪里办的?”
他严重怀疑就名工作人员在故意刁难他!
周承磊和自己一样刚从码头那边过来,他就不信他有那什么图和申请。
工作人员听了就问同事拿过来给他看看,这也不是不能看的,他们也有义务教民众将事情办好。
帮江夏办证的人就将那两张纸抽了出来给他看。
周国华看完无话可说,问了去哪个部门申请办理,又匆匆的跑去办理了。
拿到后,总算交齐资料了,对方通知他:“两个月后过来取证。”
累死累活跑了一天的周国华一听怒了:“为什么早上那对夫妻半个月就可以拿证,我要两个月之后?”
帮江夏办证的工作人员一听淡道:“因为对方比你早交齐资料啊!你也知道对方是早上来的。你这么迟,自然排到两个月后。”
周国华:“……”
气死了!
睁眼说瞎话!
分明是区别对待,别以为他看不出来。
可他知道,他也又没办法说什么,只能憋屈的离开了。
下午四点半周国华一身疲惫的出现在学校门外,等了一会温婉才出来,问道:“海域批下来了?证办好了?”
周国华没看她眼睛:“批下来了,证说两个月后就可以拿到。小婉,还没到下班时间,咱们去领证?”
他这才看向她,眼里有期待也有爱慕。
温婉:“行。”
她下午才想起来周国华上一世的妻子,就是今天送他们进城开拖拉机那人的女儿。
今天那女的也在拖拉机上,偷偷看了周国华好几眼。
她差点没认出来,毕竟对方现在还很年轻,也有点土。
周承磊已经被江夏捷足先登,温婉是怕了被人捷足先登的感觉了。
先将周国华这个听话的握在手里,她不想被迫嫁二婚男。
第152章 要去就要赚大的!
江夏和周承磊离开了某部门办事处后,就去了饭馆吃饭,吃完饭又去了出版社将两本杂志的翻译交了。
樊丽丽看见江夏很高兴,随意的翻了两下江夏交上来的翻译就放到了一边了。
江夏的翻译她很放心。
她亲切的道:“上次妍妍带回来的鱼干很好吃,你有空送一百斤过来我们报社的饭堂试试。要是大家喜欢吃,以后每个月会固定订上几百斤。”
他们出版社是隶属于报社的,每天大概有一百多号人吃饭,就算一个月只吃两三顿顿鱼干,每个月也能订上几百斤鱼干。
江夏笑道:“小妍在信上已经和我说过了,可是家里剩下的金鲳鱼鱼干不多了,红杉鱼鱼干要不要?如果要,下次我再带过来。”
“行,红杉鱼鱼干也不错,先试试。可以多送几种给大家试一下。”樊丽丽应了一声,又笑着提起另一件事:“穗交会你听说过吧?再过一个月穗交会就要举办了,我们市有好几家厂家参加,那些企业和厂家急需请翻译,小夏你外文这么好,有没有兴趣去当翻译?”
江夏当然有兴趣,她现在什么都不缺,最缺钱啊!
只要赚钱的,她都感兴趣!
而且她也想去看看这个年代的穗交会。
等她家的渔场养出了鱼,她去看看能不能将鱼卖出国外。
虽然现在鱼苗都没有,但是目标总是要有的对不对?
江夏就道:“有点想去见识下,包食宿?”
樊丽丽:“肯定包食宿。我问了一下,他们请英语翻译10元一天,其他外文翻译15元一天。像你这种懂两三国语言的三十元一天,都是包食宿。”
江夏听了就道:“其实我也不是只懂两三国语言,德语和日语我也学的差不多了,不知道懂五国语言的又是什么报酬?”
周承磊:“……”
他好像就听她放过一两次德语和日语的磁带,然后随便翻了翻那几本书,这就学的差不多了?
嗯,他一定是娶了一个语言天才!
樊丽丽也是傻眼,妍妍将那些书带给她没多久吧?这就学得差不多了?
应该是以前就已经学过了吧?
她笑道:“这个我也没有详细问。要不我将你举荐给那些厂家,你和他们直接谈报酬?”
话说,哪个懂五国语言不进外交部门,还留下小渔村啊!
正合江夏意,笑道:“好,谢谢樊主编。”
“客气啥?也是他们找我帮忙,我就想到了你。到时候谁家开价高,你就帮谁家翻译就行了。你的外语这么好,我觉得应该可以拿到更高的报酬。毕竟现在懂外语的人实在少,懂多国语言的更少,他们请你一个等于请几个,我觉得一百元一天应该也有可能,他们是真缺翻译。”
虽然穗交会那边现场也会有翻译,但是有些厂家喜欢自己请一名翻译,这样更方便。
许多参加过穗交会的厂家都说,没有翻译全靠手语。
江夏笑道:“谢谢樊主编,那我将我们生产队的电话留给你,你帮我给他们,让他们打电话找我谈吧!”
樊丽丽笑道:“行,那你留个电话我,我给有需要请翻译的厂家。”
江夏就留了一个电话然后又拜托对方帮忙找一些岛国或者海外其它国家养殖业,养殖技术的书,才告辞离开。
离开了樊丽丽的办公室,她又去财务处部拿了稿费,然后才离开出版社。
接着江夏又去邮局给张馥妍和江冬寄了一封信。
给张馥妍的信主要是告诉她,六天后就送一批鱼干到火车站运去京市,让她注意查收。
江夏上次看了一眼江冬寄过来的信,要五天才收到,所以她才决定六天后才寄鱼干过去,这样她收到信后,就可以去火车站将鱼干领走。
当然江夏还在信里让张馥妍收到信后,给她打个电话。
给江冬的信,江夏是想问问江冬,看看他能不能问问他学校的师兄或者教授能不能设计出一款真空包装机。
江冬的专业好像就是机械设计和制造方向的。
江夏知道这个年代已经有了抽真空机,可是真空包装机应该还没有,有了真空包装机,她想卖的小吃可以保存更久一点。
但这也不急,只是要一步步提前想好,去准备。
江夏在信里将她见过的真空包装机的外观,部分零件都画成了图片,还有她所知道的原理都写在信上面,寄给了江冬。
看着她将信塞进了绿色的铁皮邮箱后,周承磊推着自行车问道:“要不要去百货商场逛逛?”
江夏走回他身边,摇了摇头,搭着他宽厚的肩膀,坐上了自行车:“没有东西要买的,走吧!我们去船厂看看咱们的船快做好了没,顺便谈一笔生意。”
周承磊一听就想明白她说的生意是什么生意了。
他一边蹬着自行车一边问道:“想去穗交会?”
江夏高兴的点头:“对。”
然后想到什么,又问:“你想不想我去?”
周承磊握了握她的手:“你想去就去,到时候我陪你过去,然后再回来,你回来的时候我去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