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网鱼虽然是杂鱼,但是一看就有不少好货,只不过没来得及挑拣而已。
酒楼经理这时开口道:“同志,这一斤左右的加吉鱼一百元一担,一斤半的一百二十元一担,卖不卖?另外我再要十条两斤以上的。”
鱼越大条,价格越贵,但是酒楼办酒席,一斤左右的鱼对酒楼来说最划算,看上去不会太小也不会太大,太小显得小气,太大的拿来办酒席就没有什么赚头了。
所以他只要一斤的和一斤半的。另外再要十条两三斤放到雪柜里,到时候给普通散客点菜吃正好。
江夏知道一担大概一百斤左右只多不少,也就是1元一斤都不到,真便宜。
这可是野生的真鲷。
不过现在的物价是这样,人民的工资只有三四十元一个月,这么一想一元一斤也不便宜了。
倒爷瞪了酒楼经理一眼:“你这人怎么乱开价呢?一百元一担太贵了!别做坏市场!最多只能九十元一担!他们不卖就算!咱们走!”
徐文安将小的鱼要了,而且开价这么贵,鱼越大越贵,他后面还怎么压价?
杨达有使劲的给徐文安使眼色,拉着他走。
江夏看了杨达有一眼淡道:“好走,不送!”
杨达有:“……”
徐文安没动,加吉鱼难得,他问江夏:“卖不卖?”
江夏:“问我爱人,他说了算。”
爱人两个字像羽毛一样扫过周承磊的心尖,他忍不住看了江夏一眼,还没说话。
这时,又有一个倒爷挤到了船上:“听说有加吉鱼?我收!我收!什么价钱?”
周承磊想到周父说这两天日子好,好日子就多人办喜事,加吉鱼最适合用来办喜事,名字好听又喜庆,他直接道:“一斤左右的一百一十元一担,斤半的一百三十元一担,两斤的一百六十元一担,三斤以上的两元一斤,四斤以上的只有一条,三元一斤。这个价格你们谁要?不议价!”
江夏补了一句:“我们一担鱼绝对不止一百斤,除掉箩皮最少也有一百零五。”
每一筐鱼江夏都搬了一下,过手就知道有多重。
周承磊闻言看了江夏一眼,她竟然知道?
酒楼等着鱼来做菜,徐文安赶时间,这价格也不算太高,能接受,他立马道:“行,我要了,一斤和一斤半的我全要了,两斤的要十条,还有三斤的和四斤的我都要了。”
难得遇到这么吉利的鱼,办酒席最适合了,最重要是贵十元一担,算下来一条鱼贵一毛钱不到,酒楼一道菜能对半赚甚至更多,贵一毛钱不算什么。
来酒楼吃饭的都是有钱人,有钱人讲排场,喜欢大鱼,三四斤的鱼很好卖。
像三斤以上的加吉鱼两元一斤收,到了酒楼上桌后大概就变成四五元一斤,绝对不亏。
后面那个倒爷姓侯,大家叫他老侯或者侯爷,他见鱼很新鲜能存放,就道:“那剩下的我全要了,你们那些马鲛鱼我也要了!”
杨达有心里懊恼,但他还是算了算,转手出去也是有赚的,赚一两毛一斤也是赚,量多就赚得多了,只是来了两个竞争对手,没能占便宜,大赚一笔他有点不甘心而已。
这一船人很眼生,没来过。
他瞪了后面来的那个倒爷一眼:“老侯,我先来的,你别抢,剩下的我都要!”
老侯睨了他一眼:“我听见人家说不卖给你!”
这个老杨总是想吃生,欺负那些眼生的,外地来的渔民,可不是每个渔民都老实可欺的!
这船上年轻的男人一看就不是普通人,指不定是当兵的放假回来帮家里人打鱼。
杨达有:“……”
周承磊对老侯和徐文安道:“活舱里还有大黄鱼,你们要不要?大概有几百斤。”
两人眼睛一亮,齐齐道:“要!”
杨达有一听还有大黄鱼懊悔不已,“我要,我要!大黄鱼我要,价格好商量,同志,价格你说了算!你说了算!”
这船是走了什么狗屎运?
竟然打到那么多好鱼?
早知道他一开始就不压价了!
这两天日子好,多人办喜事,像是加吉鱼和大黄鱼这种颜色好,卖相好的鱼不愁卖。
第25章 将船都弄脏了
周承磊没理会杨达有,他说了不卖给他就不卖。
徐文安有点急:“加吉鱼先帮我搬下船,我得让人先送回酒楼。”
老侯就道:“我不急,先将徐经理要的加吉鱼搬下船吧!剩下的就是我的。”
徐文安翻了翻,见箩筐里的鱼并没有以小充大,就让周承磊搬下船。
周承磊和周父就将他要的加吉鱼搬下船。
徐文安和老侯也没站着,而是帮忙搬。
江夏在船上一边分拣杂鱼一边看着船上的货。
她觉得酒楼办酒席应该会要虾,所以她想将虾先挑出来。
四个人很快就搬完了。
老侯回到船上道:“大黄鱼可以看看?”
周父打开活船舱,给两人看了一眼,就盖上。
杨达有也凑了过来,瞄了一眼!
好家伙,金灿灿的,有些看着竟然还活着,这就很难得了,一般拖网拉上来的大黄鱼都是死的。
杨达有眼都大了,看向周承磊:“同志,兄弟,大哥……”
周承磊没理他。
老侯:“你们这是天没亮就遇到大黄鱼群,而且不是拖网的吧。”
像是问话,却是肯定的语气。
周父笑着点头:“刚出海没多久就遇上了鱼群。”
徐文安:“难怪色泽那么金黄。”
老侯:“运气真好!”
周父笑了笑:“我儿媳妇的功劳。”
两人闻言都看了江夏一眼。
太阳还没下山,江夏包得严严实实的,他们也看不见她长什么样子。
不过出海捕鱼带上女人,在他们这一带还真的少见,但他们没有什么。
活的大黄鱼比死的价格又会高一点。
可是大黄鱼还没分拣,有大有小,但看着都有一斤或者八九两左右,有个别特别大的。
周承磊和二人一番讨价还价。
最终大黄鱼以一斤一元二角五分卖了,不分大小,直接捞上来装筐。
徐文安还将江夏挑出来的虾都买了,还买了一担马鲛鱼,一条老鼠斑和几条海鲈。
老侯则将剩下的加吉鱼,大黄鱼,马鲛鱼全都买了。
杂鱼周承磊不卖,不然他都想买了。
那一堆杂鱼,他看值钱的货也不少,不过杂鱼未分拣价格低,但是江夏已经将一些比较大的鱼都挑出来。
最终加吉鱼一斤左右的有四担,一百元一担就是四百四十元,一斤半的有三担一共三百九十元,然后两斤的不多,有一担半左右一共两百零四元,三斤的只有五条一共三十六元,四斤的也有一条,卖了十五元。一斤以下的有一担八十元。
加吉鱼就卖了一千一百六十五元!
这里就等于别人出海一年半载赚的了。
大黄鱼一共卖了五百七十二元二角。
马鲛鱼一共有三百多斤,三毛一斤,卖了一百零五元七毛。
海鲈鱼有几条,卖了三元五毛五分。
虾和鱿鱼也卖了十一元二毛。
其他从两网杂鱼堆里挑出来的大鱼一共卖了四十三元七角。
最后到手一共是一千九百零一元三角五分。
甲板上还剩下一堆小鱼小虾等杂鱼,估计也值个几元。
江夏:“再拖一网咱们指不定就能赚够两千了!”
周父黝黑的脸上都是笑容,“现在已经很好了,除了出远海的大船,我们这种船就没有试过赚这么多的。”
今天绝对是他的高光时刻!
够他吹上一辈子了!
他出海打渔这么多年,最多那次赚了将近两百块,做梦都不敢想能够赚到将近两千块。
两千块啊!
之前出海打渔一年都赚不到。
周承磊开着船,没有说话。
江夏因为还没切实感受过这个年代的物价,感受过两千块可以买到什么东西,对两千块并没有周父那么大感触,但她也高兴。
“大船出远海捕捞一趟能赚多少?”江夏问道。
“这个说不定,但听说每一趟大多都能赚上千,远海鱼多。”
江夏点了点头:“等有钱了就买大船。”
周父就没有接话啦,大船一艘上万,哪有那么容易买?
他蹲下来分拣那一堆还没分完的杂鱼。
太阳已经下山了,晚霞以绚丽夺目之姿霸道的铺满半片天空,半海瑟瑟半海红。
江夏摘下草帽,解了面巾,海风扑面,整个人瞬间舒爽起来。
她迎着风,深深的吸了一口海洋气息。
周承磊开着船,目光不经意的落在她身上,海风吹拂着她几缕细软的发丝,眉眼温柔。
天美,海美,她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