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娴见了就道:“我去将这些垃圾倒掉,莹莹也不知道跑去哪里玩了,可别去海边了,我顺便去看看!”
说完,她就提着那桶垃圾走出去了。
一秒都不想多待!
气死了!
地上的灰尘已经打扫干净,田采花就接过周母手中的拖拉:“我来拖吧!”
江夏拿了一条抹布和鸡毛扫将沙发,茶几和电视柜上的灰尘擦拭干净。
周承磊三兄弟也拖地的拖地,擦沙发的擦沙发。
周母见了就回老宅做饭了,江夏抹完电视柜的灰尘也回去帮忙做饭。
周母一边洗菜一边道:“明天就冬至了,你爸上次打电话回来说这几天回来,咋还没回来呢?”
江夏也有点担心,还是道:“前几天有冷空气,估计耽误了吧!”
“应该是。”只是冷空气,不是台风,周母没那么害怕。
船那么大,抵御风浪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但是还是担心。
下午五点多的时候,周父总算回来了,带了一大包钱回来,这还不算存到存折里的。
他将那一个行李袋交给周承磊,却对江夏道:“小夏,这些是给你的,我将存折放在袋子里面。你将存折放好,别弄丢了。”
周父提醒他们将钱放好。
这袋钱他本来是想给旺财提着的,可是旺财现在肚子里有三个小旺财,袋子有点重,只能让儿子代劳了。
李秀娴看了一眼周父交给周承磊的行李袋:该不会一整袋都是钱吧?
那得多少钱?
江夏就和周承磊一起回了房间将东西放好。
周父不可能给她买衣服,所以行李袋里装的应该是钱。
夫妻二人回到房间,关上房间门,才打开行李袋。
果然是一大袋大团结,也有一些其它面值的。
江夏笑咪咪的开始数钱。
*
周父回家,晚上又是一大家子一起吃饭。
周父说起这次跟着一些渔船去某片海域捕捞鳗鱼的事情。
每年都有许多渔船去那边捕捞鳗鱼,当地的渔船朝发夕归,一天就能捕捞上万斤鳗鱼。
他们家的渔船大,又有鱼探仪,捕获得就更多了。
当地的渔船总不能是大渔船吧?一天就上万斤?李秀娴听了就问道:“那爸这次出海赚到不少钱吧?”
周父笑呵呵的道:“还不错。”
这一次出海久了一点,他捕完鳗鱼后,又跟着一艘大船去捕捞金枪鱼,然后又前去捕捞一些公干鱼带回家,走过的海域多,赚得就有点多。
扣掉成本,船工的工资,有九万多。
江夏以前就听过一个靠船发家的老总说过,在这个黄金时代,拥有一艘大船,一年翻本,两年实现财富自由,不是梦。
当然,这话有夸张的成份,对方只是表达这年代生意好做,也表达了大船赚钱。
第400章 聚餐
许多人都知道拥有一艘大船很赚钱,渔船有渔船的赚法,货船有货船的赚法。
知道是知道,但是买得起的人少。
李秀娴有点心酸,她家的渔船买了一个月了,只出过一次海,赚了蚂蚁腿那么多钱!
这个月不是没有人带她爸妈出海,就是冷空气来了,不能出海。
今天天气暖和了不少,过完冬至可以出海了吧?
不然正月不出海,现在还不趁天气暖和一些出海,她家的渔船的机器都要生锈了!
“爸,后天出海吗?要不你开我家的船带带我爸和我哥?只需要将他们带熟悉就行了!”
一家人都看向李秀娴,周承森则沉了脸:“不用!”
周父刚都愣住了,愣了一下才反应慢了,忙道:“没问题,到时候我带带亲家就行。”
都是儿子,总不好只帮这个,另一个不帮。
虽然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
但是,现在小儿子,大儿子的日子都不错,那多帮帮二儿子也是应该的。
只是二儿媳的娘家人这么久都还没熟悉海域吗?
这么难带吗?
周承森:“爸,不用,你在家休息几天。后天晚上,我和小娴带他们一起出海熟悉一下就行了。我岳父他们早上起不来,那就傍晚出海。”
他爸在海上飘泊了这么多天,不用休息一下?
真是亏她说得出口。
周承磊不好让自己老爸辛苦:“我后天早上带吧,带他们熟悉两天。”
李秀娴抿嘴,现在带什么,之前让他带,多等一会儿,迟一点出海也不乐意!
不然她家的船至于荒废一个月?
周承森拒绝:“不用,我晚上带就行,不耽误你的事。反正晚上用灯光诱捕,鱼也多。”
平时他爸他们四点几起床,五点就已经开船出海了,到了七点几第一网都可以起网了。
他岳父他们七点半过后才出现,这就等于耽误一网鱼的时间。
少拖一网鱼就等于少赚几十块,尤其像阿磊这种海运好的,一网就能赚一百多块甚至几百块的!
能耽误得起吗?
李秀娴和李家人觉得迟一点没什么,以为别人多等一会儿都不乐意!
可是多等一会儿的损失,他们咋不赔?
周承森知道周承磊和江夏还欠船厂六十几万的尾款没付。
这压力有多大,谁知?
要是他欠几十万,他会心慌得睡不着!
现在江夏肚子里有三个孩子,阿磊又不好跑远海赚钱,只能近海捕捞。
近海和远洋捕捞差距可大了!
有时候待人处事不能只看得见别人的好,看不见别人的难。
做兄弟,不能帮忙就算了,至少别拖后腿。
毕竟本来出海的日子就不多。
十二月因为冷空气有半个多月不能出海。
一月也是冷空气最多的月份,有十天半个月能出海就不错了。
正月不出海。
接下来的二三四五月,雨水多,能出海的日子也不多。
然后七八九月台风多,能出海的日子也少!
所以哪有那么容易呢!
再说帮是人情,不帮是道理。
周承森看向李秀娴眼神有点冷:“既然你爸和大哥早上起不来,那就改傍晚出海,晚上更多鱼出来觅食。”
免得她不停的折腾,周承森决定用晚上的时间带他们。
真以为出海打渔那么容易?不是朝发暮至,就是夕出晨归。
每一分钱都赚得不容易!
李秀娴能说什么:“行,那我明天吃饭的时候跟我爸说,你不是说冬至请大家下馆子?明天叫上我爸他们吧!上次就没请他们吃饭。”
“好。”周承森上次在市里看沙发的时候就说过冬至和家人一起去下馆子。
他回来就和他妈说了。
叫上岳父岳母一家也没有问题,到时候可以分两桌,反正一桌也坐不下。
*
这次周父带回来的除了钱,还有五千多斤公干鱼小鱼干,小鱼干是向当地的渔民收购的。
除了公干鱼干,大船也拉了一万斤新鲜的回来。
所以吃完晚饭,一大家人和太奶奶一家人就开始晒小鱼干。
一直忙到半夜十二点,才晒了一半的鱼干,剩下的还在船上冷库。
旧房子,新房子都晒满了,大房家,太奶奶家也晒满了。
第二天一早起来一家人继续晒小鱼干。
芬姨也来帮忙了,她将小女儿也带过来一起帮忙。
江夏开的工资高,一个月一百五十元,可是一天也没多少活干。
每天就收收鱼干,晒晒鱼干,分分鱼干只有烧火炸小鱼干时比较忙。
但也不是每天都炸。
这么高的工资她拿得不好意思。
今天她见有点忙,就将女儿也带来帮忙,想着可以多干点活。
李秀娴起床看见芬姨一早在院子里帮忙惊讶道:“芬姨,哑妹这么早?”
芬姨的女儿叫周盼,村里的人都叫她哑妹。
她也听不见,只是见大家看向她,她就笑一笑。
芬姨笑道:“是啊,过来帮小夏和阿环做小鱼干。”
李秀娴脸色变了一下。
上次问江夏又说不请人!
转头就请了一个外人!
李秀娴板着脸去厨房拿早餐吃,吃完早餐就对忙着晒鱼干的周承森道:“我回去和我爸说一声今天中午到镇上吃饭,你看着点莹莹!”
说完她就推着骑自行车出去了,然后一整个早上不见人,直到十一点才回来。
这时小鱼干都晒好了。
家里没地方晒了,就在大船上晒,村里的晒谷场晒,买下的沙滩上晒。
正好周日,小孩们放假,江夏给了十块钱给周文光,让他找几个小伙伴帮忙守着。
差不多时间就翻一翻。
现在天气好,风又大,这么小的小鱼仔,晒上两天就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