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_渐进淡出【完结+番外】(360)

  东婶笑道:“有就多吃一点,你也尝尝我种的菜。”

  一个小时后,周国栋和许玲也一起回来了,没捡到什么海螺。

  但是两人明显熟悉了一些。

  两人一起帮忙做饭。

  东婶看着许玲做事,很是干净利落,那双手一看就是干惯农活的,可以看出是个勤快的人,她挺满意的。

  二表婶也悄悄打量周国栋,见他剁肉也是刀法利落,而且干活之前将手洗得干干净净,可见也是个爱干净和勤快的。

  二表婶也挺满意的。

  江夏看周国栋吃饭的时候还帮许玲挟了一筷子她想吃但又离太远的菜,就知道两人应该有戏。

  第462章 再请人

  中午,周承磊和周父也有回家吃饭。

  他们出海只是将青口幼贝收回来。

  收比放下去容易多了,而且这是第二次去收。

  最早放下去的那一批已经收回来了,缠在木桩上养着了。

  这一批比较多,但也赶在中午吃饭前就收回来了。

  吃完饭,周承磊和周父等人还要去将收回来的青口幼贝绑到木桩上。

  今天退大潮,潮水退得快,也退得远,他们要抓紧时间将附满青口幼贝的绳子缠到木桩上。

  周国栋没事干,也跟着一起去帮忙,下午三点才去开拖拉机给村民耕田。

  二表婶,东婶和许玲帮忙收拾碗筷,打扫卫生。

  收拾完后东婶就先回家,东叔行动不便还要她照顾。

  二表婶和许玲也要回家了,周母送他们。

  退大潮了,江夏也想去看看之前养的青口长得怎么样,就一起出门。

  路上,二表婶问许玲:“怎么样?你觉得他如何?”

  她看着挺好的,话不多,但人细心。

  许玲有点不好意思,忸怩道:“他约我后天去逛市集,我应了。”

  这是双方都看上眼,觉得可以试着处下去了。

  二表婶笑道:“那就先处一段时间看看。处过才知真性情,多接触几回,反正你才二十岁,不急。”

  现在看着挺好的,但是脾气,品性的就看不出来,这些得慢慢相处过才会逐渐显露出来。

  毕竟有些人对外人和家人是不一样的。

  有些人在外人面前温和有礼,体贴入微,但对自己的妻子脾气暴躁,冷言冷语,更有甚者会恶言相向,拳打脚踢,最怕嫁到那样的人。

  江夏也道:“没错,处过才知道合不合适。先处处对象,谈谈恋爱,觉得合适才定下来。”

  江夏也觉得周国栋人是不错的,踏实勤快,但是另一半还是得慎重,相处下再决定总不会错。

  周母也道:“对,处过后,自己觉得合适才应下,好好了解下他这个人。”

  “嗯。”许玲应下。

  周母特意带他们经过周国栋家的房子,让许玲看看。

  也是一半石头一半泥砖的瓦房,和周家老宅一样的大小。

  院子里种了一棵枇杷树。

  “这就是他家,就是还没有分家,一大家子住在一起。但是他两个嫂子都是好相处的人,我看着觉得好相处,你以后自己留意下。”

  如果决定处对象,处对象期间必然会有机会来对方家,这些她都可以自己看看。

  毕竟周母的性子和她们都合得来,但是不代表许玲也合得来。

  “好。”许玲看了一眼房子,和她家房子差不多,但自己家没有这么大的院子。

  现在家家户户都差不多这样的房子,住得起楼房的人少,一条村没有几户。

  而且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周家一样有一栋三层楼的大楼房,房间多到住不完。

  许玲也看这些,她家也穷,几姐妹挤一间房间。

  二表婶见她看着房子就道:“房子这些,两夫妻够勤快,慢慢赚到钱就什么都会有的。你看你小夏姐,嫁过来的时候不也是住老宅的旧房子?他夫妻二人就是因为特别勤快,又是翻译,又是出海打渔,才赚下了这么大一幢房子,买拖拉机,买车又买船。”

  江夏:“……”

  她觉得他们不是勤快,主要是运气好。

  “我和你姑丈结婚时也没房,没分家,现在不也有房子了?男人好就行了,夫妻同心,啥都比不过!别贪那些虚的,嫁太有钱的,气都够你受!有单位的当然好,但有单位的未必看得上咱。咱们自己也没单位。”

  反正她是不认同她大嫂那套的。

  不过雷玉珍现在在市里有份正经的工作,在制衣厂做采购,她大嫂说那些面料商,辅料商抢着给她送东西,请她吃饭。

  这么好的工作,大概她真能在市里找个有钱的对象也不一定。

  二表婶还是盼着侄女好的,不管是娘家侄女还是夫家的侄女。

  江夏想到后天周父就要出远海,因为副食品加工营业执照已经办下来,江夏打算让周父多收购些小鱼仔回来,并且找当地的倒爷大量收购。

  因此只靠两三个干,绝对忙不过来,所以她想提前请多一个人。

  去年卖三味小鱼干加上年前那一波大卖,加起来就赚了一万三千多块。每人分了六千多块。

  侯爷说了,今年继续收,她们能做多少出来,他就敢收多少。

  江夏就打算大量做了。

  不仅小鱼仔,还有海蜇,鱿鱼丝之类都可以做成零食。

  江夏打算慢慢从一个食品小作坊做成一家小小食品厂。

  当然食品厂没这么快,她现在也没有那么多本钱。

  但小作坊也需多请一两个人。

  刚才她见许玲干活手脚利索,细节很注重干净,就觉得适合做食品行业。

  她就对许玲道:“我过几天准备请人做小鱼干。小玲你要是不嫌辛苦可以过来帮忙。试用期一个月,试用期工资60元,过了试用期80元一个月。”

  许玲眼都大了:“我不怕辛苦。”

  一个月工资60元,比雷玉珍还要多十几块!

  江夏:“就是你家离我们村有点远,你有自行车吗?”

  二表婶忍不住替侄女高兴,忙道:“小夏,你放心,她家比我家这这边近一点,走路才一个半小时!”

  “我没有自行车,但我不会迟到的!小夏姐你放心!早上什么时间开工?我一定准时到!”

  “一般是早上八点到中午十一点半。下午一点半到五点半。一天干七八个小时左右。”

  其实工作时间也没固定,芬姨和何杏环一起干时,她们七点多做完家务就开始了,之前为了尽快将鱼干炸完,夜晚都赶工,但是超过八个小时,江夏都会按双倍工资给芬姨计报酬。

  有时候鱼干少,那一天一两个小时就干完活了。江夏也会按一二工资给。

  不过既然打算以小食品作坊经营,请的人也会越来越多,那自然得逐步正规起来。

  “那我更加不会迟到了!”她可以早上六点半出门,走路走一个半小时不到就到了。

  “等发了工资,我买辆自行车,更加不会迟到。”

  江夏:“那过几天后我再托人通知你什么时候开始开工。”

  这年代没有电话,有什么事找人,要么就是自己亲自跑一趟,要么就是去集市上看看有没有和他同村的人,拜托对方带个话。

  “好。”

  第463章 跟风

  海滩

  潮水还没完全褪去,还有小半个人高左右。周承磊和周父等人在水里,将一条条长满青口的麻绳一圈圈的缠在木桩上,又连接到另一根木桩缠上几圈。

  这些青口到时候就可以沿着木桩生长,直到长满整个木桩,绳索上的青口也会继续生长或者脱落。

  现在就可以看见之前移育的那一批青口已经开始有蔓延的趋势了。

  证明这一带海域确实适合它生长。

  周父看见那些木桩上的青口开始蔓延很高兴:“长得还挺快的。”

  周国栋惊讶道:“没想到真的就这样养着,也不用喂就活了。”

  周承磊就道:“你要不要跟着养?想养的话,最好尽快去生产队租海域。”

  周父也道:“对啊,你敢不敢跟咱家养青口?福伯不敢保证会发财,但指定赚钱!你看我大儿媳都跟着租了两百亩海滩来养。”

  这可是旺财发现的发财之路。

  不发财就发达,错不了的!

  周国栋打量着海水里在木桩上开始蔓延的青口,有点犹豫。

  周父:“今天退大潮,村民看见真的可以养活,肯定有人会跟风,海滩有限,你迟了,想养就要另外找地方,没这么方便了。”

  平时潮水退不了这么远。

  这个周国栋也明白,但是他家现在还欠磊哥那么多钱,哪有钱租海滩买木桩?

  周承磊看出他的迟疑就道:“钱我不急着用,你刚才还我的三百块我先还给你,你拿去租片海域,你以后赚到钱,再还就行。”

  周父:“对啊!赚到了钱一起还就行。想养尽快做决定,不然迟点想租海来养都被其他人租完了。钱真的不急着还,到时候养好了,真的能卖钱,还愁没钱还?你没钱还,将海域转让给我们抵债也行。这么年轻,还怕赚不到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穿书 渐进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