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我不着急。”她是厂长,没有人能管她,上班时间比较自由,没有迟到一说。
“买那么多衣服干啥?浪费钱!京市的东西又贵。”
江母进厨房给周承磊热饭菜。
周承磊没有再拒绝,跟着去厨房洗了手,出来后,他来到窗边看了一眼窗外,那个身影已经快走出巷子了。
“妈,我给夏夏打个电话。”
“你打啊!”
周承磊拿起电话,拨号。
电话转接成功后,江夏清脆悦耳的声音传来:“喂。”
周承磊一听就认出了:“是我,到家了,你吃饭了吗?”
“吃了,和小妍他们在京市大饭店吃的。你吃吗?”
“吃了,妈又在给我热饭菜。孩子乖不乖?”
“乖啊,现在又睡觉了,不然让他们听听你的声音。”
周承磊嘴角微扬,“我明天回来前再打一次。”
“好。那你吃饭吧!我睡会儿,逛街逛累了。”
“好。”周承磊等江夏挂掉电话,才挂上电话。
江母开了火给周承磊热饭菜,又出来道:“我和你爸买了些奶粉,孩子的衣服和玩具,还有夏夏和江冬的衣服,你是后天回去吧?到时候带去给他们,也有你的衣服和夏夏的放一起,都收到行李箱了。
江母一边说,一边去房间将行李箱拉出来。
周承磊:“京市啥都可以买,妈下次不用买了,我们自己买就行。”
“就是顺便的事,里面还有些吃的。我和你爸也吃不了那么多,你带些回家给你爸妈和侄子吃。”江母又将箱子拉回江夏的房间,“这箱子,你明天回去再过来拿。这一袋是吃的,你带回家。”
“行。”
江母又道:“在京市一切顺利吧?孩子乖不乖?习不习惯?”
江冬和江夏都有打电话回家,她知道一切都好,孩子也很乖。
江母想问问在京市有没有遇到特别的人,但她又不好直接问,也不知道如何问。
“嗯,都顺利,孩子也很乖,他们太小了,吃饱玩上一两个小时就睡,没有不习惯的。”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江母估摸着饭菜热了,就去搬出来。
周承磊忙进去搬。
两人一起将饭菜搬出来后,江母道:“你慢慢吃,车匙放柜子上了,碗放那里就行,你冯姨傍晚过来会收拾。我先去上班了。”
“好。”周承磊应了声。
江母出门了。
周承磊将饭菜都吃了,然后收拾好碗筷,清洗干净,拿上车匙离开。
周承磊没有直接回家,他先去了工厂,按江夏的要求,解决了问题,然后才回家。
回到家,天都快黑了。
家里准备开饭。
大家都知周承磊今天回来,所以大房一家也过来吃饭了。
几个孩子扑到周承磊身上,将他团团围住。
“小叔,小婶婶和弟弟妹妹没有回来吗?”
“没有,但你小婶婶给你们买了东西。”周承磊将行李袋拎进屋,将周父和周母的衣服拿出来。
然后行李袋给他们:“你们自己分吧!不许抢。”
几个孩子欢呼了一声,不过还是更想念小婶婶。
“小叔,小婶婶和弟弟妹妹怎么不回来?”
“小婶婶要上课,没有空,下个月就回来了。”
周莹:“是国庆吗?可是爸爸说国庆带我们去京市看小婶婶和弟弟妹妹。”
周承森:“我是说如果弟弟妹妹不回来,才带你们去,回来就不带了。”
几个孩子一阵失望。
周文祖:“二叔你故意的,你一定知道小婶婶国庆回来。”
周承森:“他们之前没说,我怎么知道?”
几个孩子看向周承磊。
周承磊:“以后有的是机会,可以寒假再去。冬天京市会下雪,可以去看雪。”
几个孩子一听又有了新的期待。
第二天,周承磊早上四点就出海,中午才开车去市里。
第594章 滚
周承磊和周承鑫,周承森一起出海看过渔场,又下海里撬了些鲍鱼,又去珍珠岛那边看过珍珠贝。
珍珠贝繁殖高峰期过去后,他们一共收集了六七十只珍珠贝幼虫,并且成功养活了五十六只。
虽然不多,但是今年他们养的规模大了,下一年肯定能收集更多。
数量绝对不仅仅是翻倍增长。
如无意外,五年后,必然初具规模。
甚至可以开始采珠。
当然头几年采珠数量不会很多。
但是越是贵重的东西,通常越是难得到,时间成本都如此高了,回报会低吗?
看过了珍珠贝,周承磊对周承鑫道:“得在这里建石屋,请人来看守了。”
周承鑫点头:“我本来也想着等你回来和你提这事。”
虽然现在珍珠贝数量不算多,但是被偷了,就前功尽废了。
他可是花了很多心机去照顾的,给珍珠贝清理表面的脏东西,都是他们两夫妻亲力亲为。
田采花每次都忍不住嘟囔:“养儿子都没养得这么精细。”
岛上的礁石上又长了不少生蚝,周家三兄弟撬了一些回去。
周承磊还要赶飞机,他们很快就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周承磊顺便拖了一网鱼。
一个多小时的拖网,就爆网了!
拉上来,满满一大包金线鱼,杂鱼也多,还有不少虾蟹。
周承鑫看着甲板上小山一般的鱼都无语了:“论海运,还是你和二弟最好!”
老二的渔船也是,天天回来的鱼获几乎都比他的船多一点,虽然不是每次多很多,可是每天多个十块八块,一个月下来也多好几百,更何况有时候多几十块,甚至一两百块。
周承森:“我的海运完全没法和四弟比,他才是老天爷赏饭吃!”
周承磊也觉得自己的运气比两个大哥好,财运比他们好,妻运比他们好,子女运也比他们好。
三兄弟里,只有他是子女双全呢!
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幸运。
周承磊这辈子从来没有这么满足过,现在的日子他非常知足,其他方面他帮不了自己的兄长,但是在财运上帮一下自己的兄长,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他还是能做到的。
他从小就调皮,不听话,胆子又大,爱闯祸,经常和人打架,打输了都是他上头的哥哥和姐姐帮他出头打回去的。
他不听话,闯了祸,经常也是他们帮他顶锅。
他大哥更是早早就不读书,赚钱帮补家用,供他们读书。
周承磊就道:“近海捕捞赚得不多,要不然咱们三兄弟合伙再订一艘远洋捕捞的大船?”
以前他们没钱,他提出来,他们也不会接受,现在他们手头应该有点钱。
周承鑫:“再等等吧,我手头钱不多。”
要是够钱买,早就买了。
合伙也不够钱!
周承森:“我也不多!”
刚盖完房子,还没装修好。
哪里买得起大船?
合伙也买不起!
以周承森和周承鑫两人的财力,现在是想都不敢想那种大渔船的。
甚至连多买一条现在这样的小型拖网渔船他们都只敢想想,还没动手。
周承磊:“先订了,订金可以先付一千元就行。我打电话去订,用我和夏夏的名义订,我到时候和周厂长说。”
两兄弟:“……”
周承鑫:“你这又打算故伎重演,人家船厂厂长能答应吗?”
周承森:“你放心好了,阿磊还能让造船厂亏了?一定是又有什么改进技术提供给对方。”
两兄弟都听周父说过那肯特环和船锚的事。
单是肯特环就不知道给造船厂赚了多少钱了。
听说阿磊订的那两条船的肯特环和船锚都不用钱,造船厂送了!
而且以后阿磊和小夏订船,肯特环和船锚都只收成本价,不赚钱。
这样他们去订船,转手卖出去都能赚不少差价。
周承鑫看向自己的四弟。
周承磊并没有否认。
周承鑫:“……”
明明是一个妈生的,为啥几兄弟里,他的脑子最不好使?
从小就知道自己的学习比不上他们,好吧,他不学出来赚钱供弟弟们学。
他喜欢打渔,本来以为他打渔总比底下的弟弟强。
三人行必有我师嘛!
结果,弟弟们也回来打渔了,还是他最差!
周承鑫盯着两人的脑袋看。
周承森:“不用看,不是蠢,是你从小就不爱动脑。”
各人有各人的性格和喜好。
有些人就是天生不爱动脑,动手能力更强一点,大哥就是这种人。
他是爱动脑。
阿磊是爱动脑,动手能力也强。
周承磊没说话,挑了一些好的鱼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