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烽说着,眼神也变得深了起来。
他的眼瞳想来深邃而黝黑,很难让人看清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情绪,此刻,即便近在咫尺,南烟也只能看到他的目光微微闪烁,仿佛在专注的看着什么。
但,他看的,却只是摆在手边的那杯茶而已。
茶水还在微微的晃荡着,映着淡淡的光。
南烟顺着他刚刚的话想了想,轻声说道:“织锦这种事,需要的是技术,江南一地数百年来都是丝绸产地,桑农和织工也都是成熟的,换个地方,能换到哪儿呢?”
第2515章 锦江
南烟顺着他刚刚的话想了想,轻声说道:“织锦这种事,需要的是技术,江南一地数百年来都是丝绸产地,桑农和织工也都是成熟的,换个地方,能换到哪儿呢?”
祝烽倒是不说话了,只端起她沏的茶,喝了一口。
然后说道:“朕记得,你的老祖母曾经游遍大江南北,她可有跟你提起过织锦的历史?”
“织锦的历史?”
南烟喃喃的重复着这几个字,认真的想了一会儿,突然眼睛一亮。
“对了——”
祝烽抬头看她,道:“想起什么了?”
“皇上,皇上去过蜀地吗?”
“朕还没有。”
“皇上可知道,蜀地有一条江,叫锦江——”
说到这里,她忽的一愣,低下头来看向祝烽刚刚在纸上抄录的《益州志》的那段话。
“成都织锦既成,濯於江水,其文分明,胜於初成;他水濯之,不如江水也……”
立刻回过神来:“皇上早就知道了。”
祝烽笑了笑,将茶杯放回到桌上,说道:“朕也还没有完全的决定,只是想到了这个,还想再问问你。”
“……”
“没想到,贵妃跟朕想到同一个地方了。”
“哼!”
南烟白了他一眼。
祝烽笑道:“好了,不气。朕不是也想集思广益么。”
南烟这才又说道:“其实,皇上写的这段话,就已经是答案了,再集思广益,也没有比蜀地,比成都更好的地方了。”
祝烽闻言,想了想,轻轻的点点头:“倒也是。”
蜀地,乃西南最富庶之地,自古就有蚕丛氏教民蚕桑的传说;《益州志》的那段话,描述的就是蜀人织锦,只有在锦江中濯洗,才能使蜀锦更添风采,有别于他处。
也从侧面说明,古代蜀地织锦业的繁荣。
只是,因为战祸影响,让蜀地的织锦业遭到破坏,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的恢复。
锦江,也就只空留下一个“锦江”之名而已。
若说开源,另寻一个地方重新兴起织锦业,那还有什么地方,比起曾经织锦业繁盛的蜀地更好的呢?
祝烽笑了笑,道:“还是你,脑筋动得快。”
南烟又白了他一眼,愤愤道:“皇上分明早已经想到了,却故意装作不知,让妾担心,这是寻妾开心呢。”
祝烽笑道:“朕不是说了吗,集思广益么。”
说着,他顺手提起笔,在那份奏折上落下几个字,然后合上放到一边,说道:“这个,可以交到内阁议一议。”
南烟接过他手中的笔,挂到笔架上。
问道:“今天下朝之后,皇上没有在内阁议事的时候说这件事吗?”
祝烽道:“今天没有内阁议事。”
“没有?”
照理说,这件事让皇帝这么头疼,应该是要让内阁的几个大臣想想办法才对的。
而且,就算祝烽很在意解毒的事,可他更在意朝政。
不管解毒到了多关键的时候,早朝和内阁议事,他从来不会懈怠的,为什么今天没有内阁议事呢?
南烟看着他:“为什么?”
第2516章 刘越泽离京
南烟看着他:“为什么?”
祝烽淡淡说道:“今天刘越泽出京,你舅父,还有其他几个人都去送他了。”
“什么?刘越泽出京?”
南烟听得一愣。
自从上次因为心平的事召见她之后,她也有许久没听到刘越泽的消息了,不过,本来自己身后为妃,跟前朝官员也不该有什么来往。
但听说他离京,她还是大感诧异。
于是问道:“刘越泽怎么会离开京城呢?是请假回乡探亲吗?”
祝烽淡淡道:“不是。朕让他外调他处了。”
“啊?”
南烟更是吃了一惊。
“他不是一直做内阁文书做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外调他处呢?”
“……”
这一次,祝烽没说话,只眼神淡淡的,透着一点不悦。
南烟再一想,立刻就明白过来了。
她看着祝烽,轻声道:“皇上,皇上不会是为了心平的事,所以要将他遣出京城吧。”
“……”
祝烽仍旧没说话,但那神情,分明是默认了。
南烟顿时哭笑不得。
说道:“皇上,这件事,又不是他的错,分明就是心平自己看到了腌臜的东西不学好。”
祝烽立刻道:“浑说!”
“……”
“朕的女儿,原本是好好的,都是因为他带坏了心平。”
“皇上……刘越泽也太无辜了。皇上就因为这件事,将他遣出京城,这对他太不公平了。”
祝烽冷冷说道:“这有什么不公平的。朕吩咐的事,他们这些拿着朝廷俸禄的人就该去做,只不过是选谁不选谁的问题。他适合,自然就该让他去。”
“……”
“哪怕没有心平的事,朝廷的调度,他也没有资格拒绝。”
“……”
这一回,南烟说不出话来。
虽然,祝烽说得义正辞严,也的确,官员们拿着朝廷的俸禄,就应该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但不知怎么的,她总感觉这里面有一点这位“傻父亲”的公报私仇。
不过,事情已经发生了,她多说也无用。
再说下去,反倒有了后宫干政的嫌疑。
于是只能轻声问道:“那他,他是去哪儿呢?”
祝烽瞥了她一眼,淡淡道:“你说能是哪儿?”
“嗯?”
南烟又是一愣,在看了看他手边那张纸上抄录的《益州志》的那段话,立刻有些明白过来,轻声说道:“皇上是打算让他去成都那边?”
祝烽这才出了一口气,冷冷说道:“朕是有心,要重新带动蜀地的织锦业,就必须先要有人过去实地勘察蜀地的情况。西南一地,原本就是朝廷最难管辖的地方,朕也需要派个有能力的人过去才行。”
南烟笑道:“那他这,也算是升官了吧。”
“哼。”
“那这可太好了。”
祝烽冷哼了一声,又道:“不过他到底还年轻,朕不可能真的将蜀地交给他。只是让他过去勘察一下情况罢了。若真的要封疆一方,朕需要一个更靠得住的人。”
南烟忍不住笑了起来。
看来,这位“傻父亲”到底还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是身系万方的皇帝,他的举措,也不能凭着自己的心情和好恶来。
朝廷的举措,不可儿戏。
刘越泽的确年轻,他的资历和能力也完全达不到封疆大吏的地步,不过,让他离开京城,离开有顾亭秋的内阁,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历练历练,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有的时候,年轻人就是要经历风雨,才能成长的。
只希望他一切顺利就好。
南烟低头看自己沏的茶已经被喝得差不多了,便殷勤的说道:“妾再为皇上续上水吧。”
祝烽摆了摆手,南烟便捧着茶杯过去。
刚重新续了水端过来放到他手边,祝烽还没来得及端起来喝一口,玉公公便在外面禀报。
“禀皇上,贵妃娘娘,薛太医到了。”
南烟抬起头来。
祝烽道:“进来吧。”
玉公公推开门,让拎着药箱的薛运走了进来,他行了个礼,退出去将门关上了。
今天外面是烈阳高照,只开一下门,都能感觉到一股热浪冲了进来,御书房里的人都感到脸上扑来了一股热气。
再看一旁小几上的冰盘,都化了不少了。
南烟便让那小太监重新换了一个冰盘过来,又让他退出去,屋子里便只剩下他们三个人。
薛运走过来,叩拜道:“微臣拜见皇上,拜见贵妃娘娘。”
“平身。”
“谢皇上。”
薛运站起身来,不知是因为被晒得难受,还是别的原因,她起身还摇晃了两下,才站稳的。
南烟看着她脸上的汗水,几乎将整张脸都淹没了一般,幸好她身为女医官,倒也不像后宫的嫔妃一样要涂脂抹粉,否则这样一路毒日头晒着走过来,汗水早就将妆都洗花了。
即便这样,她的衣裳,是特制的官府,也比他们的衣裳要厚重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