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
南烟轻哼了一声,从她手里接过暖炉,手指立刻活泛了一些。
她想了想,问道:“皇上那边呢?”
若水道:“奴婢刚刚听外面服侍的小太监说,皇上现在都还没出御书房呢。”
“什么?”
南烟皱起眉头:“都这么久了?”
“是啊,几位大臣进去,也直到现在还没出来。”
“那,皇上骂人了吗?骂魏王了吗?”
“听说是训斥了几声,倒也没骂。”
“那就好。”
南烟轻轻的松了口气。
她心里很明白,这个世上总是做事的犯错,不做不错,魏王身为皇长子在皇帝离开京都的时候监国,哪怕九十九件事情都作对了,也一定会犯一个错。
祝烽对他,向来要求又严格,就怕又凶着孩子。
现在看来,倒还好。
南烟想了想,又说道:“你呆会儿去御膳房吩咐一声,晚上让他们送一点温补的东西过来,皇上来了好用。”
“是。”
果然不出所料,到了晚饭的时候,皇帝和几位眼圈都熬黑了的大臣终于出了御书房。
他休息了一会儿,便到永和宫来了。
一看到他走进来,原本守在桌边的南烟眼睛一亮,先吩咐门口的听福道:“赶紧让御膳房的人把东西送来。”
然后上前对着祝烽拜道:“拜见皇上。”
祝烽伸手扶起她,道:“还没用晚膳啊?”
南烟笑道:“等着皇上用呢。”
“你怎么知道朕今晚过来。”
“妾猜的。”
祝烽看了她一眼,只笑了笑,脱下厚重的衣裳抛给她,自己坐到了桌边,南烟亲自挂好了衣裳,又亲自沏了杯热茶送过来,说道:“皇上从昨晚回来到现在,就没睡过吧。”
“没,今天中午的时候打了个盹儿。”
“那算什么睡?眼睛都红了。”
“嗯,所以朕今晚在这里好好的睡一觉,你给朕好好的服侍。”
南烟瞪了他一眼,却也忍不住笑了笑。
祝烽喝了一口茶,又往周围看了一眼:“孩子呢?”
南烟笑道:“妾知道皇上要过来,还能让他们在这里来打扰了皇上?这两个小家伙,凑到一处就打架。”
祝烽一听,也笑了起来。
不一会儿,晚膳送了上来,果然是些温补的好东西,南烟先盛了一碗汤奉到他手里。
然后轻声问道:“皇上,没什么大事吧?”
第2723章 三江水坝 地仙会
不一会儿,晚膳送了上来,果然是些温补的好东西,南烟先盛了一碗汤奉到他手里。
然后轻声问道:“皇上,没什么大事吧?”
祝烽沉默了一下,然后说道:“先吃饭,吃完饭再说。”
“……”
南烟看了他一眼,便也不说话了。
跟了祝烽那么多年,她心里很清楚,肯定不会是“没什么大事”,因为两个人的习惯,喜欢在吃饭的时候谈论一些小事,可如果真正有了大事,祝烽是不会在饭桌上说的。
一来,讨论不出个什么,二来,会影响吃饭的心情。
于是,南烟陪着他安安静静的将这顿饭吃完。
只是,两个人都吃得有些沉闷,哪怕南烟没吃几口,也感觉胸口堵得慌,看祝烽的样子也是,用完了晚膳之后,他便坐到一旁的椅子里,一直伸手揉着胸口。
南烟让人收走了杯盏,又让若水他们都出去伺候,自己特地亲手为他泡了一杯女儿茶送到手边放着,然后坐到他身边的椅子上,微微倾身向着他。
道:“皇上……?”
祝烽一只手按着胸口,正看着烛台出神,听见她叫,回过神来转头看向她。
南烟轻声道:“出什么事了吗?”
祝烽又沉默了一下,然后说道:“河南河北,好几个地方都遭了灾,魏王他们虽然已经积极的调配赈灾的粮食,但还是来不及。”
“国库的粮食不够了吗?”
“国库有,但不能掏空了。”
“……”
“虽然南北暂时看起来没有大的战事,但不能无储备。”
“这个,妾知道。”
“全国每年往越国那边的粮食就是个大头,加上南方改稻为桑,粮食的产出的确是少了一些,这样下去,朝廷也难为无米之炊。”
南烟一听,也皱起了眉头。
她轻声说道:“节流不行,总得开源啊。”
“正是呢,”
祝烽拿起茶杯来喝了一口,说道:“就是要找个地方开源呢。”
南烟想了想,道:“皇上不是现在就是要经营蜀地吗?”
“……”
“蜀地从古到今都是富庶之地,若能将蜀地经营好,天下无饥馁。”
“哪有那么容易。”
祝烽叹了口气,说道:“蜀地现在,也有大把的问题,要不然,朕会把刘越泽他们派过去?又怎么会希望你那个‘夜哥哥’也去蜀地?”
南烟瞪了他一眼。
又想了想,问道:“皇上说的,是蜀地的水患吧。”
祝烽原本还在思索,听到这话,倒是微微挑了一下眉,转头看向她:“嗯?你怎么知道?”
南烟笑道:“皇上忘了,妾的祖母过去曾经游历过许多地方,也去过蜀地的。”
“……”
“妾记得,祖母过去就跟妾说过蜀地的风光,只是叹息,蜀地也有大问题,就是水患。说是三江口每年一涝,终究不是长久之策。若要治蜀,需要先治水。”
祝烽闻言,微笑了一下,道:“你的老祖母,倒是有远见。”
南烟笑道:“这话也不是祖母说的,是祖父说的,只是祖母说给妾听罢了。”
祝烽喝了一口茶,又看了她一眼,带着一点沉重的笑意说道:“你们司家,真是一门的英才,若你的祖父还在世,朕定要重用他。”
南烟笑了笑。
轻声道:“皇上还是别指着妾这一家人用了,好歹给妾自家人留点。”
“……”
“多用用别家人吧。”
祝烽淡淡的笑了笑。
他自然也知道,南烟这话是委婉的提醒,毕竟,从册立她为贵妃之后,因为接连拔擢她的家人,的确是让他受到了“重用外戚”的非议,不过好在,不管是司家的还是顾家的,甚至佟家的,这些人都堪用,所以这样的非议虽然有,倒也并没有太大影响。
南烟又轻声问道:“皇上是怎么想的?”
祝烽轻叹了口气,然后说道:“治水,就是治水了。”
“……”
“朕也让人找了一些专管水利的官员来问过,若要改变蜀地的情况,是得先修水利。”
“……”
“不过,三江口的水,没那么容易治。”
“……”
“若要在那里修堤坝治水,那规模至少需要三十年的时间。可朕,朕的眼下没有三十年。”
南烟想了想,也对。
祝烽虽然年富力强,毕竟也是三十多岁的人了,他的计划可以有百年,留着成为国策让子孙去实现,但在他自己执行的策略里,不能有超过二十年的。
她问道:“那,皇上打算怎么办?蜀地的水,不治了吗?”
“那也不行。”
祝烽道:“蜀地的水还是要治的,朕还指着蜀地产粮产锦呢。朕是打算,让那些官员先去蜀地,在三江口上游修几处小的堤坝,一来,可以灌溉上游的良田千顷,二来,通过治理上游,也能减缓三江口的水患问题,这样费时不多,那边的压力却能减小不少。”
“……”
“不过,这些都是治标,最终,肯定还是大坝的问题。这个,就要等国库里有钱再说了。”
南烟道:“这样也好。”
她看向祝烽:“既然问题已经想出解决了办法了,为什么皇上还这么累啊?”
祝烽看了她一眼,没说话,只伸手揉着自己的眉心。
看到他这样,南烟便也起身,走到他的背后帮他揉捏肩膀,才感觉到他的整个背都僵成了一块,可见昨夜一夜,连同今天一天,累成什么样子。
南烟心疼的说道:“不管再大的事,皇上也要好好休息,保重龙体才是。”
祝烽苦笑了一声:“只要这天下一天还有事,朕就歇不下来的。”
南烟一边用手肘压在他的肩膀上按压给他松松筋骨,一边问道:“还有什么事吗?”
祝烽道:“你可还记得,我们昨晚回来,在路上看到的那群人。”
“那群人?”
南烟回想了一下,立刻想起来:“就是那群抬着什么塑像,在大街上祝祷的人。”
“嗯。”
“那些是什么人啊,拜的什么神仙?”
“那些,是地仙会的人,他们拜的就是地仙。”
“地仙?地仙会?是个什么东西?”